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惰、放纵、缺乏内驱力,并非天性而是认知能力不足 | “双减是好政策”,焦虑的是中高考 (二)

 长沙7喜 2021-10-26

跃然私学招生中
招生中

 图片

作者 | LEAP君

编辑 | 小跃

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乞丐信仰上帝。上帝被他的虔诚感动,决定要改变他的命运。于是,上帝对他说:“给你一千元钱,你想做什么?“

乞丐说:“买一个大点的盆,这样可以多装点钱。”

上帝觉得可能是给的资金太少了,又说:“假如给你十万呢?”乞丐说:“太好了!那我想买部汽车”。

“为什么呢?”上帝问。

“这样,哪里讨饭容易,我就马上可以开车赶过去。”乞丐答道。

上帝仍不死心,问:“假如我给你一个亿呢?”

乞丐眼里冒出了光,说:“那我要大展拳脚,将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买下来。”

上帝以为乞丐这次总算要干一番大事了,没想到乞丐接着说:“然后,我要把这个地方其他的乞丐全赶走,就我一个人在这儿讨饭。”

上帝当场昏倒!

人都是观念的动物,经由观念的牵引,环境的塑造,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一个人终其一生,就是活在这个画地为牢的世界里。

图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一个人即使到了80岁,也能看到他5岁时的影子。” 

很多人在探寻自我、寻求进步的路上,都曾认真且努力地,为自己做出很多的反思和改进。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发现,致使自身成长停滞的许多关键问题,其根源都在过去,在那些年少懵懂的青葱岁月,甚至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我们在孩童时期经历的一切,经由自我思索后得到的答案,会驯化我们的思维,成为我们自身的观念;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环境还会经由惩罚或者奖励的方式,不断地加固这种观念。

图片

人是观念的动物,被自己相信的东西所驱使。

天才的养成,不过是从小就找对了方法。

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优秀的认知和卓越的底层操作系统,也许就是教育真谛。

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自身认知的提升是关键。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的育儿方式都是错误的

上次我们谈到,要认识“双减是好政策”,教育者首先要转变两个认知。其中的第一条,我们在学习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戳蓝字温习)中已有所阐述,这里无需赘言。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二条:

懒惰、放纵、缺乏内驱力,并非天性而是认知能力不足。

大多数人,或因为认不清学习的作用,或由于看不到学习成绩跟未来自己想要结果之间的强关联性,甚至根本不认为它们之间有关系,因此才会选择不用功。

让我们举个例子:

假如有人开出一个亿的价码,让你每天早晨5点起床跑步一小时,接着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一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休息;在此基础上,你还需要坚持每周消化两本书。只要你坚持10年,就能获得这一个亿。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高回报的诱惑下,是可以坚持下来的。

但是,假如我现在并不跟你提前敲定这一个亿的合约,只是告诉你,上述要求和一个亿确实有着强关联,它们会帮助你在未来更有可能获得至少一个亿,反正这么干就肯定能挣大钱,相信99%的人就坚持不下来了。

因为多数人的认知看不了这么远。

当回报在某些人眼里不存在或不明显时,他们的动力就不足了,自然表现出所谓“懒”的“天性”。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未来的回报却是清晰可见的,于是他们选择努力。

图片


现在你还能说,自己天生就懒吗?不,懒不是遮羞布。你与别人的差距,不是懒惰与勤奋的差别,而是认知的高低、格局的大小。

懒惰、放纵、缺乏内驱力,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举两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跃然私学的小伙伴们,每天下午5点左右在公园森林里绕圈跑5000米(10圈)。小H同学因为跑步速度慢,经常需要独自跑完最后的两三圈。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天也黑得越来越早。公园森林里虽有路灯,但因为亮度和照明范围的有限性,那为数不多的几盏昏黄的路灯,反而衬托得森林中的夜色越发浓郁、越发迷蒙。那条半明半暗的林中小路常常令落在后面的、怕黑的小H同学望而却步。

于是,小H同学请已经跑完的小Z同学陪他跑剩下的三圈。也许是太累了,小Z同学说只能陪他跑两圈,并告诉他:“其实我自己跑的时候也有点害怕。到光线不好的地方我就尽力快跑,并大声唱歌鼓励自己,你也可以试试看。”

当小H同学大声唱着歌,独自冲过终点线时,他欢呼雀跃:“我真的可以!我不怕黑了!”

直到拉伸时,小H同学还忍不住念叨:“我真的可以不怕黑啊。”“晚上我要跟妈妈说这件事,她肯定特别高兴。”孩子一脸兴奋与骄傲。

“你妈妈为什么会为这件事高兴呢?”有小伙伴问。

“因为妈妈特别希望我不再怕黑呀!上次家里停电,我特别紧张,虽然妈妈一直在身边安慰我,我还是害怕得不停尖叫,把邻居都吓到了……”小H同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那你觉得是在黑暗中尖叫开心呢,还是战胜了黑暗开心呢?”我们一位老师也加入了讨论。

“当然是现在开心啦!”孩子肯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特意鼓励小H同学独自跑完最后一圈。他点点头,哼着歌,就冲进蒙蒙的夜色中去,似乎已经不太在意“黑”这件事了。

另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本该上初二的LL同学,被他的“天敌”数学吓出了学习队伍。面对一道道令他头痛的应用题,他认为自己不过是在数学上还没开窍;他妈妈虽然也很焦虑,但仍坚信孩子是“Late Bloomer”,等待开窍很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安排小L同学从最基础的题目开始,每一题标识清楚每个数据的意义,标识清每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学会把题目语言转化成代数语言。

两个月下来,小L同学自己感叹道:“这周我开始有'开窍’的感觉了,有些题目不用老师讲,我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把它做对了!”

小伙子很有成就感。

老师问他:“是因为数学开窍了吗?”

他说:“应该是吧。”

老师说:“并不是。这是你一点点努力的结果。”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曾在他的讲座里谈到一件趣事:结婚对他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婚前,他花五年时间都没解出的一道方程,婚后一个月内就解出来了。他身边很多人都打趣说“他是结了婚,才'开窍’啊!”而丘成桐先生却在讲座中回应道:“所谓'开窍’,不过是大量努力基础上的厚积薄发。”

正如,五年没解出一道方程的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婚后一个月内就解出的,很多人以为是新婚带来的开窍,而丘成桐先生说:“所谓开窍,不过是大量努力基础上的厚积薄发。”

我想,LL同学的“开窍”也是如此。

掌握了有效的数学工具并理解其强大的作用,从而逐步建构起数学工具思维;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逻辑清晰的思维习惯,养成了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相信小L同学很快就可以走上数学学习的康庄大道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
培养孩子的核心不在于他会多少吹拉弹唱,而是持续地优化孩子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提升底层操作系统。

图片

很难吗?乍一看很难。

很贵吗?感觉应该也不便宜。

可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只要能坚持运动,坚持广泛而精致的阅读,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可以实现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当然,如果有合适的成年人加以适当地点拨,更会事半功倍。(运动和阅读具体有哪些好处,在此无需赘述。)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很好的消息。

我们之所以说“双减是个好政策”,正是因为“双减”给了孩子们做好这两件事情的机会。家长们一定要坚持协助孩子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孩子持续的核心能力都是锻炼出超强的自学能力。
 
这项“学神终极必杀技”,其实比上任何昂贵的辅导班都要有用。 

图片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