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不仅有文字,还比甲骨文更先进?考古发现重要证据

 百家杂评 2021-10-29

关于夏朝文字,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有人认为夏朝文字比甲骨文落后,属于“初熟文字”,有人认为夏朝文字比商朝文字更为先进,最得力的证据是夏禹书禹王碑(见下图),夏朝文字就是工整、严谨、字形结构合理的夏篆,属于夏朝的官方文字。

后一种观点中,还提出了一些推测,即商族本是黄河下游的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并无文字,商汤灭夏之后没有继承夏朝官方文字,也不重视文字与典策,商朝建立后前三百年频繁迁都造成夏朝文字进一步被荒废,盘庚迁殷之后才大规模使用夏朝的民间俗体字,用这种文字将祭祀的事迹刻在甲骨上,形成了我们熟知的甲骨文。也就是说,商朝取代夏朝是野蛮取代文明,由于商朝不懂也不重视文化,导致夏朝官方文字断层,只有夏朝俗体字被传承了下来。

那么,夏朝文字真的比商朝文字更先进吗?想要真正揭开这一谜团,只有依赖地下文物现身说法。由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夏朝时段的遗址只有零星的文字,比甲骨文还落后,根本谈不上先进,而夏禹书禹王碑真假难辨,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产物,因此没办法通过夏朝时段的遗址证明夏朝文字的先进,但这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因为通过对商文化遗址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先商与商朝的文明程度。

夏朝始于大禹,而大禹是帝舜的臣子,那么帝舜出自什么部落呢?学者闻一多在《天问疏证》中解释“帝降夷羿,革孽夏民”时说:“帝即帝俊,一曰帝喾,又曰帝舜,即东夷人之天帝也。”后来,郭沫若也认为帝舜就是帝喾,也就是帝俊。甲骨文中有“高祖俊”的记载,《史记》中记载帝喾次妃简狄生商朝始祖“契”,《国语》记载“商人帝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也就是说,商族出自帝舜部落,是从帝舜部落分化出来的一支,拥有帝舜部落的文化传承,也绝非什么少数民族。

2005年,在河南濮阳高城遗址再度挖掘时,发现这里存在一座面积高达916万平方米的古城,是一个由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商、西周时代和春秋战国、汉几个时代夯筑层叠压的古城址。如此规模的上古古城,让人不由地想到史书记载的颛顼、帝舜等曾经建都濮阳,比如史载“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帝舜生于姚墟,即东郡(濮阳)也”等,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高城遗址就是曾经的舜都。由此也可见,濮阳的城市名片——“帝舜故里”并非空穴来风(见下图)。

濮阳属于河南东北部地区,而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还发现了不少距今7500年以上的遗址,最典型的是磁山文化遗址,比仰韶文化要早1000年,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后被称为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首,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

在濮阳西水坡,1987年考古发现西水坡遗址,距今6500余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遗址中的神奇墓葬,轰动了海内外,震惊了世界:墓形奇特,布局神秘,龙虎陪葬,斗转星移,留下了很多迄今难以解释的谜团。其中,贝壳组成的龙与虎造型、摆放位置等,非常符合传统文化对青龙、白虎的描述,也推翻了黄帝合符造龙的传说。

总之,从豫北冀南区域来看,这是一块人口众多、古老相传的文明之地,上古黄河下游的地理位置,带给人们肥沃的土地,让无数人在此繁衍生息。到了颛顼、帝舜之后,经过这两位人杰的治理,这里更是文明繁盛。因此,尽管大禹所在的郑州附近有双愧树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等,但豫北地区的文明也不差,甚至在大禹治水时,可以说文明中心是在舜都濮阳。由此也就不难得出一个推论,如果当时大禹部族已有文字,那么帝舜部族应该有更好的文字,至少不会比大禹的差。

根据文献记载,群臣推荐帝舜之子商均继位,但被帝舜以“不肖”为由拒绝,而大禹治水功德无量,由此被万民推举为盟主。但笔者看来,濮阳位于上古黄河下游,而所谓大禹治理的大洪水,极有可能是黄河改道,导致下游数十年一片汪洋,于是帝舜部落损失惨重,大禹部族位于郑州地区,可能损失相对较小,同时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不断积蓄实力,曾经“三过家门而不敢入”,注意其中的“不敢”二字,道尽当时大禹的微妙处境,最终在敌消我长的形势下,大禹部落实力超过帝舜部落,进而取得了盟主之位。

夏朝建立之后,帝舜部落分化出来的商族臣服于夏朝,比如夏朝第六任“夏后杼”时,黄河又一次爆发大水,《竹书记年》与《国语》中记载“帝杼十三年,商侯冥死河(治水而死)”,而商侯冥就是甲骨文中的王季——王亥之父。

