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清华原创丨幼儿也会想办法(日记)

 真言贞语 2021-10-26

幼儿也会想办法(日记)

文/石清华

早晨,儿媳妇给十五个月大的孙子穿好衣服后要去上班,孙子抱着妈妈的一条腿大声吵闹:“妈妈,我去。”“妈妈上班,你不能去。”我迅速拿出他喜欢吃的零食——旺仔小馒头来哄他。

石朝璟,到爷爷这里来。”他知道我会给零食吃,放开妈妈的腿朝我望一望,嬉笑着向我走来看着我。我则和往常一样把钢化颈口塑料食品罐子倒过来,用盖子装上几颗小馒头,规定一次只能拿一颗,吃完后再拿第二颗。孙子按我讲的方法伸出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一颗往嘴巴里送,吃完后朝我笑一笑,很清脆地叫一声:“爷爷。”我则笑着把装着小馒头的盖子递给他,他很守规矩地只拿一颗。从开始时一手抓住不管几颗往嘴巴里塞到现在能按规定去吃也只花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看来幼儿能听懂成人的话,只是成人要不厌其烦地说许多遍才行。可见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可塑的,但必须得有耐心。

罐子里的旺仔小馒头已经不多了,我倒了几颗后还剩下一些不倒了,将罐子交给孙子,看他怎么办。他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将小手伸进罐子里抓住两颗小馒头往外拿,可小拳头怎么也拿不出来。用力向外拉扯了几下,不行。散开拳头,手是拿出来了,可小馒头却没拿出来。他不甘心,又将手伸进去抓住两颗小馒头,依旧拿不出来,停了一会儿,用另一只手把罐子转了几圈,拳头仍然拿不出来,接着把罐子交给了我。

此时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个小故事。有人为了检测成年猴子与人的智力水平到底有多大差别,于是将猴子喜欢吃的粉红色桃子放进笨重的大肚颈口玻璃瓶里摆在猴子经常出入的地方。一只猴子见到后喜滋滋地跑到瓶子边,急不可待地将手伸进瓶子里抓住一个桃子,努力地往外拽。可无论怎么用力拽也拽不出来,又不肯松开手,急得“吱吱”地叫个不停。据说捕猴人用此方法捉猴子是零失误。如想捉,则可捉尽天下猴子。因此得出成年猴子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两三岁幼儿的水平。其实也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道理:舍不得放手又不知变通,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我明白孙子的意思是要我给他拿,却故意说:“你不吃了吧。”说完欲将盖子盖上,孙子连忙将小手举起,摆来摆去,哭喊着:“不要,不要。”他说的是不要盖上,还要吃,要我帮他拿出来。我伸出手往瓶口塞给他看:“你看,爷爷的手也伸不进去呀,算啦,不吃了呗。”说着把盖子盖上。他摇摇我的手哭闹起来,闹了会儿见我不理,可能是小馒头诱人,从我手中把罐子拿了过去。

我陪他坐在塑料垫子上,看他如何表演。他拿着罐子拧了几下盖子却拧不开,于是把罐子递给我:“爷爷。”他是要我把盖子拧开,我把盖子拧开后将罐子交给他。他把罐子放倒,罐底的小馒头横到了罐子的中间,他伸出三个手指去抓,仍然抓不到。又将放倒的罐子滚动了几圈,小馒头似乎在中间晃动,伸出三个手指再去抓,依然抓不到,只得停下看着罐子。看了一会儿,突然用双手将罐子倒竖起来然后放倒,那当然是竹筒倒豆子——一颗不留。他十分高兴地抓起一颗小馒头,朝我笑笑,然后送到嘴里,吃着最甜的美食。

我想,他每次看我拧开盖子,再把罐子半倾斜,倒一些小馒头在盖子里,教他怎样拿着吃。这个过程他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他只是模仿我的动作,倒竖罐子,吃到了美食。

看来,幼儿善于观察且能运用,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成人的观念、示范等将决定孩子的未来。

(2021年10月16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公安县向群中学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