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单元 第4课《扬州慢》《望海潮》实录(二)课件请加底部微信索取

 崔无容 2021-10-31

《扬州慢》《望海潮》实录(二)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望海潮》和《扬州慢》一喜一悲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通过品读意象,分析其特点和组合方式,领略了杭州城山水秀美、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之景,感受了柳永对此的惊叹、赞美、喜爱以及对仕途的向往。

这节课我们重点品读《扬州慢》,依然通过分析景语来读懂姜夔面对扬州城时的悲情,这是何种悲情?我们发现扬州除了词作本身,还有序,序往往对词有提示和补充的作用。我们一起先来读一读《扬州慢》的序:

图片

这则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和写作的缘由,以及他人的评论。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这一天,此人经过扬州城,看到扬州城萧条衰败的景色,不禁悲从中来,对扬州城今昔的变化感慨万千,所以就自己谱曲写下了这首词。他的知音千岩老人萧德藻认为此词表达了“黍离之悲”,这则序并非写于同一时期,据考证,姜夔萧德藻在1186年才结识,因此最后一句评论是十多年后补加的。姜夔在十多年后特意增加这句话,足见他对这句评论的认同。姜夔借《扬州慢》想要抒发的是“黍离之悲”,这节课就来思考:姜夔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黍离之悲”?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理解何为“黍离之悲”。结合注释时可以知道,《黍离》是《诗经·王风》中一首诗。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第一章。

图片

关于《黍离》的主旨,《毛诗序》认为这是西周大夫至西周故都镐京,即所谓东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繁盛荣华,只有麦苗肆意生长。此情此景,令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山,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忧伤。

图片

所以“黍离之悲”就包含了故国残破的悲痛、昔盛今衰的感伤。那么,词人是如何通过景语来抒发“黍离之悲”的?请同学们与我一同朗读作品,结合小序和书下注释,借助表格梳理。

图片

词中描绘了两幅清晰不同的扬州城景。“解鞍少驻初程”,“初程”告诉我们,这是词人初次到扬州。因此这两幅图景,一为实,是当日词人亲眼所见的扬州,一为虚,是词人想象而来。词人想象了何人眼中昔日的扬州?我们看到换头处“杜郎俊赏”,可见词人所想象的是杜牧昔日所见晚唐时期的扬州。