因此,在夏朝中前期,商族是一个中小部落,夏朝是文明领导者,说夏朝比商族更文明,基本上是说得通的,但如果夏朝存在官方文字的话,那么商族出于对王权尊重与对夏族的臣服,按理说应该使用夏朝官方文字才对。需要注意的是,帝舜将商族封在商地,也就是今天的商丘,这里距离夏族京畿地区不远,夏商两族已经不存在文明交流的距离障碍,理论上商族应该同步使用夏朝文字。

夏朝中期,商族王亥之后,商族似乎比夏族还要重视文明传承,夏商帝王的起名方式可以给予佐证。

从王亥开始,商族历代族长都采用“日名制”起名,即“X+十天干中某个字”。相传,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每天升起一个太阳,十天一轮回,甲日出生名字上就带“甲”字,庚日出生名字上就带“庚”字。其中,商朝创建者商汤又称天乙,殷墟甲骨文中称他为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他为成唐。下图可见,甲骨文出土之后,学者们整理了商朝世系,确认自王亥开始,商族首领或帝王一律都采取日名制。

根据《史记》记载,夏朝自夏启开始至夏桀结束,一共出现16个帝王: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杼——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古文字专家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指出太康、仲康、少康实际就是大庚、中庚、少庚,加上后期胤甲、孔甲、履癸几位帝王,因此夏朝大概有六位帝王采用日名制起名。也就是说,夏朝起初使用“日名制”,但中间中断了数百年,后来又反反复复,帝王起名方式不规律。

夏商首领起名方式上比较,并不能简单地得出王亥之后商族比夏族更文明的结论,但通过这个现象却可以看到商族似乎有较为完善的传承制度,文明似乎更具连续性,而夏朝的这个现象,反映的可能是夏朝政局不稳,传承制度不够完善,文明传承缺乏连续性,因此大概也可以得出商族重视文字传承,使用的文字或与夏族一样,或不比夏族差。笔者举一个例子,汉朝时汉人都有起名规则,匈奴则相对比较随意,汉匈文明程度高低一目了然。

到了商汤时期,商族实力越来越强,最终在鸣条之战中一举击败夏桀,推翻了夏朝。1983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六公里之处,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600年,有人说这里是商汤灭夏之后建立的第一座商代都城——“西亳”,有人说这是灭夏之前建立的商族都城,但结合史料来看可以肯定偃师商城与商汤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偃师商城内有大型宫殿建筑和军事防御设施,城内的排水设施完备,护城壕、排水沟、大渠一应俱全,街道纵横,王城、府库、兵营、城门排列井然有序,这是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帝都。不过,偃师商城内没有发现文字。

商朝建立之后,商族虽然不断迁徙,却也留下了很多庞大的古城遗址,比如小双桥遗址、郑州商朝遗址,尤其是郑州商朝遗址,面积高达25平方公里,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出土文物数量之多让人震惊,为公元前1509—前1465年。1959年,郭沫若考察之后说“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认为郑州商城可能是仲丁所迁的隞都。与偃师商城略有不同,郑州商城内发现了刻在甲骨上的零星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比如就有“亳”字的初始字形,但数量太过稀少。

从商朝建立之后的这些庞大的城址来看,商族不是什么游牧民族,建城技术也超过夏朝,其文明程度应该超过夏朝,那么如此一个强盛的王朝,会使用比夏朝还要差的文字吗?同时,建城技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与传承,也需要与不同部落之间进行文明交流,而这些技术传承下去都需要文字记载,否则没办法建造如此庞大的古城,因此商朝中前期必然已有相对系统的文字,而不是什么商朝中前期无文字。

有人说,如果商朝中前期已有相对系统的文字,为何偃师商朝与郑州商城等遗址中没有发现,而在盘庚迁殷之后的安阳殷墟中才发现甲骨文?其实很简单,考古不是万能的,有些可能还未发现,有些可能是文字载体腐朽的原因,甲骨文中的“策”字字形就是竹简编成书的形状,另外商朝早已有了毛笔,书字字形反映的就是手握毛笔的形状,因此商朝日常文本可能采用了其他载体,沧海桑田它们都腐朽了,所以今天才看不到。夏朝的文字载体可能也是这样,导致如今找不到夏朝的文字。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的文字,按照文字演化逻辑,甲骨文之前必然还存在一种“初熟文字”,以甲骨文演化到秦汉规范字用了1000多年计算,“初熟文字”存在时间应该与之大约相等,也即涵盖了夏朝时段,因此夏朝时期必然已有文字,只是夏朝文字会不会比甲骨文更先进呢?综上可见,夏朝文字不太可能比商朝文字先进,以考古出土的夏商遗址来看,最符合逻辑的情况应该是甲骨文比夏朝文字先进,这也符合文字演化的逻辑。当然,现实生活有时候比戏剧还要荒诞,或许夏朝文字就是蛮不讲理的比商朝文字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