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斩首犯人时,有哪些逸闻趣事?|金圣叹|文天祥|刽子手|狱卒

 玉淇之乐 2021-10-25

作者:另类视角看历史

来源:悟空问答答主另类视角看历史

古代处决犯人的方式很多,残忍如凌迟、车裂、腰斩、炮烙、鸩杀等,斩首死得最'痛快',算最常见最'仁慈'的一种处决犯人的方式了。


古代刑场斩首现场

为了震慑百姓,斩首一般在闹市进行。《礼记丶王制》所说的'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菜市场最热闹,所以清朝斩人,多在菜市场。五更刚天亮时,监斩官正襟危坐,一脸庄严肃穆。上至白头老人,下至妇孺,里三层外三层伸长脖子观望等待,仿佛嘉年华。正因为切近百姓,所以流传故事极多,这里就讲述一些历史上关于斩首的零星故事。

1、诗人卢仝之死和奇怪的谶语

唐文宗时期发生甘露之变,宦官集团逮捕宰相王涯等一帮朝臣,拿到午门问斩。大诗人卢仝本与政变无关,他是王涯的文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他被牵连进去,是因为宦官仇士良在揖拿王涯时,卢仝正在王涯家中。于是卢仝也一并被捉,押上刑场。

仇士良对待政敌非常凶残。他令刽子手首先把犯人头发解开,系在木柱上。又把犯人两脚和双手叉开,分别用铁钉钉在木桩上,再用绳子捆牢。这些犯人都是士大夫,斯文扫地倒是其次,只是犯人临死前非常痛苦。

偏偏这个卢仝,他是个秃头,没有头发用来系在柱子上。刽子手问监斩官该怎么办?监斩官说,你不可以用铁钉么?于是刽子手取了一根长钉,把卢仝的后脑勺钉在铁钉上。


卢仝雕像

偏偏卢仝有个儿子就叫'添丁'。儿子出生后,卢仝非常高兴。他是个爱国者,于是给儿子取名为'添丁',意即为国家增添了一个男丁。不成想'添丁'竟成谶语。

卢仝的好友韩愈曾写有一首诗《寄卢仝》,诗中有'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诗中的'添丁',指的就是卢仝儿子的名字。可怜卢仝满腔报国热血,却死在阉人屠刀之下。

2、金圣叹临死戏弄刽子手

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林语堂称之为'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

关于他的过往这里不累述。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气氛十分压抑。金圣叹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门生故旧极多,一个个哭哭泣泣。

但金老先生一生幽默。被斩首前很想活跃一下气氛。他把狱卒叫来,说有要事相告。愿把毕生所学告诉狱卒,颇有华佗临终赠送药书宝典的感觉。狱卒喜不自胜,于是连忙点头哈腰地贴近金老先生的耳朵。其时金老先生正神态自若地吃断头饭呢。他指着饭菜小声地对狱卒说:

'花生米和豆干放在一起嚼,味道象核桃一样。把这个技艺传给你,我死而无憾呀!'


金圣叹画像

狱卒被他逗得哭笑不得。

金圣叹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自诵道:'割头,痛事也;喝酒,快事也。先喝酒后割头,痛快痛快。'他把哭哭泣泣的儿子叫来,说,别哭了,我出个对联让你对,看看你学习怎么样了。上联是'莲子心中苦'。儿子都哭得没魂了,哪有心事对对联?金圣叹说,傻娃,下联不就是'梨儿腹中酸'么?

'莲'和'怜'谐音,'梨'和'离'同音,象征生死离别,极为工稳。

金圣叹被斩后,两个耳朵里各滚出一个纸团。刽子手非常好奇,把纸团展开来,发现一个指团上写着一个'好'字,另一个纸团上写着一个'痛'字。连起来就是'好痛'。

3、市井少年杀囚技压刽子手

话说咸丰年间,福建官兵捉拿了一批海盗,计五十人,都押到省府福州北郊斩首。这些江洋大盗,一个个武艺高强,刽子手碰到几个强盗,连砍数刀竟砍不下来。于是找来一条大锯,两个刽子手一边吆喝一边把大锯架在囚犯脖子上对拉。囚犯呼天喊地,哀嚎不己。


