分享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

 7ez45efr 2021-10-22

语文要素: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要素分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一二年级多以童话为主,且未明确提出阅读要素。

三上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四下第八单元: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童话大致分类:

    1.拟人化童话。2.人物童话。3.超人化童话。4.知识童话。

童话的基本特征:

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给以折光的反映。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重要特征是夸张,这种夸张是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

童话的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

如何指导感悟童话中的道理?

    1.人物形象分析。

2.角色语言分析。

3.关键句子分析。

4.特点规律分析。

重视童话中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只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中前行,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小学童话和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年龄小,害怕学生难读懂,很少给学生独立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维成直线的、单一的模式。

《宝葫芦的秘密》

第八单元的主题为奇妙的童话,通过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五彩的梦。本单元目标意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并且按自己的想法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选自张天翼老先生的作品《宝葫芦的秘密》第一章,讲述了王葆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的故事伴随王葆长大,埋下了幻想的种子。

四年级的学生自小听童话,看童话,童话的种子早已深深埋在他们的心中。通过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了解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原因,并且引导他们结合课文、电影、原著拓展思路,尝试编写故事。

前四个自然段是超级叙述层,即讲故事的人所在的相对真实的层面,“我“是上帝视角,清楚整个事情发展,用第一人称来表现故事的真实性,并通过身份一致性来获取对故事真实性的认可。此处要告诉学生,前四段的“我”和后面的“我”是不一样的。

首先追述了宝葫芦的来历,属于插叙内容,是故事中的故事,通过具体的叙述来表现幼年的“我”是如何知晓宝葫芦的,其中作者采用“洗脚”的情境,很符合默认读者的生活经验,能够引起同情共理。

本文基本上是以口语的形式进行表述,言语朴素简短。文中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旦得到宝葫芦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用了一个句式“不管……可就……”,表示必然性,这是一种观点的呈现。这里面的“我”在小时候获得的概念是“物质就是幸福”,当然童话有夸大成分。

课文倒数第三段有几个问句,聚焦到价值观上来: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就体现了“我”的行为背后就是一种观点。这里的宝葫芦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了解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感受王葆的纯真可爱的性格的同时,体会奇妙的童话对王葆的影响,体会奶奶对王葆的爱。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和原著选段,体会如何展开想象,设计巧妙的情节,在故事中体现人物的特点。

课后第二题: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童话和寓言故事通过语言文字,塑造虚拟的人物形象。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再引导学生配上自己的动作,边演边说,手舞足蹈,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用学生的语言描述,结合行为动作表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又熟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巨人的花园》

本文是第八单元精读课文,起着以篇带篇、引领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

教学重难点:

·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想象画面,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点。

    教师在朗读童话和寓言的时候,自己必须进入故事决赛,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独处各个人物的语言和心声,全身心地投入朗读,进入人物的角色状态。只有老师读好了,才能调动起学生朗读和学习的口味,才能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读得有滋有味,学得津津有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海的女儿》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选取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应遵循长文短教的原则,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掌握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问题和语句,自读自悟,通过集体交流反馈,进一步探究文本,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

重点:用浏览的方式阅读,了解课文大意,能简要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感悟人物真善美,并能将打动自己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