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护小心“肝”,我从疏肝健脾着手,中药了...

 泰囧123156 2021-10-26
  30年,转眼就过去了。30年前,我还是在农村的小药铺号脉治病,那时候的病基本都是常见病;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陌生的名称,原来都是现代医学赋予的含义。

  肝炎,是现代医学的名词,在中医里叫“黄疸”,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对黄疸的解释很简单,白话文说来就是,黄疸这个病,它就是身体有湿……

  百分之九十的病都是因为湿引起的,湿就是万恶之本,是生病的根源。其中的原理很简单,湿气伤的是什么?是脾胃!脾胃一伤,一切疾病皆有可能。

  早在《金匾要略》中,“黄家所起,从湿得之。”身体有湿后,或因为外感,或因为脾胃虚寒,或因为运化失调,脾胃气机紊乱,从而造成肝的疏泄功能失职,无法正常代谢胆汁,胆汁外溢,从而全身发黄。

  两年前,一位肝病患者来门诊看病,患者刚40岁出头,头发却白了近半,十分瘦弱,面部黢黑,给人感觉像是60岁,肝炎病史有4年,服用西药无效。 患者右上脘痛,痛处固定不移,肝功能呈阳性,日行大便三次。

  我见患者舌质绛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
  我认真分析完患者的病证,开方:柴胡,白术,枳实,茯苓,郁金,龙胆草,苍术,黄连,干姜,红花,当归,丹参,党参,金钱草。

  患者服用15剂后,饮食明显增加,面部黢黑开始消退变淡。其余症状均有改善。

  我随后随症加减其方,服药3个月,复查肝功能正常,谷转氨酶恢复正常,我让患者继续服用50剂,随访一年,病情没有复发。

  中医辨证来看,该患者实属肝经湿热,血瘀,所以治疗方法为:清肝经热,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第一,  清肝经热,柴胡抗炎解热,可减轻肝损伤并促进胆汁分泌;郁金行气解郁,从而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可减轻肝脏细胞的坏死。

第二,  健脾利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枳实归脾经,治气滞;茯苓和白术配伍,治水肿,消湿气;苍术亦驱湿邪。

第三,  活血化瘀,干姜驱寒祛湿,同时通经络;红花活血,当归补气,金钱草利湿退黄。党参主要补气,治疗脾胃虚弱。
 
中医为何不像西医用药物治疗肝炎?西医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药物不可能进入细胞核,因此,细胞内达不到有效浓度,病毒自然无法消除。
反观西药的药物治疗,就像一个不曾停歇的机器,完成高需求同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类似治病,只治标,不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