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吗

 岐黄之舟 2021-10-30

风邪

风邪是外界致病因素中的一种,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多伤于人体上部;发热时有汗出恶风,经常伴有动的征象,如震颤、抽搐和痉挛等。

1、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因而,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

2、风为阳邪

其性开泄。因其轻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因而,鼻塞流涕,咽痒咳嗽。

3、善行数变

因其善行,风邪致病常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换无常,

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症。因其数变,故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如“中风卒倒”和某些急性热病,往往都兼挟风邪,并有起病急、变化多端的特点。

4、风性主动

因其动摇不定,风邪致病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多属热极生风。如果风阳上扰或血虚而筋脉失养,则表现为眩晕、卒倒、半身不遂,等等,例如“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症,就属于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

寒邪

寒是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有内寒与外寒的区别。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好下:

一、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因而,具有恶寒、发热、无汗的特点。如果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如果脾肺受寒,则宣降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气短、痰涎清稀或有水肫等症;如果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症。

二、凝滯主痛

由于寒凝气血,“不通则痛”。如果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或冷厥不仁;直中入里,气机阻滞,则表现为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三、收引拘急

如果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从致拘挛抽痛,屈伸不利。如果寒侵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因而,发热恶寒无汗,头身拘紧而痛,血脉亦收引而见紧脉。

寒邪是冬季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冬季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防止寒邪的侵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