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隐记忆

 人类研究中心 2021-10-23

  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内隐记忆是近二十几年来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20 世纪70年代,有人(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74) 在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病人虽然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但利用一些特殊的测验任务却发现,这些词仍对病人的测验成绩有影响。例如,让患者学习一些常用的词,然后进行回忆或再认的测验,他们的作业成绩很差。但如果给出那些单词(已学过的)的头几个字母,要求患者把这些字母补全成一个词,结果发现,患者倾向于把这些字母填写成刚学过的词,而不是其他的词。这表明,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其特点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了出来。

  后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了这种记忆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内隐记忆,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将内隐记忆从外显记忆中分离出来,是当代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相对于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则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就是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一)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在一项研究(Graf等,1984)中,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而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实验中,先将被试分成四组,被试都看同一张单词词表,但分别完成四种不同的实验任务:①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不要求记忆;②评定对单词的喜爱程度并记忆;③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不要求记忆;④检索包含某个特定字母的单词并进行记忆。很显然,对单词喜好度的评定与字母检索作业相比,要求被试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加工。实验最后要求有识记任务的被试组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再认出刚才学过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外显记忆;而对没有识记任务的被试则要求以每个词的前三个字母为提示写出其第一个想到的词,目的在于测验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结果发现,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图尔文等人(1982) 在一项研究中,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作业,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保持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词干补笔作业是一种用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 如cognition, 在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千,如cog___ 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结果发现,在一周之后,被试的再认成绩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朱滢等人(1989) 利用汉字的词千补笔、速示辨认作业和再认作业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遗忘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速示辨认和词千补笔的作业成绩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或下降很少,再认作业的成绩则下降很多。

  另外一些研究也证明,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三)记忆负荷最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罗德格等人(Roediger etal., 1993) 研究了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眷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 利用汉语字词进行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实验中,先让被试学习第一个字表,并作回忆测量。然后让被试看第二个字表,并用这个字表上的字组词。其中要求一组被试在组词时必须利用第一个字表的字;而另一组被试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只要完成填字组词就可以了。结果发现,无论字表上有多少字,填字组词被试的作业成绩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以第一个字表为线索进行组词的被试作业成绩受到了字表字数的影响。

  (四)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加考比等人(Jacobyetal., 1981) 在研究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 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感觉通道效应(modality effect)。 在实验中,给被试先后呈现两个字表,呈现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两个字表都以视觉方式呈现,另一种是两个字表分别以听觉和视觉方式呈现。结果发现,在填字组词测验中,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在不同通道呈现方式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在线索回忆测验中,被试的外显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通道变换的影响。

  (五)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陈世平和杨治良(1991) 利用汉字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内隐记忆不易受到千扰。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进行词对联想学习,同时利用干扰词对该词对进行干扰。之后分别利用线索回忆作业来测量外显记忆的成绩,而利用词对补全作业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虽然,早在艾宾浩斯利用重学节省法对记忆的遗忘规律进行研究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内隐记忆现象,但是,对内隐记忆的广泛研究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事,尤其是进入80年代之后,许多研究证明了过去的经验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影响人的行为。内隐记忆的研究不仅扩充、丰富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内容,而且使我们对人类记忆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