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那些对子女太“好”的父母,最容易被抛弃

 谢耳朵馆长 2021-10-2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那些对子女太“好”的父母,最容易被抛弃在特有的中国文化中,一直讲究“养儿防老”,对老一辈的父母来说,儿女就是自己晚年最大的后盾与依靠,而这也是天经地义
不管是出于道德层面的孝道还是法律层面的赡养义务,照顾年迈的父母确实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然而,即便是如此,也有些部分老人的晚年过得潦倒,凄惨,他们并非没有生育子女,只是子女选择“抛弃”了他们。
而被抛弃的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做出太多伤害儿女的事,仅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太好,万事过犹不及,那些成长于溺爱与过度教养之下的孩子,最容易变成“白眼狼”。

也并没有提倡要对孩子越苛刻越刻薄,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孝顺,本篇文章旨在让父母明白所有的爱与付出都应有限制,物极必反,适用于大部分事物的运行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照料是一辈子的,不同于西方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教育,大多数西方孩子18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而中国家庭中的18岁孩子还在依靠父母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而成长于中国文化环境下的父母依旧受到了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他们的心理依旧停留在要为子女操办一生的那个时代。
尤其是有儿子的家庭,父母不仅要供儿子上学,吃饱穿暖,在儿子成年以后又开始筹备儿子结婚要用的房车,结婚之后又开始担心儿子能否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父母大多为孩子操心了一辈子,这种观念是骨子里就有的,国人对“家文化”的注重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自然影响到了父母在育儿时的心理与选择,油然而生的中国式巨婴屡见不鲜与过度教养的盛行。
然而,这样养育出的孩子真的可以“防老”吗?不得不提到一个现实的状况,某些对子女付出全部的父母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甚至尊重。
尤其是对子女过度溺爱的父母与过度操心子女生活父母,他们的晚年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对孩子付出了足够多的爱而变得其乐融融,万事顺遂。
溺爱型父母与过度教养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以自己的孩子为生活中心,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全世界,在此基础上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自己的一切生活规划完全跟着孩子改变,支持孩子的一切行为,即便是知道不符合道德观念,也会纵容,包庇孩子。
那么,在满足孩子需求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父母对自身需求的忽视,关爱孩子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关爱变成了无节制的溺爱,这种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可怖的。
2007年,一位年迈的男子跳入海中,结束了自己生命,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女儿的爱,女儿名叫杨丽娟,疯狂迷恋刘德华,父母为此倾家荡产支持女儿的梦想,支持女儿辍学后,两老用尽一切方法帮助女儿,母亲因此身受重伤,女儿还不罢休,直到父亲跳海自杀的事发生后,杨丽娟才开始清醒过来,什么才是最应该珍惜的事。
杨丽娟父母对她的爱是不可质疑的,令人叹惋的是,女儿并没有看到父母的珍贵,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之下将父母的付出看做了义务与责任,稍有不满时,便将父母看作一切痛苦的根源。

还有那个儿子想买苹果手机,父亲没钱无奈给孩子下跪的新闻,都在警示父母爱与付出都有限度,无限制地满足,并不会换来想要的尊重。
而这其实大部分人的天性,在要求父母反思自己过度的关爱与照顾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将陌生人的一点善意无限放大。
对家人的偏见与傲慢才是最可怕的,而这又扎根于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只会对从未拥有的事物抱有最大的期待与向往,对于习以为常的付出变得苛刻,变得挑剔。
溺爱教育出的孩子是蛮横,自私的,对于父母只有无尽地索取,何来孝顺之心,因此等到父母晚年的时候,这群白眼狼更加自私地压榨着父母为数不多的价值。

一方面是子女的自私与蛮横让他们对父母的索取变得无节制,与尽头,另一方面是父母与校服的爱纵容了他们对父母的压榨,也给了他们抛弃自己的“资本”。
正如心理学家曾奇峰所说“别人对你的态度,是你教出来的,”每一个对父母不尊重的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孩子,都是父母片面教育过程中的产物。
很多人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对他太好容易变得自私,抛弃自己,对他不好,又容易被记仇,老年以后还是会被抛弃,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教育出品性端正的孩子。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参照我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秉持着一定的关心,又秉持着一定的“忽视”,在必要时刻,在大事方面给出一定的指引,在小事方面适度忽视,教育过程中刚柔并济,任何绝对化的爱与伤害都无法教育出品行端正的孩子。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