清朝的刽子手

这时一个砍柴少年路过,觉得这样太费劲,于是大声嘲笑刽子手无能又没人性。刽子手没好气地说'你行你上呀!'少年二话没说,丢了扁担,操起屠刀,干净利索地连砍了三十颗人头,面不改色心不跳。监斩官大惊,当即赏给少年三万钱赏钱,并邀请少年加入刽子手的行列。

少年非常开心,拿到赏钱,又可以入伍做刽子手。当时刽子手是高薪。回家对父亲一说,父亲把三万钱猛地掼到地上,追着少年责打,大骂儿子作孽。少年刽子手是当不成了,父亲抱头痛哭。

原来,当时的职业刽子手一般终身不婚,谁会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呢?父亲担心绝后。

4、斩首中屡见不鲜的'乌龙'现象

古代斩人经常弄错,毕竟全凭肉眼验明正身,没有现代科学设施。

戏剧《三女抢板》里,衡阳知县黄伯贤为搭救好友王志坚之女王玉环,让自己女儿黄秀兰冒名顶替。原来,这个王玉环是被冤枉的,黄伯贤无力搭救,就出此下策。

但王志坚并不知此事,到刑场和女儿诀别,却发现是个陌生的女子。监斩官发现问题,于是揖拿黄伯贤。云云。


传统戏曲《三女抢板》

这个戏剧是有现实基础的,'乌龙'死刑犯被押上刑场,一路竟无人察觉。传说女汉奸川岛芳子就是花钱找人替死的,古代自然更容易发生这类事情。

即使不花钱替死,古代这类事仍然很多。南宋年间,仅1148年就发生两起。

一是泉州狱中有个叫陈进哥的,他的罪行是受杖,结果稀里胡涂地押上刑场。他感觉不对呀,临刑前大呼大叫,监斩官令人把他嘴塞上。快要人头落地时,犯人父亲临终诀别,却发现不是自己儿子。监斩官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死刑犯叫陈翁进。大概两个名字的闽语读音相近吧,结果搞错了。

还有在抚州监狱,一个叫陈四闲的刑满犯人,本应该收拾行囊回家,却被狱卒硬捆到刑场。也是在临终亲人诀别时发现搞错了。原来死刑犯名叫'陈四应'。

5、皇帝监斩时的排场

皇帝亲自监斩这事,历史上也有过。一般是一些大型的献俘大礼。皇家把这当作喜庆的日子,俘虏成了祭品。通常,史书上的这类记载非常详尽。因为杀俘现场的那个排场,自是大不一样,值得大书特书。

丧事当喜事办,我们且抛开道德观去论这事。


万历年间献俘大礼

这里单说万历年间的一次献俘大礼。1599年,大批倭寇被俘。4月24日,天气极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万历帝端坐午门城楼,高高在上。大监、侍女、皇亲、国戚、校尉、百官按序排列。

司寇萧岳峰领两个兵部侍郎,远远跪于御道正中。萧岳峰居前,两侍朗各俯身于萧岳峰双腿后,次序井然。萧岳峰首先有一段颂圣的致词,无非是'皇上英明','指挥得当','一切功劳归于皇上'之类,声音响亮。然后报上三人的官职姓名,接着报告战俘的数量和姓名,并宣读有司的处理意见,或斩首或凌迟如何如何。最后向万历帝请旨。

于是万历帝发令'拿去',声音极小。近侍二人重复说'拿去',皇亲贵戚4人接上说'拿去',之后是8人、16人,32人、64人…声音渐次高亢,至阶下360个武士一齐喊'拿去',声音直冲云宵。

接着大司寇萧岳峰亲自押阵。武士们押着带脚镣的倭寇出西安门,往西市而去。围观的市民人山人海,以至押俘的车马只能缓缓而行。战俘斩首完毕己至天黑。


文天祥从容赴死

结语

正史中有许多士大夫从容赴死的故事,如宋末的文天祥和明末的黄道周,赢得了郐子手的尊敬。所以,民间赋于他们的死各种传说。比如,传说文天祥临死前令子孙把他埋在一个洞穴里,把洞口封起来,并请高僧作法,这样可保子孙繁茂。后来文天祥家族果然人丁繁茂。

杀人当然不好玩,它不过帝王震慑臣民的工具罢了。斩首的各类故事给我们的历史抹入了一笔浓重的阴影,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野蛮和黑暗。

把赴死说的那样清新脱俗,不过是对痛苦的解构,以表达民间的美好愿望。我们是一个喜欢苦中作乐的民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