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红军过草地后陷入困境,无意间一个烧饼铺老板帮了大忙

 等着l70smp782j 2021-10-25

1935年8月,昼夜不停的红军熬过泥泞、历经艰辛,走出了茫茫大草地。本该是革命历程中值得庆祝的大事一件,然而眼下红军处境艰难——蒋介石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将红军一举拿下。

此时物资又严重匮乏,弹药不足,红军亟待整休。统帅更是整日愁容满面,到底该往哪去、落脚点该定哪里。深深困扰着这支队伍。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关键之时,一个烧饼铺老板却在无意中帮了红军一个大忙。

一个烧饼怎样影响了红军的命运?红军最后是否脱离困境?这都要从一个名为哈达铺的偏远小镇说起。

文章图片1

一个烧饼,发现新根据地

哈达镇位于甘肃宕昌县的西北部,虽为偏远小镇,但地处交通要道,自明清以来便是当地商人的重要集聚地。

在到达哈达铺的前一年,在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的第一支队伍自都河出发了。一路饱受风霜雨雪,爬雪山、过草地,同时还要千防万防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堵截。

1935年9月,在枪林弹雨中终日缺衣少粮的红军,终于在走出了茫茫草原。9月19日,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跨过岷山,来到了位于甘肃南部的小镇哈达铺。此时的部队已人困马乏到了极限。

聂荣臻刚放下行李,便让杨家华出去买几个烧饼来。杨家华在街上寻了一家烧饼铺,用全身上下所有钱买下四个烧饼。烧饼铺老板随手拿张报纸将四个烧饼一一包好,递给了他。回到屋子里,他将烧饼摊开在报纸上,让聂荣臻吃。

文章图片2

聂荣臻边嚼着烧饼、边浏览着包烧饼的旧报纸,突然,聂荣臻被一篇报道吸引了,看得眼珠子都要直了: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率领国军进攻刘志丹。报道传达了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红军的情况。这支队伍人数不少、根据地也坚挺,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此时的聂荣臻激动极了,高声叫来通讯员,令其立即派骑马急送报纸到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处去,转身还对林彪报喜,称“这是天大的好事”。

没一会儿,聂荣臻便满面春风地来到杨家华身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大洋递给他,连声赞扬“报纸买得好!多吃点,再买几个来!”。

不过两日,毛主席便在哈达铺一座关帝庙就此召开了干部大会,眉开眼笑地传达了陕北根据地的消息。谁也想不到,一个烧饼铺老板无意递给红军的那一张旧报纸在冥冥之中帮了一个大忙。

文章图片3

一张报纸,指明前进方向

作为红军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选择长征的落脚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实行战略转移的征途中能够创建新的根据地, 这也是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道难题。

刚进入哈达铺的红军,走完了漫长的两万七千里,整支队伍却提不起一点精气神来——路程艰辛都不算辛苦,苦的是没有目标。大家对红军的目的地都陷入了迷茫。

后来,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了这张报纸。他说道:“9月19日, 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并交代了当时“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报纸, 其中关于陕北红军刘志丹部队的消息”。

于是便派骑兵通讯员将报纸给毛泽东送去,汇报了陕北的根据地。

文章图片4

20日,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率领红一、三军团和中央直属纵队约8000人到达哈达铺,当天对干部组织工作、干部问题以及红军部队整编问题展开讨论。

22日上午, 在毛泽东驻地“义和昌”药铺的后院平房里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 通过消息分析了当前形势, 经过一番研究,制定了关乎红军今后发展的方向, 初步决定同刘志丹、徐海东红军会合。

文章图片5

当日下午, 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关帝庙内召开了集团干部会议, 在毛泽东《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到陕北去”的决策。

部队改编组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同时任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 兼政委, 下属三个纵队。这也是自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具体的明确最终目的地。

文章图片6

确认落脚地后,心中大石终于落下的红军在面临蒋介石急调各军在渭水一线布防的情况下,一招“声东击西”出奇制胜。

在敌强我弱的局势面前,制定了一系列作战方针。在哈达铺派了一支小部队向东佯攻并扬言:“我们要攻打天水。”

从而诱使敌军在听见“向东行动”的宣传后, 在我们佯攻动向之下信以为真, 将迅速将兵力集中天水, 以防红军入西安东进。

此时的中央红军,不仅没往东进,更是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深夜从哈达铺出发向北挺进,以日行一百多里的速度, 于9月26日抢渡渭河,继续北进。

文章图片7

做出决策,奠定胜利基础

在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决策过程中,哈达铺作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

从一张烧饼铺的包饼旧报纸开始,从四处搜集而来的各类报纸汇总到了毛泽东及中央领导手上。报纸上刊登关于“国民党'围剿’陕北根据地”的信息让中共中央确定了陕北根据地的消息,同时确定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已扩大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文章图片8

而哈达铺不仅在党中央重大战略行动的决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是也红二方面军重大战略行动的决策地。次年8月,长征中的红二、四方面军依照中共中央指示,共同北上。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哈达铺张家大院,为落实好中央发布的《对一、二、四方面军行动方针的意见》,在分析局势后对今后的军事行动进行战略谋划,红二方面军还在哈达铺召开会议,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以配合红一、四方面军行动。

