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米加工企业发展瓶颈已现,民营企业如何突破?

 大蚂蚁2011 2021-10-26

本文是第一章,包含三部分:我国口粮供需关系及稻米加工产业发展历程、民营稻米加工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以,以及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总字数接近6000字,深度内容需要您静心阅读。

第一章 稻米加工购销产业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

民以食为天!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稻米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自2015年至今,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连续六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水稻年总产量自2011年至今都在2亿吨以上。

文章图片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华粮网作图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1986年以来,我国谷物类农作物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20/21年度,我国大米生产和消费分别以1.49亿吨和1.55亿吨排全球第一名,排第二的是印度,2021/22年度该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5亿吨,两国合计大米产量占全球的54%。

文章图片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华粮网作图

因此,在任何时候,吃饭问题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国策。

文章图片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华粮网作图

一、我国口粮供需关系及稻米加工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及稻米加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

1、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各行各业都处于重建和恢复阶段,经济相对落后物资匮乏,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这个时期粮食经营由国家统购统销,稻米均由国有体制下的稻米加工企业生产加工,城镇居民按计划分配供应,农村居民按人口和承包面积上交公粮,剩余部分为口粮自存,一般家庭都很难维持到第二年新粮上市,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岁月。

2、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温饱时期

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总值和粮食总产量同样也得到了大幅增长,全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个时期国家粮食政策逐渐放开,允许集体和个人参与粮食经营活动。于是,一批中小型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稻米加工行业进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时代。

3、全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均处于快速高效发展阶段,物质供应相对充裕,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对主食的需求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对肉类和蔬菜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一时期,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由建国初期的8:1∶1变成4∶3∶3(即过去吃8斤主粮1斤肉类1斤菜类,今天吃4斤主粮3斤肉类3斤菜类)。

这一时期是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发展基本成熟阶段,传统国有稻米加工企业由于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在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一部分企业逐步退出或转型,稻米加工行业经营主体进入基本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时代。

4、进入大粮商时代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时期,我国农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和即将进入的后现代农业阶段。

所谓现代农业即注入外力,拉长产业链,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主要标志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注入外力,一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广泛种植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农作物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二是用机械代替了人力、畜力,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而我们即将进入的后现代农业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拉长产业链,建立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这样融合一二三产业上中下游为一体的生产、供应、加工、销售互相促进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也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产业体系。

文章图片4

作为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稻米加工行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凭心而论,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在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二十年,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现阶段这个关键时期的发展却有所滞缓,发展方向也有所偏差,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是以中小型规模为主,产品普遍同质化,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更没有在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产业链融合方面进行发展,没有起到带动上游种植业品种改良优化和推动下游各相关产业发展创新的作用,还是一味盲目扩大稻米基础加工产能,从而导致生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产区和产区之间的竞争,各产区内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升级到价格战,我们大家都知道,价格战没有赢家,企业利润空间也因此被压缩的越来越低,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2020年12月8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公示了2019年度粮油加工企业“50强”、“10强”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上榜的较多,且各类型企业平均规模都不大,这充分说明稻米加工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

为引导稻米加工行业良性发展,国家近年来频频发布相关农业和稻米加工产业方面的政策。如2020年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政策的推出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互联网+农业”指明了方向。

2020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要对种植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而且,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12月22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发展智能化制造,鼓励大型企业加大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研发设计水平,以逐步实现稻谷种植业数字化和稻米加工智能化的目标。

因此,规模化、集团化等生产经营模式近年来成为国家政策支持的主要目标,形成区域大粮商格局,发挥规模竞争优势,实现更高附加值。

二、民营稻米加工企业主要经营模式

1、打造自主品牌,寻求区域经销商合作推广代销模式

这种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具体操作方法是:加工企业利用属地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生产打造自主品牌产品,通过合理的运输方式发至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代理经销商经营场所。根据约定,生产厂家一般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铺底,数量几十吨至上百吨不等,代理经销商代为推广销售,根据销售进度适时跟厂家结算货款。

