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寿山:何谓辛凉轻剂?

 明醫 2021-10-24
叶氏在《温热论》中有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语。后人遂以为叶氏治温病用药专尚轻淡,温病学派中自己也有这样看法。其实不然。银翘散(☜点击查看)一方虽然不一定出自叶氏,但总属叶派之方,方中银花、连翘就是清凉解毒之药,方后加味且有知母、黄芩、栀子之属,银翘散何尝轻淡?须知轻非轻淡之谓,是轻可去实之义。其具体用法,首先指发表药煎药时间不能过长,而宜频服。吴鞠通说得很清楚:“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今人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见《温病条辨》银翘散下注)。轻可去实,实际即指发汗,故叶氏在《温热论》中既云“初用辛凉轻剂”,又云在卫汗之可也。温病发汗所不同于伤寒者,一则辛凉,一则辛温,但用轻以去实则相同。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故《汤头歌诀》说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将谓麻黄葛根是轻淡之剂乎?
再进一步论之,发汗之药不离乎辛,叶天士所谓辛胜即是汗药(见《临证指南·幼科要略》冬温条)。而辛胜之药虽不一定是麻桂,多少带点温性,故在治疗温病还须加用凉药,亦即清热药,这就是辛凉解表。故谓辛凉解表之方与辛温解表之方相比,发汗的力量较轻则可,谓竟是轻淡之剂则不可。这样说来,是不是叶氏就没有用轻淡之剂了呢?是又不然。《温热论》中提到的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流动之品,显然是轻淡之药。《温病条辨》中三仁汤、宣痹汤、三香汤等方,仿于叶氏,亦属轻淡之剂。俞东扶指出叶氏治暑,每用滑石、芦根、通草、白蔻仁、杏仁等药,以暑气从鼻吸入,必先犯肺,故用轻清之品专治上焦。其西瓜翠衣、鲜荷叶及荷叶边汁、鲜莲子、绿豆衣、丝瓜叶、银花露、竹叶心等,皆取轻清以解暑邪之上蒙空窍,不犯中下二焦其除气分之湿,用滑石、白蔻、杏仁、半夏、厚朴、瓜蒌皮为主。有热则加竹叶、连翘、芦根等,全取轻清之品,走气道以除湿《见《古今医案按》暑门、湿门按语)。这种药看来轻描淡写,然而能治好病,有的还不是轻病。桑菊饮可算是轻淡之剂,蒲老用以治张姓小孩患腺病毒肺炎,效果很好(见《蒲辅周医案》);三仁汤(☜点击查看),可算是轻淡之剂,疗效也较好,近年来报道很多。笔者也曾治一马姓患者,发热四个月不退,西医诊为病毒感染引起网状细胞增多症。初诊时一般情况尚可,脉濡、舌红、苔腻,一派湿热留连气分之证,始终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点击查看),出入三十余剂而愈。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稍用清补药或滋润药,病情即有反复,始信《温病条辨》所讲三仁汤证状若阴虚,病难速已,以及汗、下、润之禁,都非欺人之谈。
经方中也有轻淡之剂,如甘麦大枣汤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也确有良好疗效。可以认为轻淡之方只是指方中药物的药性平和,没有大汗、大下、大清、大温、大补的作用,然而不能说它治不好病。用得不当,同样也能吃坏人。如桑菊饮为治燥之方,用于挟湿就不相宜;三仁汤为治湿之方,用于燥热就不相宜。
REF.金寿山.论叶天士的《温热论》[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06):3-6.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