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疗法 |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369蓝田书院 2021-10-28
”“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发现,20%~40%的中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且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多见。

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康复及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以及其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风后失语属于中医“不语”“失音”“言语謇涩” 等,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脑络不通、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而致。

现代医家认为,中风后失语病位在脑,相关脏腑有心、肝、脾、肾治以醒脑开窍、启闭开音,兼以补益脑髓

本文选取心俞、百会透颔厌(双)、廉泉等穴位治疗。历代针灸名家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就是重用特定穴,尤其是背俞穴,这也是河南邵氏针灸的特色之处。

但邵氏针灸不拘泥于原有的针法和病种,而是在“五针法”治疗肺系疾病基础上的拓展与发扬。

复加手法行针,如虚搓、提抖手法等乃是借用郑毓琳先生家传手法“金钩钓鱼”法。

该法以虚搓法、小提抖术为关键点,进行穴位泻法操作,对中风后失语效果明显。

临床实践中,考虑部分患者张口困难,治疗时没有直接在金津、玉液这两个经验穴进行双手手法操作。

而是在廉泉从外而内以一穴三透,并单手实施“金钩钓鱼”法,也可达到针刺金津、玉液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片
临床选穴

主穴:心俞 (双)、百会透颔厌(双)、廉泉

配穴: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足三里。

操作手法

心俞:0.30mm×25mm毫针。

左手准确定位,右手持针快速直刺进入,以患者酸胀沉紧为得气。

百会透颔厌:0.30mm×50mm毫针。

左手准确定位百会,右手持针与头皮成15°角快速向颔厌方向刺入直至帽状腱膜下,并行快速捻转针法。

廉泉:0.30mm×75mm毫针。

左手准确定位后,右手持针快速向舌根方向刺入,得气后右手拇、食指行虚搓法将针体向前捻转针柄3次,使针下出现沉紧涩滞感,然后牵拉针柄做轻微提抖6次,使局部产生酸胀感,然后将针提至皮下,以45°角依次斜向金津、玉液,做同样的虚搓、提抖手法6次。最后,将针提至皮下,重新刺入廉泉,继续留针候气。

以上穴位均10min行针1次,连续行针3次后出针。每日针刺1次,每次30~40min,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共治疗2个疗程。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