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扑克牌的妙用 ![]() 文/范明甫 家有小女 扑克牌是家里常见的东西,我们经常用扑克牌娱乐,但是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跟孩子玩扑克牌也是很好玩的事情。 爱玩是孩子天性,一定要释放天性,充分利用天性来调动孩子各方面的感受,让她来感知这个世界,在玩中成长。 说实话,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懂得了很多规矩,比如吃饭不说话,饭前要洗手,小脚并并齐等等,这些规矩有时在家里确实不易养成,因为没有氛围,就她自己是个孩子,有时不自觉的纵容。 比如吃饭这件事情,上幼儿园时,自己吃得可好了,但是回到家里,就没手了,有时不喂就不吃,有时真想狠下心把饭菜收走,但更多的还是选择了妥协。 不过呢,我们也在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偶尔一次我想到了用扑克牌来解决喝饭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好方法,不能边玩边吃饭啊。专心吃饭也是一种习惯。 我说,去拿扑克牌吧,我们比大小,谁赢了谁喝饭。女儿欣然同意,去拿了一幅牌。 为了好比较大小,我把超过10的牌都挑出来了,这样可以看到牌上的图案个数,女儿可以数得清。 我把牌平分,一人一半,每次都拿出来一张比较大小,如我抽到5,女儿抽到3,我会问,谁大?女儿说,5大。我问,大多少?女儿把5上面的三个图案用手捂住,查剩下的两个,然后说大2。我会说,5比3大2,所以我赢了,我喝饭。 当然,也可以用其它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告诉她5-3=2,得让她自己感悟,不管用多么复杂的方法,那是她认识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等熟练了,自然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再比如抽到9和10,我们都知道,9后面的数是10,10比9大1,但女儿不这样想,她会在10的牌上查出9个图案,然后发现剩下1个图案,所以10比9多1,所以10大,她赢了,她喝饭,很顺当,因为人都有一个心理,愿赌服输,这是规则。 当我们总是在外面指导的话,就失去了玩的乐趣,人生导师还是少当,孩子自有她的成长方式,你要做的就是看着她自己想办法,哪怕她想的办法再慢,再拙劣,都不要干预,因为她才多大,她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世界,她会成长,这就是她的方式。 所以在玩扑克牌的时候解决了几个问题,一个是喝饭的问题,一个是10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还有一个是遵守规则。 至于数的加减问题,可能会在游戏中慢慢有所体会,不必急,当孩子对数字有感觉的时候,她会喜欢上数学,但这应该在无形之中,当她觉得你在教她学数学的时候,这个事情就算完了。 有很多陈旧的观念应该摒弃,比如女孩儿的理科不好,男孩儿的数理化更好一些,这都是偏见,谁说女孩子就一定学不好数学,正是这种观念才导致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引导孩子学习数学方面的内容,只注重绘画,读书,背诗这些偏文的学习,长此以往,就奠定了学习文科的基础,理性要思维自然有所降低。所有的这些,都是大人的观念造成的,实际上,男孩女孩没有什么区别,都一样,所以家长的观念要改变,培养孩子,用心即可。 明甫其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