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感情朗读泛滥!语文工具属性全无,评全国获奖示范课《陋室铭》

 云哥7tz6c7y122 2021-10-27

作者:谢英新

做听评课久了,但凡听到授课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就加上十分小心。当授课教师对课文背景交代不足、对作者生平经历、情感历程等一无所知时,这样跳跃的教学步骤就会让人感觉没头没脑,授课教师思维断层这个缺陷,使学生无缘系统性思考,逻辑思维更无从谈起。

我在近几年的讲座中不断强调一个重要话题,入选语文教材的各种文学作品,通常都是作者有感而发,那么作者感从何来?需要授课教师向学生交代清楚。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思想历程、情感经历,也就不能理解作品创作出炉的背景。那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到底投入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或许在大多数教师眼里,学生能够“抑扬顿挫”就算是有“感情”投入了!这种认识未免就太过肤浅。

作为课堂主导者,授课教师的学科功底、知识储备决定了其备课质量和授课水平。尤其授课教师做不到系统性思考、结构化思维时,教学质量就更加难以把握。让我深感遗憾的是,授课教师自己居然浑然不知,自我感觉良好。在接到几句言不由衷的恭维夸赞之后,似乎就已经超越自我了!盲目自信的状态害人又害己。

另外一个话题是这样,我看到许多所谓优秀展示课,绝大多数老师都把语文课讲成了“文学艺术鉴赏课”,配上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美其名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其实丢掉了语文作为语言和文字应用的工具属性,也就是学生的基本说跟写。是教学目标、方向出了问题。

在一篇2018年新闻中《高中语文全面崩溃,大学无奈开设写作课》,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清华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计划到2020年,辐射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词不达意、格式混乱、逻辑不清、别字语病多,很多大学老师吐槽,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还不如高中生。

“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还不如高中生”这一句明显出现逻辑错误!难道清华大学的本科硕博生不是从中国的各家高中考上来的么?其实文章中有意无意省略了两个定语:(中国)硕博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不如(美国)高中生。

美国的语文课堂有很多文学、戏剧、表演等等艺术形式,那是因为在其它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读过足够多的非虚构作品。我们应试教育课堂,对非虚构书籍阅读量极少。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侧重在其工具属性,我不知道具体的比例应该是多少,预计60%的语文教学归在工具属性,40%的语文教学倾向于文学鉴赏功能。这需要一线教师实践研究,拿出具体的数据来验证比重的合理性。

今天要评的这节课,来自条友“名师课堂分享”的视频课程《初中语文全国获奖示范课<陋室铭>,还原真正课堂!》,视频连接:

https://www.ixigua.com/6995855105400504871

执教教师来自福建省蒲城县梦笔学校李荣老师。指导教师有两位,福建省蒲城县第三中学柯婷英;福建省蒲城县梦笔学校季守萍。

文章图片1

初中语文全国获奖示范课《陋室铭》

这个课程视频大约有160评论,340个赞,50多转发。其中评论褒贬不一,有说结构清楚思路流畅的,也有嗤之以鼻。我跟帖留言说“要不我来评一评这节全国获奖语文课?”“老孙常谈ing”条友给我留言:大神赶紧评评吧,免得更多人被误导,这样的课能获全国一等奖?这位老师得有多大勇气敢说“还原真正的课堂!”?

2017年5月18日我在辽宁抚顺一家初中听到《陋室铭》这节课,就在听课现场帮助老师简单梳理了这节课的备课思路。从此以后,我讲座课例中就多了《陋室铭》经典课例。我通常把这节课放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两个讲座上讲授。“核心素养”话题退潮之后,我的《教学教研课改解决之道》、《新高考改革需要治标治本》两个讲座逐渐火了起来,因为课例太多半天时间讲不完,所以就暂时撤掉了这节经典课例《陋室铭》。

刘禹锡《陋室铭》课例在初中语文的地位自然是响当当,教材明确要求学生背诵,成千上万的老师也拿来做展示课、示范课。但是几乎少有人讲到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我查遍网络,《陋室铭》课件、教案等多落入俗套,缺乏新意创意。许多教学过程设计也是乏善可陈,让人提不起任何学习的兴致来。

所以今天评价这节“全国获奖示范课”——我还不知道是哪一家机构组织的全国赛事,我给视频发布者留言咨询,也没得到回复——希望能对这节课做个了结,给大家提供一个课例范式。当然,我不是做文史研究的,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尤其我讲座中一笔带过点到即止,并不细致讲解。从授课教学的实用角度来讲,我只提供一种授课思路,读者老师们可以把我的评课备课看做是在“方法论”层面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不是让你直接复制和重复,而是应该获得更多的开阔思路拓展思维。

