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如用兵,在乎准与精

 tnj660630 2021-10-24

清川蜀名医刘士廉在《医学集成》中写道: “用药如用兵”。


于百许岁高龄羽化的当代修行者,张至顺张道爷,同样如此说过。


用兵,关键在精与准: 看准时机,集中优势兵力,一招制敌。


方义要正,用量须足,这是准;药类要简,配伍须周,这是精。


“不为良相,便成良医。” 医家用药,倘若一味正面猛攻,便知其未得兵法要义。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很多时候,制胜的关键并不在绝对武力,而在配伍,而在用量。


桂枝汤不须说,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桂枝宣阳、芍药滋阴,全方五味药,两味食药同源。此方在发汗解表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津液、营卫,使之不失充盈。


又比如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其方义“阴中取阳”,全方三味补阳的药物(山萸,桂枝,附子),其他均为滋阴、调和之药。


倘若单用药物温阳,却不用泽泻、茯苓利水,不用地黄、丹皮凉血,又不用山药托住脾胃,则此病未祛,他病必起。这无异于“拆了东墙补西墙”,最终自毁长城。


所以,配伍须周全。


上述内容浅谈配伍。可惜,配伍来源于长期实践,以及天才医家们的灵光一闪。倘若没有长期经验积累和反复实践,总是不行。因此,经方很重要。


接着谈用量。


之前对“用量要足”领悟不足、体会不大,此次经事,印象深刻。


国庆假期之前,晚间因饱受喧闹,辗转反侧,结果受凉落枕。之前倒是有些积累,第二天便想到能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活血通络。可当时抱着侥幸心理,准备再观察一晚,并未立即用药。


结果到第二天,并未有明显好转。左肩、颈处仍然坚硬,头部几乎无法偏转,否则疼痛异常。于是,用了活络效灵丹原方,即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并且依张先生的指示,乳香没药皆为生用未炒。只是,心觉原方均用15克,用量过大;加之一时又觉着自己症状不似书中病例那般严重,便将各药按6克抓取。


当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咱先甭提那味儿有多么酸爽,先说体感。早上是十点半左右服下,十一点多感觉疼痛慢慢爬上右肩,却在中途停住。当时心道不妙,却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晚间依然未做任何调整,仍将另一半药服下。


第二天,症状未解。当时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只想着药不对症。于是,换成葛根汤,心想葛根汤不是可治风寒头项痛嘛,我这脖子肩膀痛,该也能管一管吧?


第三天,也就是昨天,依然失败。


于是反思,是否用量问题?是否还需回归到活络效灵丹上去?当天起床,再次反复翻阅张锡纯所著“活络效灵丹”章节,深觉此方应是对证无误,只因前天用量不足,导致失效。可又考虑到乳香、没药那味儿实在难忍,便仅将这两味加至9克,另将当归调至15克,丹参调至12克。另外,当天感觉易口渴,担心阴液不足不可濡养筋肉,便依照张氏指导,加入玄参、知母9克,薏苡仁12克。


临近午间熬好,刚服下第一口,结果像是喝了满满一口膏药。那个不可名状的味儿啊,一时充斥口鼻,怎个酸爽了得?


同时,胃受灼烧感明显,因此放在饭后才服下。


午觉起来,忽觉有门儿。晚间,不得已再次戴上痛苦面具,忍住服下。


今早醒来,疼痛大为缓解。目前,除残留些许类似肩周炎的轻症外,整体良好。


今日,由于难忍药物气味,于是去掉乳香没药。早晨服下之后,直至午睡起床,感觉确实没有昨日有效。


看来乳香没药,确是关键所在。可生乳香和生没药的滋味,乃是一绝。


其绝所在,非必要不敢再试。


经此一事,始知即便方子无误,若药物用量不足,也终究不得成效。


所以,用药如用兵,在乎准与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