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外侧壁厚度的争议(一) | 文献观点

 郁闷医生 2021-10-29
各位读者,大家好!
外侧壁骨折,是导致手术失败或延误康复、功能效果不佳的最直接因素。目前已将术前影像上的外侧壁完整性,作为骨折分型、手术方案选择、判断术后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完整的描述股骨近端外侧壁,包括许多参数。其中,基于急诊X线平片测量提出的外侧壁厚度,是最简便快捷的评估指标。
2020年张世民教授团队的硕士研究生卫禛,曾对外侧壁厚度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做过总结分析。【髋款而行】将这篇综述,配图发布出来,以觞读者。
今天是文献的第一篇,概述及外侧壁厚度概念的提出。

图片


正文

图片股骨近端外侧壁(lateral wall),也称转子外侧壁,由以色列骨科医生Gotfried[1]于2004年正式提出,是指向头颈骨块打入内植物的股骨近端外侧皮质。

外侧壁对头颈骨块具有天然的支撑作用,同时,这一区域在内固定手术中,需要进行打入导针、皮质扩孔、安装头颈钉等操作,容易发生医源性损伤。而围术期发生外侧壁骨折,是导致手术失败或延误康复、功能效果不佳的最直接因素[2]

因此,目前已将术前影像上的外侧壁完整性,作为骨折分型、手术方案选择、判断术后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3]

外侧壁与尖顶距、皮质支撑复位,被誉为近20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三大进展[4]。完整的描述股骨近端外侧壁,包括许多参数,如:高度、宽度、厚度、面积、冠状面骨折线、生物力学强度、软组织外侧壁等[5-7]

其中,2013年台湾地区Hsu(许承恩)基于急诊x线平片测量提出的外侧壁厚度(femoral lateral wall thickness),是最简便快捷的评估指标。

图片



外侧壁厚度概念的提出


自Gotfried提出外侧壁这一外科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发现,如果围术期发生外侧壁破裂(主要指其高度),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风险很高(主要指使用「动力髋螺钉」,DHS)。但缺乏用于术前判断这一风险大小的客观指标。

  • 外侧壁厚度指标

2013年,台湾地区Hsu(许承恩)等[8]首次提出外侧壁厚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在急诊正位X片上,于大转子无名结节以远3cm,沿头颈骨块135°角方向,测量从股骨干外侧至骨折线前侧皮质与后侧皮质距离的平均值,称为「外侧壁厚度」(thickness),以此作为评估外侧壁是否有效(competent)的指标,用于判断DHS内固定围术期外侧壁破裂的风险。

当该厚度<20.5mm时为无效失能型(incompetent),术中术后外侧壁容易破裂骨折,手术失败的风险显著增加。

图片

Hsu(许承恩)的外侧壁厚度

文献来源:Hsu CE, Shih CM, Wang CC, Huang KC. Lateral femoral wall thickness. A reliable predictor of post-operative lateral wall fracture i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Bone Joint J. 2013 Aug;95-B(8):1134-8.

  • 判断指标的验证

Hsu等报导采用DHS治疗20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上述方法测量的外侧壁厚度平均为25.2 mm (范围8.2~49.9)。

围术期有42例发生了外侧壁骨折(20.2%)。这42例术前测量的外侧壁厚度平均为18.4±5.54mm,而166例未发生外侧壁骨折的术前测量厚度平均为27.0±7.35mm,二者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

在A1型的97例中,术前测量外侧壁厚度平均为29.8±6.63mm,在A2型的111例中外侧壁厚度平均为21.2±6.43mm, 结果围术期A1型发生外侧壁骨折3例(3.2%),A2型发生外侧壁骨折39例(35.1%),二者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别。

而在42例围术期外侧壁破裂的患者中,有19例(45.2%,均为A2型)最终治疗失败。即围术期发生外侧壁骨折,约有一半的患者将发生内固定失效。

可见,急诊测量外侧壁厚度这一指标,对判断围术期是否发生外侧壁破裂,以及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很有指导价值。

  • 外侧壁厚度与大转子挡板保护

2015年,Hsu等[9]报导股骨转子间骨折252例,其中单独采用DHS的205例,联合采用DHS TSP(大转子稳定板)的47例。

在205例A2型骨折中,外侧壁厚度平均为21.4±6.22mm(范围8.2~39.6),其中术后发生外侧壁骨折者的厚度平均为18.3±4.77mm (范围8.2–35.6),未发生骨折者的外侧壁厚度平均为23.0±6.29mm (范围11.2~39.6),二者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

作者经统计学计算,设定外侧壁厚度的阈值剪切点为22.4mm。

在外侧壁厚度<22.4mm的171例A2型骨折中,发生围术期外侧壁破裂60例 (占35.1%),需要再次手术的26例,占外侧壁骨折中的43.3%,占所有A2型骨折的15%。这26例再手术的患者中,单独采用DHS的25例(在125例中占20%),联合采用DHS TSP的1例(在46例中占2.2%),两组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03)。

作者认为,加用大转子稳定板,能显著减少外侧壁破裂导致的内固定失败和再手术率。

图片
大转子挡板保护外侧壁

文献来源:Hsu CE, Chiu YC, Tsai SH, Lin TC, Lee MH, Huang KC. Trochanter stabilising plate improves treatment outcomes in AO/OTA 31-A2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critical thin femoral lateral walls. Injury.2015 Jun;46(6):1047-53.

  • 新的外侧壁厚度指标

—— 2016年

印度Sharma等[10]等提出,由于无名结节难以定位,建议以股外侧肌嵴作为测量标志点,其下方2cm即为股骨头颈135°方向的中轴线。

作者采用CT和3D图像测量,经病例分析和计算,提出以大转子高度1.68cm和前壁厚度2.1cm作为DHS内固定围术期外侧壁破裂的分界指标。

—— 2018年

印度Pradeep等[11]提出,术前外侧壁厚度的阈值剪切点(cut-off threshold)为21mm,当<21mm时,如使用DHS固定,围术期外侧壁破裂的风险很高。

该外侧壁厚度指标,被AO/OTA学会的采纳,用于2018版骨折分类系统,外侧壁无效失能(incompetent)是A2型骨折的最主要特征[12]图片

图片

外侧壁厚度的概念,被AO/OTA学会采纳,用于2018版骨折分类系统

参考文献(略)

— 待续 


原文出处:

[1] 卫禛,张凯,张世民. 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0,38(6): 739-742.
[2] 卫禛,熊文峰,张世民. 转子间骨折中股骨干近侧断面环周皮质的CT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0,38(6): 639-645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