接下来进入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开课提到央视节目《朗读者》,老师提到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人)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接下来老师在主持人董卿的台词基础上发挥: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的一样,人生的选择无处不在,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这一辈子很多时候会遇到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艰难,挫折,困顿,甚至是潦倒。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习课文《陋室铭》,作者刘禹锡。诗人刘禹锡也和所有不幸的人一样,他的人生也遭遇到了坎坷与不幸。他的人生只剩下一间陋室的时候,他怎么选择呢?我们一起跟随几幅画面,了解一下诗人的遭遇。

我的评课:

首先,授课教师引入央视节目《朗读者》董卿的一段开场白,抛出“选择”的概念,似乎有问题。主持人董卿举例“海子”、“海明威”是选择了自杀了结。司马迁之死是因为司马迁作为史官,著书《史记》秉笔直书不愿篡改历史被害。主持人董卿提到的“选择”,是决定命运生死的选择。而授课老师提到的刘禹锡的“选择”:“他的人生只剩下一间陋室的时候,他怎么选择呢?”

面对上级安排的“陋室”住所,如果刘禹锡干脆不住,这就是选择。但是刘禹锡坦然接受,就没有了“选择”一说。我猜测授课老师向说的是:刘禹锡面对陋室的“态度”如何?授课老师明显混淆概念,逻辑不清。

老师还提到刘禹锡的“不幸”,“诗人刘禹锡也和所有不幸的人一样,他的人生也遭遇到了坎坷与不幸。”不幸的意思是运气不好。通常来说,一个人的不幸,跟家庭生活有关,譬如疾病、意外事故、早亡等等。刘禹锡可不是“运气”不好,刘禹锡的遭遇跟他的运气无关。刘禹锡年轻时参与变法失败,政治力量向对手一方倾斜,因此才导致他仕途坎坷境地堪忧。也因为刘禹锡恃才傲物,刘禹锡敢自比三国诸葛亮、西汉杨雄,可想而知刘诗豪的孤傲。

如果授课教师在开课导读时方向走走偏,后面的路自然也就偏离了正轨。后面老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进入到课文文本分析,过程中当然还有疏漏。结束时,授课老师又引入了主持人董卿的“选择”概念,离题万里。最后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拖沓,稍显无事可做。

授课老师疏漏的性质除了目标、方向有误,其它疏漏跟“选择”、“不幸”这样的用词类似,都是“词不能达意”。授课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遣词造句千万要谨慎,尤其是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字斟句酌,避免词不达意。此类错误既是语文教学硬伤,也是大多数一线教师软肋。读者老师们务必引以为戒。因为篇幅关系,我就不一一指出其它错漏。有兴趣的老师自己去研究查找。

家父是初高中数学教师,我大约在十几岁时,家父曾教导我说:说话跟写文章要词能达意。这一句话让我受益终生!

接下来进入《陋室铭》备课整理环节

陋室铭第一句“山不在高”确有所指,我曾特意开车去到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的天中山,这座山真的不高,百十步两分钟就登上山。但是天中山在唐朝时却极为有名,传说舜皇帝确立九州,汝南是九州之中。周武王伐纣之后,在这里设立观象台安放日晷。唐朝书法家颜真卿(709年-784年)到天中山瞻仰拜谒前朝皇帝,题字“天中山”。刘禹锡(772年~842年)当然也到过天中山,知晓其山来历,所以才有《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文章图片2

天中山,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境内,作者手机拍摄

刘禹锡参与了中唐时期一次政治改革,改革的名称是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在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改革以失败告终。其中的“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公元805年刘禹锡参与变法失败,被贬朗州司马。刘禹锡非但没有沉沦,还以及其自信的口吻写下《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被贬十年后奉召还京,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刘禹锡在作品里把玄都观的千株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暗示新贵声势显赫,满朝趋奉;后面两句则讽刺他们是作者离开朝廷后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发户,表示了极大的鄙视。因为触怒新贵又一次被贬连州刺史,后被任命江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唐宪宗暴死,唐穆宗李恒继位,唐穆宗将父皇唐宪宗的一些亲信和宠臣分别处置杀罚贬斥。原来被贬的一些官员也纷纷升职,长庆元年(821年)冬,任命刘禹锡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夔州在当时比连州条件好,接近上州的地位。长庆四年(824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和州在元和九年(811)就是上州,就在南京边上,所以这是明显的升迁。穆宗时期的很多要员如宰相李程、吏部尚书崔群等都是刘禹锡的好友。从历史来说,刘禹锡是升迁到和州做官,前景光明。

从官职来看,唐朝时刺史是一州最高官,和太守没什么区别。刘禹锡在《金陵五题》的序中就有这么两句: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为历阳守”指的就是做和州(又名历阳)刺史,等同于太守的官职。从官职上来看和州也没人能刁难刘禹锡。从这时刘禹锡给皇帝的上表《和州谢上表》等文献来看,刘禹锡确实也是当时和州的主政官员,因此也不存在被某位知县为难的可能性。

公元824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西塞山怀古》,感叹历史兴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文章图片3