图片

今日的扬州与昔日的扬州有何不同?为何会引发作者的“黍离之悲”?我们先来看今日词人亲眼所见的扬州:“荠麦青青”:“青青”是茂盛的样子。“荠麦”有人认为是指荠菜和麦子,也有人认为是野麦。我们采用后一说。“荠麦青青”即野麦生长十分茂盛。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吗?不是,为什么?结合前一句“过春风十里”就能够明白了,曾经繁华的扬州十里长街再也看不到了,放眼望去全都是茂盛的野麦,这就暗示了扬州城昔日繁华早已逝去,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气活动了。这是以草木之繁盛反衬人世之悲凉。在“荠麦青青”之前,又加了一个“尽”字,既有节奏上的停顿,也带来情感上的增强,凸显出今日扬州之荒凉,词人内心之沉痛。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拟人移情于物,“犹”暗示这样的情况持续已久,写无知无情的池苑乔木仍在厌恶战争,那么南宋百姓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就可想而知了。正如《世说新语》所言:“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厌”不仅是对金兵大举南侵的厌恶痛恨,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居江南妥协投降的质疑。“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是说渐近黄昏的时候,凄清的号角所吹奏出的使人感到阵阵寒意的声响,回荡在这座荒凉的空城之上。“渐黄昏”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词人已在破败荒凉的扬州街头徘徊彷徨了很长时间。黄昏时分本就极易引人伤感,而黄昏时分又偏偏听到凄清的树边号角之声,无疑更使人感到悲伤。这里的“寒”,不仅指冬日黄昏时天气的寒凉,更是指此刻置身于空城中的词人内心的悲凉之感。这里的“空”不仅是与脉轻轻废池乔木相照应,体现出今日扬州城的萧条衰败,还写出了词人面对此情此景时的呼气悲凉,无所依托。“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仍在”,但早已不是昔日杜目所见的繁华。此时此刻,只有寒水的波心孤寂的摇荡着一片冷月。月本就清冷无声,此处强调“冷月无声”正暗示曾经的月是柔美有温度的月夜,曾经的月夜是有声的。另外,此人以“波心荡”的动映衬出冷月无声的静,将冷月之景映入水中,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低首沉吟的词人形象,也更能体会到他此刻的孤寂悲伤。结合上面四处今日扬州之景的分析,我们明确今日的扬州是一座空城,萧条衰败,此人面对此情此景悲痛万分。
那么,昔日杜牧所见的扬州城是怎样的?此人并未直接描写,而是化用杜牧的诗句来呈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词人想象中的扬州是一座名都。“竹西佳处”化用了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首诗是写扬州禅智寺的宁静,“歌吹”二字,描述出扬州的歌舞,关于与禅智寺形成对比,诗中虽然也表达了清幽避世的意思,但似乎更惊奇于禅静和俗性的并存共在,而在这纠缠纵情的两可之间,对于士大夫来说,恰意味着超然世事之外的写意和自由,可见杜牧眼中的扬州歌舞升平,繁华惬意。“春风十里”和“豆蔻辞工”化用了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扬州城十里长街,舞榭歌台,花动珠帘的盛况。这是怎样的热闹与繁华。美景之中还有美人豆蔻,指的是一个13岁多一点的歌女,姿态优美,如枝头初绽的花蕊,娇嫩且羞涩,美人美景,风流惬意。这就是杜牧能写出“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样的诗句。“青楼梦好”好,鉴于杜牧的《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多年以后杜牧对扬州生活的回忆。杜牧于唐文宗太和七年,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儒的邀请,到扬州做过牛僧孺的幕僚。在扬州期间,他常四处游览,征歌逐舞,与歌妓美女风流缱绻。刚才的《赠别》就是他离开扬州时送给他最喜爱歌女的情诗。杜牧眼里的扬州是温暖的,处处是风月繁华。所谓二十四桥仍在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同样是离开扬州后的回忆,表达了一个漂泊者对扬州的眷恋,为何眷恋,因为扬州的夜是那么繁华,那么温柔,明月朗照,美人吹箫,风光旖旎,怎能不让人眷恋?
“黍离之悲”从何而来,正是在清晰对比中来的。曾经杜牧所见的扬州是那么繁华、风雅、浪漫,诗人对他赞美眷恋。今日姜夔所见的扬州是多么荒凉衰败,词人对此感伤愤慨。对姜夔而言,杜牧诗中的扬州已经成为一场梦;对杜牧而言,姜夔眼中的扬州简直难以料想。
我们再回看词作第一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他路过扬州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时,带着最曾经晚唐繁华扬州的印象而来,抱着欣喜和期待而来的。然后“尽荠麦青青”,一个“尽”字,就将扬州昔日的繁华一笔扫倒,荒凉衰败尽现,“黍离之悲”也就随之而来。然而我们又发现,姜夔对于今夕扬州之景的呈现,并不是上阕集中写今日扬州,下阕集中写昔日至扬州,而是化用杜牧的诗句,巧妙的将不同时期的两座扬州城交织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此人这样的写法类似于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将两个时代扬州不同的景物组接到一起,繁华和衰败,名都和空城,美好和残破不断,在读者的心目上做双重投影,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是昔日的扬州,“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是眼前的扬州;“青楼梦好”“玉人吹箫”是昔日的扬州,“波心荡,冷月无声”是眼前的扬州;人人都佩戴芍药,是昔日的扬州,花开无主是今日的扬州。虚实的交替,触目惊心的对比,词人借此一方面将“黍离之悲”昔盛今衰,故国残破的悲痛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另一方面,立于空城回忆往日名都,不由让人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巨大的灾难?除了金兵南下,还有其他原因吗?这就给作品带来了余味。这是姜夔自己“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诗歌审美艺术的践行。

图片

好,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这节课的主问题了:姜夔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黍离之悲”的?词人聚焦于扬州城今昔盛衰的对比,一方面通过选取典型意象,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各方面写出金兵劫后今日扬州的荒凉、衰败、孤寂;一方面巧妙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呈现昔日扬州的繁华、风雅、浪漫,今昔之景交替出现,增强了视觉的冲击,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作品的余味,含蓄委婉的表达出姜夔面对此情此景的悲痛,对战争的厌恶。
欣赏宋词,借助想象,置身词性,抓住意象,把握其特征,揣摩意境依然是关键。如果作品有小序,可以借助小序来解读作品,往往会提供写作背景、主旨等相关内容,是对词的提示与补充。要注意情感与所用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对比手法对情感的强化作用,体会化用前人诗句对意境的拓展,对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增强。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回溯诗歌发展的脉络,比较不同题材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意象、意境、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为自己留一份闲暇,感受诗意之美。
最后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