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辣不欢、热爱高脂、饭前拍照,究竟为哪般?| 那些关于“吃”的心理学

 新用户3445WI0P 2021-10-29


“吃”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面对美食的时候,你是否也进行过一些思考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食物中包含的心理学。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吃四川火锅吃得满头大汗,不停喘气,但是却觉得十分爽快,不想放下筷子?这种又痛又爽的感觉为什么让我们如此喜爱?

人类是厌恶痛觉的,而“辣”正是一种痛觉。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辣的食物呢?这就涉及心理上的一个概念:良性自虐。

在大脑中,感知愉悦和厌恶的脑区有部分重叠,因此接受刺激时就会释放令人快乐的化学物质。在吃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痛苦,然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种痛苦不会真的伤害我们,以此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科学家发现,人们对上一顿饭的记忆会影响我们下一顿饭的食欲。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上一顿吃了很多,下一顿就会吃得更少,也不容易产生饥饿感。因此,当我们用大碗吃饭时,大脑就会记住“大碗”,并认定我们吃了很多东西——然后欺骗胃部让我们下一顿少吃点。

但是,另一个实验表明,使用大盘子吃饭的人,盛的食物也会更多,因此为了把盘子里的食物尽量吃干净,我们也会吃得更多。同样,喝饮料使用矮胖的杯子,就会多喝很多饮料。


大盘子还是小盘子?大碗还是小碗?取食物的时候,要用小盘子、小碗,少取一点食物;吃东西的时候,要把食物倒在大盘子里吃,让大脑记住“大碗。”

此外,吃饭前要花点时间认真观察一下食物的分量,这会有助于大脑记住我们“吃了多少”,避免下一餐进食过量。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

为什么我们遇到不顺心就想大吃一顿?因为咀嚼行为可以抑制大脑的紧张情绪,并增强大脑的α脑波,使我们更加放松,并更好地完成任务。

大吃大喝虽好,却可能导致胃部不适,也会导致钱包空空。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嚼口香糖来代替大吃大喝。可以让我们尽情咀嚼的口香糖能帮助我们放松自己,调节情绪。


如何克服美食诱惑,让自己吃得逐渐健康?

首先,要把健康的食物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把垃圾食品放得越隐蔽、越不可见越好(例如冰箱夹缝里)。鉴于我们的大脑倾向于选择第一眼看见的食物,就可以利用这个效应使我们多拿健康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杜绝垃圾食品。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碳水”对我们的诱惑力是致命的,会使大脑主管“奖励”的部分异常兴奋,激烈活动,并分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从而让我们在享受垃圾食品的过程中越来越上瘾。

想吃得健康点,就要先战胜自己的大脑,让垃圾食品在家里绝迹。


很多人在心情低落时会去吃甜品,装饰可爱、五颜六色的糖果盒蛋糕似乎能缓解我们的心情。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讲,甜品本身并不能起到去除抑郁情绪的作用,甚至可能让人“越吃越难过”。

研究表明,南瓜子才是隐藏的“快乐之王”。瓜类的种子能帮助我们排解消极情绪,而南瓜子荣登榜首。其他有助于改善心情的食物还有奇亚籽、鲑鱼、大米、藜麦、鹰嘴豆、椰子、芦笋、菠菜,以及豆类。


在一个夏天的夜里,你出门夜跑,路过了一条小吃街,于是开始了逛吃逛吃。……两小时过后,你吃得满嘴流油回了家,猛然发现:咦?为什么我坚持跑步还重了十斤?

小吃街只是一个玩笑,但是科学家确实发现走路吃东西会使人变胖。科学家调查了一些散步时吃东西、看电影吃东西、打电话时吃东西的女性,并发现,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的人会吃掉最多的零食,巧克力摄入量更是最少组的5倍。

为什么走路吃东西吃得更多?一方面,走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大脑无法判断我们究竟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大脑会把“走路”视为一种运动,然后用“吃零食”来奖励自己。


一系列研究表明,吃食物前拍照可以使食物尝起来更美味——尤其是垃圾食品。先拍照、再吃东西的人相比直接吃东西的人,会觉得食物更美味,也更喜欢拍过照的食物。

在拍照时,食物会更美味,是因为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关注食物的“色香味”。此外,拍照作为一种分享行为,能提升我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也就觉得食物格外好吃。
 


这些“小食物”中包含的“大道理”,你学会了吗?


作者 周鑫畅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