安徽和县陋室公园,作者手机拍摄

另有一说,刘禹锡调任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写下《陋室铭》一文。

刘禹锡在和州的经历,不知道是不是后人编撰的野史传闻。总而言之,留下了著名诗篇《陋室铭》。

公元828年,唐文宗即位,再次召回刘禹锡。刘禹锡又去玄都观,赋诗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意大概:历尽流放的岁月,玄都观的桃花已经谢了,让位给盛开的菜花。原来那些种桃的道士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我刘郎又回来了。熟悉刘禹锡遭遇的人都知道他这首诗的意思,别看当年你们在官场上整我时翻云覆雨,不可一世。随着朝代更迭,你们这些弄臣消失得影子都没有了,而被你们踢出的我,却在历经苦难后,仍然在坚挺地笑傲人生。

这首诗传开以后,新一代弄臣很不爽。结果像上次一样,他们故伎重演,鼓动皇上再次把刘禹锡外放到苏州、汝州、同州去做刺史,当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七年后刘禹锡终老,被追赠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官职。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当时苏州水灾,饥鸿遍野。刘禹锡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对他政绩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文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物德馨”,也喻指陋室之中,乃诗豪刘禹锡是也(自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南方石阶特有的植被景色,四季湿润,苔藓茂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名门之后,家世显赫,早年因好学逆袭,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刘禹锡卸任和县刺史回京(长安)途中(公元826年),在洛阳偶遇白居易,白居易写下《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当然敢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说即便生活条件差点,也是有追求有梦想的人,至少闲情雅趣,日常的爱好不丢。“无丝竹之乱尔,无案牍之劳形”,更不喜欢官场上的应酬,不喜欢公事缠身,所谓无事一身轻。

我在讲座《教育信息化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话题时,讲到《陋室铭》中“丝竹”、“案牍”等词。我帮助老师找到的是“唐朝的乐器”,学生看一眼图片,一辈子不会忘。“案牍”是办公桌、竹简,引申为公文、公务。

文章图片4

网络图片,搜索技巧:“唐朝的乐器”

“南阳诸葛庐”在今河南南阳市,我到河南邓州范仲淹公学讲课时去了卧龙岗诸葛庐,一并游览范仲淹的范公祠。诸葛亮(181-234)在三国时期,比刘禹锡大了591年。范仲淹(989-1052)就是北宋时期了,范仲淹被贬邓州,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岳阳楼记》。

“西蜀子云亭”在四川绵阳,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杨雄,字子云。杨雄是自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刘禹锡时年52岁,敢自比诸葛亮、杨雄,说他们都是自居陋室。处变不惊,荣辱从容。

“孔子云:何陋之有”,你看孔圣人都这么说了,你还有什么疑问?这一句是刘禹锡杜撰,借用孔子之言。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不可能知道后世几百年的诸葛亮、杨雄(公元前53-公元前18年)等人。纵观历史,唐朝时期对孔子追封最多,历数有“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等。刘禹锡拿孔圣人说事,也算是适得其所。

这样的故事给学生讲一遍,再熟悉几遍课文,学生顺着思路梳理下来,基本上也就会背了。理解记忆的好处是能够进入到长期记忆。这样学习的效率就能提高许多。

在梳理本篇备课资料之前,我讲课一般就简单讲讲刘禹锡被贬的经历,他跟柳宗元的关系,我会重点讲到“天中山”、“丝竹”等等具体内容,其它内容一笔带过。今天梳理备课资料,再次发现有许多信息需要重新整理,一些史料信息来自网上,因为各种复制粘贴,也查不到具体出处。前面说过,我不是做文史研究的,因为是讲课,本着实用主义原则,感觉到有用的拿来就用。错漏之处在所难免。

有老师反映说,备课信息这么多,一堂课45分钟怎么能讲得完?我把这么多备课资料、信息梳理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熟悉了解文章背景、作者思想历程,不是让你课堂上都要讲出来。你只要按照某一种设计的思路,理顺一下材料的逻辑关系,简略的讲一讲就可以了。自己加工信息还不会吗?我们去饭店点餐都懂得丰俭由人的道理。怎么轮到备课就认死理了呢?

这个备课真的是大学本科、研究生要掌握的资料。但是我也不是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呀!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学习者,就是做了点教育理论研究罢了,一直还在学习中。很多的文史资料,此前我也没读过许多书,都是网络检索即时阅读来的。重点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思路来检索信息!教育信息化已经实施许多年,教育部的培训也是一轮接一轮。我已经教师培训讲座几百场,我发现许多老师备课查资料的技术技巧还是一片空白。没多少老师真正会“自学”,教会学生“自学”当然也是一句空话。许多教改模式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前提条件不存在,教改模式失败是必然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语文教师不懂文史知识,靠胡乱摆弄学生瞎指挥混日子,这样的语文课堂要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