这是一种完全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达成的一种交易模式,双方一般都是口头达成合作意向,基本上都没有纸质协议或购销合同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既有优势也有弊端,优点是操作方法相对简单、灵活,合作较好的生产厂家和代理经销商之间能互相达成一致默契,缺点是资金潜在风险比较大,对加工企业而言,货款的安全系数比较低。比如:有利用经销渠道融资变现投资其它产业不慎失败而长期拖欠货款的、有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或破产导致无支付能力的、还有少数不法分子、投机分子利用厂家信任,恶意融资变现失联的等等,不一而足,相信不少民营稻米加工企业都碰到过类似问题。

对于加工企业来说,这种交易模式资金风险相对较大,而且水稻主产区品种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保守,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优化改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较难长期维持下去。

2、无自主品牌,主要加工毛米销售

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是部分小微型民营加工企业,这类企业生产设备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力量也相对不足,主要生产毛米随行就市销售,销售对象一般是一些区域龙头企业和销区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采购回去以后,通过再加工生产出自主品牌产品销售。

加工毛米企业附加产值较低,毛利率相对也不高,并且没有固定销售渠道和市场,接到定单就日夜不停生产,没有定单就停产等客户上门,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类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生存比较困难。

3、贴牌代加工模式

近几年来,一些大型资本类企业跨界强势进入稻米终端销售市场,比如中粮集团的中粮米业、恒大集团的恒大米业、益海嘉里的金龙鱼粮油食品等大型资本类企业,他们通过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各种营销手段快速占领稻米主流终端销售市场,这类企业初始阶段都没有及时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稻米生产线,一般是寻求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加工企业贴牌代加工他们的品牌产品。

随着品牌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代加工企业的定单也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产能限制,第二是基本不用投入流动资金,还有就是几乎没有任何经营风险,因此,代加工企业就慢慢习惯了这种经营模式,都安于现状,干脆不做市场营销了。

但是,这些大资本类企业在逐步完善产品销售体系后,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生产线,随着他们的自建生产线陆续投产开工,代加工企业的好日子自然也就一去不复返了,无耐之下,只能再次加入到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生机。

三、民营稻米加工企业的经营现状

1、无节制跟风追涨扩大库存,以致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终酿苦果

2020年中晩籼稻上市伊始,受水稻灾情、饲料供需矛盾、新冠疫情突发及舆情推波助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稻米需求市场出现持续火爆的抢购局面,各大小加工企业均昼夜不停生产,大米和副产品均供不应求。这种火爆的局面到2021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点,甚至出现了较多现款排队等货的现象,还有些加工企业因惜售干脆提前放假,等待春节过后市场出现更好的销售价格。至春节假期临近,各地代理经销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店等传统稻米销售主体,基本都是高价米满仓待售。

由于稻米巿场持续上涨,各稻米加工企业、粮食烘干企业和粮食经纪人采购积极性也不断高涨,都纷纷大批量抢购原粮扩大库存。当年生产的丰良优稻谷收购价一度达到了3100-3200元/吨,(2017-2019)年托市粮拍卖持续火爆,且成交均价被不断刷新,多次出现3000元/吨以上的标王。在稻米及其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买到等于赚到”的思想指导下,已经没有人去考虑市场风险,更感觉不到任何压力,买到粮的信心满满,没买到的扼腕叹息。

但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就能更直观感了解到当时稻米购销巿场的供需矛盾到了什么程度:2020年早籼稻和粳稻托市收购总量为610万吨,籼稻产区均未启动托市收购,同比减少1670多万吨。(2017-2019)年政策性稻谷成交达1723万吨,同比大增460多万吨,再创历史纪录,2020年稻谷总产量同比增加220多万吨。政策性稻谷成交增加、稻谷产量增加和托市收购同比减少带来的原粮市场供应端同比猛增,三项合计达2300多万吨,这还不包括2020/21年度定向投放销售给饲料加工企业的超期储存稻谷2000多万吨。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商品粮市场稻米库存总量达到了一个多么可怕的水平,这也为2021年稻米加工企业销售持续疲软和业绩普遍下滑埋下了伏笔。

