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中,总有人看起来特别有想法,一招就可以破功

 镭师兄 2021-10-28

大家好,我是倡导“人人如龙”的镭师兄,每天一个观点和话题,今天我们聊一下“独立思考”。

工作中,总有人夸夸其谈,看起来很有思路,一招就可以破功

工作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很有想法的人,每次有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迅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侃侃而谈说上好一会。

而很多小伙伴则被他们的言谈折服了,觉得这些人特别有主见,是个独立思考者。

对于这些特别有看法的人,我有一招来判定他们是否真的经过思考:“这个问题,你来牵头解决一下吧。”

那些“伪独立思考”者瞬间就露出马脚了,整个人就不好了,他会慌慌张张地说道:“这个,这个嘛,我再想想,再想想啊。”

因为他们其实不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只是为了表现而表现,习惯性地脱口而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底气。

只要让他去解决问题,伪独立思考者就露出马脚了

说到这里,有人会抬杠说:“假如这个人就是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个任务,你就不怕他搞砸吗?”

当然不怕,因为我会进一步问他的解决思路和具体计划,如果他确实有能够落地的思路,让他去做又何妨?


什么是“伪独立思考”?

伪独立思考,就是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又一定在“是”与“否”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联想进行拓展,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全新观点,甚至只是自己的猜测。

例如某一天部门的一个同事老李调走了,去了海外的某个部门,各种“伪独立思考”者就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老李这是得罪领导了,被发配去海外了,这个月我看到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估计就是这个事情,这下他惨了。”

“不对,老李儿子在德国,他这次去欧洲办事处,肯定是想就近照顾儿子。”

“你们都错了,老李是看上了海外的补贴高,其实是想多赚点钱,一般来说,去海外的人,不出三年就跳槽,估计他要跳槽了。”

实际上老李是去海外办事处做一年的业务实践,回来后就提升到某个管理岗位上。

只有“是”与“否”,思路太粗陋

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对方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是对的,我们应该…”或者“这个问题是错的,我们应该…”,那么他大概率就是“伪独立思考者”,因为他只会“是”与“否”。

例如有一次在半年度会议上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上半年客户满意度降低了,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客户满意度降低这是合理的,因为去年我们年底为了冲绩效,做了特别多的客户看护,今年上半年没有专人做客户看护了。”

也有人说:“客户满意度降低是不合理的,因为上半年我们的系统维护力度加大了,照理说,他们的满意度应该提升了才对。”

领导见此,就说:“这样吧,A区和B区的客户满意度问题,就你们两个解决一下。”


这两人事后去检查了一下才发现他们的看法都是错的,因为有一个客户对某个业务性能进行投诉,大幅拉低了满意度分数。所以他们聚焦解决这个客户的业务性能问题,满意度就提升上去了。


如何真正做到“独立思考”

我们将“独立思考”的人称为“有脑子”,因为他会真正动脑子思考问题。

实际上,思考和分析的工具非常多,包括:

(1)逻辑分析:归纳出规律、演绎出更多结果,从因果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前后联系。这是一种通用场景的分析方法。

(2)SWOT模型:这是基于内部、外部的环境和竞争条件进行分析,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在市场的竞争分析中用的比较多。

(3)SMART原则:这种方法在制定项目计划时,用得比较多,每个任务的目标要可达成、步骤要具体、结果可以衡量、有时间限制等。

其他的思考工具还包括5W2H、PDCA环、六顶帽子思考法、二八原则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利益,是很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不想思考,而是不清楚如何快速、有效地思考,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我推荐这三种思考方式,实现快速而简单的问题分析,简称“前后利”:

(1)前:向前寻找问题的原因。

(2)后:向后推导可能的后果和趋势。

(3)利:利益相关人是谁,谁获利最大,谁损失最大。

其中“利”这个方法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在很多竞争性的问题中,这个问题就特别重要,从“利”这个角度思考,往往一针见血。

例如有些县城的新楼盘价格明明不便宜,但是卖得很火,入住率却又不高,为什么呢?

有个网友说他家就遇到这种事情,隔壁房子长期没人住,只有在清明前后才有人来,他刚开始没发现什么问题,两年之后才发现对方居然在这个房间供放骨灰盒,把他膈应死了。


为什么好好的房子不住,而是用来放这玩意呢?

从利益角度来分析,你就明白了:大城市墓地价格贵得离谱,价格超过了老家县城的新房子,那么就在老家买个新房子放这个,一方面满足叶落归根的诉求,另一方面坐等房子升值。


很多人会在老家买个房子,有个投资和保值的同时还用来干点别的,于是各种奇葩操作就产生了。


总结

遇到问题立即就有想法和观点人,往往就是伪独立思考者,他们会本能式地对这个问题进行肯定或者否定地做出解释。你可以让他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瞬间就退缩了。

最简答快捷的思考方法是“前后利”:

(1)前:向前分析原因

(2)后:向后分析后果

(3)利:谁获利谁受损。

遇事不决,就用“前后利”一下。

(“人人如龙”,我是聚焦个人优势的镭师兄,请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