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王母”依何处而称“西”?她又是哪位“王”之“母”?

 渐华 2021-10-25

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在现实的中国历史中,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人物原型,那是纯粹地凭空虚构出来的一个天界最高之神,是假的。

但是,他的皇后——王母娘娘,却不假,那是有着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原型与之相对应的。

这个与其相对应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西王母。

文章图片1

那么,这个西王母,又是个什么来历呢?

她的这个西王母之“西”,是以哪个地方为判断依据的呢?

这个“西”方,具体又是在哪里呢?

她西王母,又是哪位王的母亲呢?

关于西王母,我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恐怕还是《穆天子传》中 ,“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故事了。

文章图片2

这个故事说,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自宗周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沿天山北路,行程三万五千里,一共走了九个多月,才来到西王母的王国。

周穆王手执白圭玄璧,赠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素组三百纯。

第二天,他们在西王母的瑶池边喝酒。

西王母问:“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这么远的路,你以后还会再来吗?)

周穆王答:“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等我回到东土,将国事办妥了,就再来见你,三年为期。)

西王母说:“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我在这荒凉的西土,与虎豹为群,与鹊鸟相处,只因为我是天帝的女儿,受天之嘉命,守在这里,不能迁移。你为了你的臣民,要离开我,我只能吹笙鼓簧来为你送行,我的心也随着你的征程一起飞翔。你是世间的天子,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护佑。)

周穆王很感动,于是登上弇山,勒石为记,并在边上种了一颗槐树。

学者们认为,秦以前的一里,只有今天的77米长,所以,照此推算,西王母之国,应该在今天的甘肃、新疆之间,以西宁、兰州为前庭,以新疆为后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带。

当然,这个周穆王所见的西王母,只是历史上的西王母之一。

事实上,西王母是一个世袭的王位,她不仅在西周有,在尧舜时代也有。

汉《贾子修政篇》就记载:“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

《竹书纪年·上卷》也记载:“九年,西王母来朝”,“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

这里的西王母来朝,是朝见舜帝。

当然,对西王母记载得最为清晰细致的,还是《山海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记载: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这里的两处,都记载西王母“豹尾虎齿”,“蓬发戴胜”。

这显然是西王母作为祭师的一种装扮。

而西王母之所以装扮成“豹尾虎齿”,“蓬发戴胜”,是因为她们“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也就是说,西王母她们所敬仰的神灵——图腾,就是白虎。

文章图片3

而谈到白虎,我们就不能不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灵”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文章图片4

这“四灵”神兽,其中的西方之灵——“右白虎”,就是一只白虎。

那么,要追溯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四灵”神兽的来历,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里,距今6500年的一座“天盖墓”。

文章图片5

这座“天盖墓”里,没有“南朱雀,北玄武”,却有“左青龙,右白虎”。

那么,这座“天盖墓”,是谁的墓葬呢?

这座“天盖墓”,说起来有些奇怪。

它的里面,除了有一把石斧是一件人工制品外,再没有任何其它的人工制品作为陪葬。

主要的陪葬物,就是就地取材的蚌壳和石头,再加上两根人的腿骨。

但是,尽管没有陪葬品,这座墓葬的规格却不低,它是“天盖”的形制,墓主在北极星的位置,象征“天极”。

其中有龙有虎,还有鹿和蜘蛛等神话中的神灵形象。

文章图片6

这些东西虽然是由蚌壳堆塑而成的,但是,那也是平常人所享受不起的啊。

平常之人,谁能够拿龙虎来作为陪葬物呢?

这显然是一座王墓啊。

那么,王墓,为什么又没有丰厚的财物陪葬 ,而仅仅只有就地取材的蚌壳和石头作为陪葬呢?

这显然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仓促下葬呀。

结合墓主的胸骨及左臂缺失的情况看,墓主的尸骨,是在其战死后,被他的部下从战场上抢夺下来的。

并且,他们这一方,显然是战败了,所以,才会匆忙下葬,然后,他们的部队还要转移,逃避敌方的追击。

而从墓里有龙、鹿、蜘蛛的情况看,墓主是属于东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族群。

文章图片7

因为,在这前后,只有东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遗址里,才有龙、鹿、蜘蛛这些文化符号。

那么,赵宝沟文化,又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族群呢?

