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有各种类型的M感受器: M-1:胃壁和自主神经节。 M-2:心脏包括窦房结、心房、心室、房室结;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 M3:平滑肌、腺体、血管内皮。 NM受体:在神经肌肉交界处的突触后膜上,即在运动终板上; NN受体:自主神经节,肾上腺髓质: α1受体: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即血管平滑肌、尿道平滑肌和肠平滑肌。 α2受体:胰岛细胞,血小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血管平滑肌。 β1受体:心脏,肾小球旁,肾小球旁。 β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尿道平滑肌、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肝脏。 β3受体:脂肪组织。 1、M受体,广泛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如瞳孔括约肌、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尿肌收缩,胃肠、胆管、膀胱的括约肌舒张,心活动抑制,消化腺、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主要是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效应。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 2、N受体,分Nl和N2受体。Nl受体分布于神经节突触后膜上,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乙酰胆碱与Nl和N2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导致节后神经元或骨骼肌兴奋。筒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2.肾上腺素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而发挥生理效应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受体,广泛分布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根据其效应不同可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β受体又可分为β1受体和β2受体。 3、α受体,在外周主要分布于小血管平滑肌上,尤以皮肤、肾、胃肠血管最多。儿茶酚胺(以去甲肾上腺素最为敏感)与α受体结合后,主要产生兴奋效应,使扩瞳肌收缩,血管、子宫平滑肌收缩,但使小肠平滑肌舒张。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断剂。 4、β受体,分布广泛。儿茶酚胺与β1受体结合,引起心肌兴奋、脂肪分解代谢增强等兴奋效应;与β2受体结合使冠状血管舒张,骨骼肌血管舒张,支气管、小肠和子宫平滑肌均舒张。心得安是β受体阻断剂。 |
|
来自: 风声之家 > 《新能量医学 土地阴阳 共振场 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