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太阳经”

 风声之家 2021-10-31
原创 徐远怀 星光片羽 2021-10-30

作者:徐远怀

文章字数:210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自从在林佳明老师那里,学了“胡冯伤寒六经辨证”后,今天,第一次对外讲“胡冯六经辨证体系”,中途没有休息,足足讲了两个小时,就只讲完太阳经,口虽渴、喉虽疼,但践行“做一代经方传人”这句话。让更多人了解经方的魅力!

内容很多,因为是现场讲解,没有准备讲义,只是现在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手也敲疼了,只把主要思想写出来,少了十个病的讲解。

传承不易,发言中医不易,请多多支持!

胡希恕伤寒六经辨证体系,很合适基层医生运用,易学好懂易运用。

图片

首先要知道,胡老是以“六经——八纲——方正”来解读伤寒,他认为这是经方独特的辩证体系,经方不是用脏腑辩证,不是用内经中的经络辩证,也不是五运六气,而是八纲辨证,经方有自己独特的辩证体系。

怎么来理解“六经——八纲——方证”?

图片

凡病,离不开病位、病性。六经讲的就是病位,八纲来定病性,那究竟怎么治,就要落实到方证对应,方证对应是辩证的尖端,是运用经方水平的表现。

凡人得病,有两种情况。人不得病时是阴平阳秘,得病后就不再是阴平阳秘,阴不平、阳不秘,但是人不是坐等被病所害,我们人体的良能是要抗病!正邪斗争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就是太过与不及,太过就是“阳性”表现——即兴奋的、发扬的、热的,另一个不及就是“阴性”的表现——即抑制的、沉衰的、寒的。年轻、体壮的人正气足就多是阳性的病,老人、体弱多病的人本来正气虚就容易得阴性的病。

那么要有一个观念,《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厥阴等这不是内经中的六经,虽同名而不同义!伤寒的六经讲的是六种病症。

六经就是三个病位的不同病性反映,先的病位。

凡人都有三个部位与邪气斗争!即表、里、半表半里。

表就是人的外壳,皮肤、腠理、筋肉,里就是胃肠消化道,除了表与里就是半表半里——就是人的胸腔腹腔——且这里涉及脏腑众多,最难区分。

正气足时抗邪在表,凭借发汗的机能排邪出去,以达到恢复健康,正气不足病位就退居第二防线,人体各脏腑发挥自己的作用要歼灭或是赶走病邪,在半表半里就有可能传阴传阳,或是传里,所以中枢是也。

人还有另一种排邪情况,就是在里,然后使邪通过二便排出。

那么讲回六经,证反映在表,是阳性反映就是表阳就是太阳,是阴的就是少阴,疾病体现在里就是阳明、太阴,半表半里就是少阳厥阴,所以《伤寒论》的六经是一一对应的,不是《内经》中的经络也不是脏腑,这里六经就是六种证。

什么是太阳病?太阳病就是症状反映在表的阳性病,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遇到这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不是个别的病,任何病都有得太阳病的可能,不管是肺炎、肝炎、冠心病、肠胃炎等等,只要出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就是得了太阳病,即使病灶在里,只要外证有这三大证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就是人体调动津液到体表,想通过出汗的方式排邪!

太阳病有两种情况,条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都是有发热恶寒,汗出的是中风——用桂枝汤,无汗的是伤寒——麻黄汤。

多说一句,中风、伤寒不是病因造成,不要说中风就是风伤于卫,伤寒是寒伤于营,不是这样的。

中风,就是人体出现发热汗出,汗一出他怕风,是这个外像表现,所以看起来就是中风,他不是病因。

伤寒,就是出不来汗,津液郁在体表排不出去,所以热重,体内体外寒热差距大,所以他怕寒厉害,古人看在这个外像就认为是伤寒。

古代是没现在这么多科技可来检测,容易把外像当做本质,但是治疗疾病的经验是正确的,治疗的规律是正确,我们找到疾病的治疗规律,这是西医目前还做不到的。

此外记住,得病不是症状一成不变的,正邪斗争是变化发展的,不是说现在是太阳病过了一周就还是太阳病——这不一定,可以是太阳病可以是其他病,所以“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条文4、5就奠定读伤寒的基调——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

还要鉴别不是太阳病的,比如温病、风温,形似伤寒实是温病。

太阳病是表阳证对应的就是表阴证,即“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所以知道证在表时要知道哪个是阳哪是阴。

现在就慢慢进入如何运用太阳病的知识来治病(具体病例省略)。

病人来了看病,首先明白病位,“发热恶寒,脉浮”,一看病位在表,是阳性的反映,那是太阳病!是太阳病的什么情况?这就进一步问病人,“出不出汗?”,如果出汗就选桂枝汤,不出汗就是麻黄汤。

辨别病位病性,比较容易,难在方证对应,就是疾病的对应方药,就是要如何落实治疗。一看是太阳病,那开什么方?出汗用桂枝汤,但是“项背强几几”有葛根证——得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葛根,方证对应就是辨证施治的尖端,单纯知道桂枝汤、麻黄汤是不够的。

伤寒论总共398条文、112方,而太阳病篇就有178条文,74方,所以要自己去专研各个证的对应方!一文难以道进!

太阳病就是要出汗排邪,就禁止吐、下,发汗还需得法,温针强迫发汗就更不得!

如何发汗,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等条文中有见过,此文不提。

发汗不得法,疾病就会变成坏病,可能是“汗出,遂漏不止”得用到桂枝加附子汤——发汗不得法传入太阴,可能“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发汗不得法传入阳明。

这又体现疾病是变化的,可以传里,传阴,一变方证就变。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