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碰撞中的教学

 语默无常钟洪蕊 2021-10-2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材上常见,口头上常说。看过,说过,也就过了。其实可以考虑跟山本耀司关于“自我”的一段话做个对应:“教学”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教学”。

撞上智慧课堂,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时间不够用了。本来一节课可以拿下的内容,现在不行了。这个碰撞里,技术的熟悉,肯定是影响进度的一种。另外一种,则是学习分析的引入。

过去的课上,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只消一句,“都会了吗?”多数情况,老师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用上智慧课堂,就可能看到不那么漂亮的数据,影响情绪,耽误时间。

碰撞之后,再来看教学,之前的众说纷纭似乎应该要有个说法。之前评课,从完整性方面,专家会说这节课设计得很完整,既有这个,又有那个。从三维目标看,知识技能有了,过程方法好像还有欠缺。评课角度的不同,关乎评课专家的教学偏好。

主观的东西,不好定论,就需要我们用更客观一点的东西来做裁断。学生的学习数据,就是一个相对客观的东西。如果不只是自说自话地讨论学生行为或是分享教学偏好,而是拿学生学习数据来掰扯教学和学习之间的关联(duFour & Reeves, 2016),或许我们能够发现,进度真不是一个老师最该关注的绩效目标。如果多少学生掌握了,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自顾自地赶进度,意义何在呢?

参考文献

duFour, R., & Reeves,D. (2016). The futility of plc lite. PhiDelta Kappan, 97(6), 69-7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