文章图片9

在执行战役计划的数十日里,红二方面军行程超过700余里,四处发动群众,攻克下四座县城,占领陕西略阳、凤县部分地区创建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就此而言,哈达铺对红二方面军来讲,也是重要的战略决策地。

若将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和两河口会议定性为解决红军长征中“定向”问题的话,那么哈达铺会议不仅是在“定向”层面上解决了问题,也解决了重要的“定点”问题

文章图片10

虽然这次会议并没有被冠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名,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红军长征的重要问题,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会议上做出的决策直接奠定了红军日后的胜利基础,为红军长征解决了最后的归宿问题,在中共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1月2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尚未完成长征的各路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文章图片11

会师吴起,完成长征事业

9月23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在哈达铺经过一番休整,按既定方针向东北方向前进。在成功突破渭河防线后,四日便到达了通渭县榜罗镇。在此,党中央更进一步把握了对陕甘根据地情况和全国革命形势的了解。

在当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 讨论了党和红军面临的任务, 研究确定了今后的战略方针。

政治局一致通过将“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这象征着党中央最终以在哈达铺所确定的决策方针, 为长征与革命选择了一个崭新而明确的落脚点, 决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

文章图片12

按照榜罗镇会议确定的方针,9月29日,中央红军同陕甘支队继续前行,在攻占通渭后又顺利翻越交界地区的六盘山,不断向陕北挺进。次月19日成功到达陕甘根据地吴起镇,完成了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在吴起镇经过短期休整后,10月底,陕甘支队起身前往甘泉县下寺湾同红15军团会合。

11月3日,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并将原红1、红3军团合编为其第1军团,将红15军团也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

而后,红一方面军总部和红1军团共同向红15军团驻地开进,并在5日完成两军会师。

文章图片13

1935年11月19日,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的率领下,自湖南桑植出发,开启了长征。在几番渡过江河、越过大雪山后,艰难地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

1936年7月,在甘孜会师后, 按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由贺龙总指挥。7月上旬,两军一同自甘孜出发北上,朝着中央红军前进方向,于8月末相继到达哈达铺。

10月上旬,两军同中共红军、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三军大会师”意味着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全面胜利。在此途中,哈达铺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文章图片14

一个小镇,影响红军命运

哈达铺原名为哈塔川, 自古便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地。三国时为“阴平古道”,现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一个建制镇。由于工农红军曾有几支主力长征途中都曾经此,故哈达铺也被成为红军的“加油站”。

中央红军主力攻占哈达铺后,在短短几天内便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哈达铺整编”。让红军从生活、身体、物质、精神各方面都进行了完全的休整。

首先改善了红军的伙食,让红军得以恢复体力。哈达铺由于地理环境偏僻,交通不便,物资囤积在内部,物价低廉。

文章图片15

红军总政治部提出“要吃好”的口号,全军上下给每人发一块大洋改善伙食,而一块大洋在哈达铺当时能买好几只鸡。再加上鲁大昌残部落败时丢下的百担大米、白面和几千斤食盐, 在充足物资的补给下,红军上下容光焕发。

而后,在隔年红军二、四方面军相继进驻哈达铺时, 在哈达铺和陇南境内为部队筹集了大量行军物资。不仅满足了部队整修期间的需要,也为下一步行军作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证。

文章图片16

其次,红军建制在哈达铺时得以调整, 同时扩充了兵员对部队进行了整编。

在哈达铺根据“到陕北去”的方针,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考虑出发,对部队建制进行了“大动作”调整,即“哈达铺整编”。从事优化了组织结构,军事力量得到加强, 为夺取长征的最后胜利和尽快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在组织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其三为红军在此通过对时局的把握,多次进行动员,统一思想, 鼓舞队伍。哈达铺会议斗争了党内的分裂主义,在面临眼下严峻敌情和红军才历经万险后的倦怠士气前,明确队伍眼前重任,振奋军队是精神,从而坚定了队伍在革命斗志上的不懈精神。

文章图片17

另外,哈达铺作为西藏、汉族、回族重要共聚地之一,其中回民更是占了大半。

中共中央虽自成立起便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来处理民族问题,长期探索民族问题的解决方针,动员更多民族走上追求民族独立、人民独立的道路,但总体上的实践尚未进行,因此政策也较为笼统。

而在此背景之下,在哈达铺的长征经历也让红军深入了解了当地回民的生活习俗与禁忌,得以在后来及时制定了一部与回族相关的民族宗教政策。

大量史料证明,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重要经历,对于中国共产党更是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当时,也深深影响了红军。

文章图片18

结语

自红军长征开始,长征的落脚点问题便一直处于悬而不决的状态。直到这张哈达铺的旧报纸为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牵线搭桥”,落脚点问题才有了转机,从而加快了红军长征全面胜利的进程。

由“一张报纸”定去向、定落脚点, 虽看似充满偶然与随机,甚至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正是历史的必然性所在,这反映了工农红军的细腻入微、毛主席的大局意识。

红军能够完成万里长征,和这些重要的品质都密不可分。正是领导人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前途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方向洞若观火的远见卓识,才让这段坚苦卓绝的征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样的精神更是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