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伴旅】晚睡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改善睡眠?

 医伴旅 2021-10-27
 撰稿: 医伴旅内容团队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不少人觉得学习、工作占用了白天的时间,只有晚上的时间才属于自己,所以加入了晚睡的行列,不停地追剧、刷社交软件,甚至形成了“报复性熬夜”的坏习惯。那么,晚睡的危害有多大?我们应该如何改善睡眠呢?

 
晚睡有哪些危害?
 
长期晚睡,会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耳聋。熬夜使内脏得不到休息,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熬夜会造成患心脏病的几率升高。有研究表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和每天睡6-9小时的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会增加27%,心梗风险增加20%。
 
很多时候,熬夜伴随着宵夜,半夜吃东西很难消化,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肥胖。由于胃粘膜上皮细胞都是在晚上进行更新,如果吃夜宵,胃就得不到休息,严重影响胃的细胞更新和黏膜修复。
 
长期熬夜会损伤皮肤,造成皮肤黑色素堆积,产生黑眼圈,还会带来皮肤暗沉、粗糙、毛孔粗大、起痘痘、黑头增多、细纹增多等各种皮肤问题,加速皮肤的衰老。

长期熬夜会导致头痛、记忆力下降,熬夜者在夜晚交感神经兴奋,白天就会头昏脑涨、昏昏欲睡、反应迟钝、精力分散、记忆减退。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问题。
 
熬夜会使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浓度会降低,机体抵御病毒、细菌的能力也降低,感冒、过敏等就容易找上门。
 
如何改善睡眠?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入睡眠,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可以使睡眠更深,更不容易被吵醒。
 
在快睡觉的时候将卧室灯光调暗,远离电子产品。研究显示,睡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会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百分之二十二,而褪黑激素的减少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和失眠。睡前避免看电影、看电视剧,因为睡前过度开心、恐惧、悲伤都不利于入睡。
 
听轻柔的音乐有利于睡眠,轻柔、舒缓的音乐节奏会与脑电波频率产生互引作用,从而使心情放松、使心灵平静,从而促进入睡。
 
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研究显示,在纯黑的环境入睡可以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睡眠质量。睡前应该关闭所有灯具,拉紧窗帘,为自己营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睡眠环境。
 
积极调整心情,避免压力过大,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会严重影响睡眠,严重的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应该积极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保证睡眠质量。
 
运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应该每天安排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改善情绪,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资料:

https://weibo.com/3945173264/KEuhdjciZ

https://weibo.com/1666177401/KEugnDHD0

https://weibo.com/2803301701/KEoQX9oC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