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人王猛为什么要辅助苻坚,而不是支持汉人正统的东晋王朝?

 列黄者马克 2021-10-23

明人酉阳野史编了一部《三国演义》的续集,名《新刻续编三国志后传》,讲的是“五胡十六国”这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有“功盖诸葛第一人”之称的王猛便生活在这个时代!

王猛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与诸葛亮确有颇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是山东人,都曾是隐十,诸葛亮隐居隆中,王猛隐居华山,都官至丞相,位极,人臣,文武双全,死后谥号皆为“武侯”。此外从生肖来看,二人都属鸡!

王猛和诸葛亮的另一共同特点,就是对主公的选择。三顾茅庐时刘备在三国群雄中的地位,我们不再赘述。王猛也是如此,选择辅佐苻坚时,苻坚的情况虽比刘备好一点,但也并非最高权力的天选之子。后来那个叱咤风云的大秦天王苻坚,估计连苻坚本人都没有想到,这或许就是诸葛亮,王猛这等大贤与常人目标选择的不同吧。

王猛拒绝南渡辅佐汉政权东晋的第一个障碍恰恰是邀请者桓温。桓温虽不算是古代名将,但其军事才干到也不可小觑,为东晋实权派人物。随着桓温地位和威望的提升,其政治野心也日益膨胀,与东晋朝廷离心离德,不臣之心逐渐显现。

此次桓温北伐,前期非常顺利,直达关中,兵峰直指长安。桓温驻军霸上,这曾是当年刘邦入关时的驻军所在地,长安近在咫尺,桓温却举兵不前。在桓温看来,若攻下关中,东晋朝廷的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自己不过落个虚名而已,不利于自己与东晋朝廷的博弈。

王猛的眼光有问题吗?当然没有!随着桓温势力的日益膨胀,其代晋自立的欲望越来越强,若非后来谢安等人采取拖延之计以及桓温的突然病逝,东晋朝堂或许早已易主。桓温死后,其子桓玄最终成功篡晋,建立“桓楚”政权。虽然后来东晋复辟,桓楚政权昙花一现,但却佐证了王猛的看法和眼光。

王猛与桓温相见,桓温认为东晋朝堂上没有一个人的才能比得上王猛,而王猛最终拒绝南下,也得得到了其老师的认可和支持。历史上虽未记载王猛的老师为何人,但作为王猛的老师,自然非泛泛之辈,这也坚定了王猛滞留北方,继续隐居,伺机而动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