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羚羊角

 九龙池dn5pzqmi 2021-10-31
文章图片1

一、 典籍摘要

1.《 神农本草经》:“味咸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

2.《名医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3.《本草便读》:“ 咸寒解毒,治厥阴之风痉.功专明目,辟恶除邪。”

4.《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5.《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6.《本草崇原》:“气味咸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常不魇寐。”

7.《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8.《本草撮要》:“味咸,入足厥阴经。功专散风清热,得钩藤息肝风;得生熟地茵陈芩枳枇杷石斛甘草二冬桂苓名甘露饮,治胃中湿热。”

9.《本草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10.《本草分经》:“苦咸寒,属木入肝肺心,清肝祛风,泻邪热,散血下气解毒。”

文章图片2

11.《本草害利》:“苦咸,泻心肝肺邪热,下气降火,解毒散血,祛风舒筋。故能明目去障,治惊痫搐搦,亦治狂越僻谬梦魇,伤寒,伏热,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散瘀血而疗痘疮,解诸毒也。”

12.《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13.《本草经集注》:“治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郁,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14.《本草新编》:“羚羊角,味咸、苦,气寒,无毒。专走肝经。解伤寒寒热在肌肤,散温风注毒伏于骨内,安心气,除魇寐惊梦狂越,辟邪气,祛恶鬼。小儿惊痫,产妇败血,皆能治之。”

15.《本草易读》:“咸,寒,无毒。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阴。清心泻肝,明目去障,去风舒筋,退热解邪。治疗狂越僻谬,梦魔惊骇。去恶血而益气,止血痢而降火,除烦满而治噎,消肿毒而明目。”

16.《药性切用》:“味苦酸寒,入足厥阴而兼入手太阴,少阴;清肝泄热,去翳舒筋,为惊狂、抽搐专药。”

17.《玉楸药解》:“味苦、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羚羊角清散肝火,治心神惊悸,筋脉挛缩,去翳明目,破瘀行血,消瘰疬毒肿,山水瘴疠。平肝,治胀满,除腹胁疼痛。”

文章图片3

18.《顾松园医镜》:“治筋脉挛急,历节掣痛,散产后恶血冲心烦闷。癫痫狂乱均收,惊邪梦魇皆宜。定疝痛而消瘰 ,辟邪恶而解诸毒。治目昏而退翳,壮筋骨而起阴,能除时疾瘴气寒热,可医热闷血痢噎塞。独入厥阴,清热平肝,定风舒筋,安魂散血下气辟邪解毒之要药。”

19.《医学入门》:“羚羊角味苦咸寒,主伤寒热清肺肝,痛风毒痢皆能止,又消食噎辟邪干。”

20.《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肝经。主伤寒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邪气不详,惊梦狂越,心神不宁,小儿卒热惊搐,产妇败血冲心,清心解毒,明目益气。烧灰又主食噎不通。”

21.《中药大辞典》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

22.《中华本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2.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并能增强动物耐缺氧能力,有抗惊厥、解热、降压作用。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