2、传统线下稻米销售市场份额被各类电商线上销售快速分化切割,民营加工企业销售量急剧下降,产能严重不足,库存消化缓慢。

今年春节后开市至今,传统线下稻米销售市场一改春节前的火爆热销势头,经销商销售量同比大幅下降,中小型稻米加工企业集体陷于低迷状态,销售价格也是一路下滑。稻米加工企业平均开机率不足50%,有些地区甚至还不到30%,传统线下销售的经销商也是一样,销量同比达到五成的都不多。

开始几个月,大家都认为这是由于春节前备货过量,市场在消化富余年货,是需要一个过程,都还不急不燥,耐心等待市场需求恢复回升。

然而,一直到八月份,进入传统稻米青黄不接时期,市场仍然是一片冷清,没有任何回暖迹象,这时大家开始燥动不安起来,毕竟新粮上市在即,各大小企业相比往年,均有较高的原粮库存,且还都是春节前抢购的高价原粮,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着急了,纷纷开始寻找销售渠道抛售。

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是因为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影响的呢?!我们大家都知道,电商网购平台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十几年前就已经诞生并讯速发展起来了,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几乎所有传统形态的线下门店都或大或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相对于传统的门店销售模式,互联网销售具备成本更低、产品价格更优惠、受众范围更广、购买更方便等诸多优势,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作为历史悠久、行业业态相对固定且成熟的粮油销售市场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主要原因是电商线上销售的产品,主要都是通过快递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上的,而大米销售的单位重量决定了,通过快递的方式首先无法解决高昂的费用问题,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快递员骑着电动车背十几袋大米满街跑是不现实的。因此,十几年来,不管电商线上销售如何发展,始终对粮油传统销售行业的影响都很有限。

然而,我们大家没有想到是,无论什么样的堡垒,总会有被攻克的一天。

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社区团购终于率先突破了这个瓶颈,他们通过巧妙设置区域前置仓,有效解决了这个世纪难题。具体是根据近场电商模式的逻辑路径,通过搭建社区数字化销售服务网络,聚合确定性的终端消费需求,推动消费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及种植基地深度融入供应链,打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集中采购和配送,形成相对于传统零售和远场电商的时间和成本上的绝对优势,这种新兴电商销售模式还大大降低了商品运输的物流成本,并且减少了获利环节,进而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使消费者、平台经营者和供应商三方都获利的全新模式,也使得平台更具巿场竞争力。

3、中小型民营稻米加工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综合中小型民营稻米加工企业目前的几种主要经营模式和经营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型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各种经营模式和企业自身均不同程度存在隐患和风险,而且面对新的市场竞争也不具备优势。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无处不在,品牌生命力不强,随时可能崩塌。

b、行业长期由买方主导市场,作为卖方的稻米加工企业,在交易价格和货款支付层面基本没有多少话语权,现款现货交易有较大难度,因此,资金风险相对较大。

c、产能严重过剩,且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和用工成本相对较高,原料生产造成一定浪费,成品出品率低,能耗消耗不成正比,附加值较低。

d、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安全生产隐患多,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这些问题一直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e、随着电商平台纷纷加入这块一直以来未被开发的庞大巿场的争夺,可以预见,大米传统线下的销售市场将很快被各路电商大军切割并牢牢掌握,大米的传统销售模式在这种竞争中不具任何优势,也再难独善其身,稻米加工行业和传统经销模式将面临重新洗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新时代来临时,最大的努力不是埋头蛮干,而是拥抱变化,对行业当下面临的处境,很多民营企业家已感到寒冬将至,谁能及时转变并熬得过去,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只有堡垒足够坚挺,

才能熬到云开月明。

第一章小结思考:

本次行业重新洗牌,对于企业掌舵人来说,这将是一场长期的、起码持续3-5年的全方位博弈,除了对专业、市场意识和个人意志有更高的要求之外,还要具备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以及对不同层面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具有不固步自封的学习能力,还必须具备对企业的业务流、物流、资金流等简化管理的能力。

博弈,只有在势均力敌不分伯仲下进行才有意义,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就不叫博弈,而是赌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