赵宝沟文化所在的东北辽西地区,介于当时南方的农业生产区域和北方的游牧生产区域之间,是一种半农半牧的生产文化。

而他们崇拜的是龙 ,他们的半农半牧的生产特征,又决定了他们会尚武好战。

这样的特征,就正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这个字就是——“羲”。

“羲”,就是伏羲、庖牺(犧)。

所以,赵宝沟文化的主人就是伏羲氏部族。

文章图片8

那么,这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天盖墓”中的墓主,就是伏羲氏部族的王了。

那么,伏羲氏部族的王,怎么用“左青龙,右白虎”,以及鹿和蜘蛛来陪葬呢?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又想起一件著名的文物——“虎噬人卣”。

文章图片9

当然,所谓的“虎噬人卣”,只是我们现在的一些庙堂之上的专家们的说法。

实际上,在一些民间学人的意见里,这个器物的真正名称,应该是叫“王母育帝卣”。

我们看这个器物的主体,是一只虎,而虎的前面,抱着一个人,头上,还趴着一只鹿。

我们不谈人和虎,专谈虎头上的那只鹿。

鹿,有什么寓意呢?

鹿就是麒麟。

文章图片10

“麒麟送子”——这个器物造型的寓意,实际上就是“麒麟送子”啊。

那么,在“麒麟送子”的寓意下,其中的虎,又代表什么呢?人,又代表什么呢?

西王母的神,不就是白虎吗?

这其中的虎,就是西王母啊。

而这个与虎相抱的人,当然就是西王母的孩子了。

那这个西王母的孩子,又是谁呢?

这个西王母的孩子,当然就是“王”。

王母,王母,当然就是因为她的儿子是王,她才被称为王母啊。

而这个王,就是伏羲氏,就是伏羲氏部族的王。

为什么是伏羲氏部族的王呢?

我们再看濮阳西水坡“天盖墓”中的墓主,是“左龙右虎”。

这伏羲氏部族的王,和西王母就是母子关系啊。

伏羲氏的图腾是龙,西王母的图腾是虎,这就有了“左龙右虎”啊。

龙在东方(左),是伏羲氏自己的神灵;虎在西方(右),是伏羲氏的王母——西王母的神灵。

“左龙右虎”,就是两代神灵保佑和维护伏羲氏的王——濮阳西水坡“天盖墓”墓主。

那么,我们还是要问,为什么西王母就是伏羲氏部族的王母呢?

这就不能不提到,伏羲氏除了这个名号外,他还有庖牺氏、宓牺氏的名号。

这些名号,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混用,大体就是代表同一个部族的意思。

但是,细究起来,它们也有不同的含意。

比如,《三皇本纪》及其《索引》就介绍:“结网罟以教佃鱼,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所以,宓牺、庖牺、伏羲,是同一个部族,但是,他们也分为不同的时代。

宓牺,是渔猎时代;庖牺,是游牧时代;伏羲,则是半农半牧时代。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索引曰:结网罟以教佃鱼,故曰宓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

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伏羲氏的始祖是华胥氏。

文章图片11

华胥氏从事渔猎,地点在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天水秦安地区。

华胥氏发展为宓牺氏。

宓牺氏又发展出庖牺氏和女娲氏。

女娲氏“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而庖牺氏则“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那么,庖牺氏“养牺牲以庖厨”,他们都开始以畜牧业为生了,他们还可能在成纪地区吗?

显然,他们这时候不在成纪,而是在草原上放牧。

那么,他们具体是在哪里放牧呢?

伏羲氏在东北辽西地区,而西王母在新疆的“昆仑之丘”。

昆仑之“昆”,是众人在太阳之下并肩而立。

昆仑之“仑”,是编写文书的册子。

显然,“昆仑”,就是宗教中心以及政治中心之意。

也就是说,庖牺氏分成了众多部落,这些部落以新疆某个地方为他们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所有的部落,平时各处游牧,到一定的时候,就聚集到这个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来朝拜神灵,商谈部族大事。

而守卫这个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当然就是他们庖牺氏部族的首领。

当伏羲氏在东方发达起来,入主中原成为“木德王”之后,他们当然就要尊称他们庖牺氏部族的首领为“王母”。

又因为他们在中原,而他们的“王母”在西边的新疆地区,所以,他们就称他们在新疆地区的“王母”为“西王母”。

可是,王母就是王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一个“西”字呢?

这显然是表明,这个“王母”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伏羲氏和这个“王母”之间,已经没有隶属关系。

所以,“西王母”之称号,实际上是反应了由于各部落的发展,导致他们的部族去中心化,庖牺氏部族的首领,逐渐失去了对各部落的掌控力,他们的部族,由此也走向分崩离析的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