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西古城

 淮阴语文 2021-11-01

海西古城

王培柳

       在外奔波多年,适这个秋天里回到家乡,不仅天气凉爽宜人,我整个人就象一条河沟里的鱼,一下子被放归了大海,瞬间连灵魂亦是自由自在的。因此这个假期,我决定在乡里城中多走走。虽然我所在的县城很小,我对这里却并不熟悉多少。假若有人问我,我肯定答不全县域内有哪些风景名胜,或有哪些历史遗迹。

  柴米河蜿蜒曲折,水流清澈,倒映蓝天白云,倒映两岸的树木和格子稻田……大概因没甚工业,呼吸似乎更通畅,更清新。仰脸看看天,天湛蓝,湛蓝之下,白云苍狗。我沿着河堤上的路,轻松的慢跑着,踩着地上的落叶,那声音轻脆悦耳。偶尔吹过一阵风,路边的杨树上还会飘落几片枯叶。

海水之西,灌河之南,有小城曰海西古城(灌南)。城中有一处公园,曰:海西公园。而说起这公园,我进去看过,园内有将军阁和将军塑像。对于海西,你可能知道海西侯。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载,汉武帝 太初四年(前101)曾在 海州之南百二十里,置海西侯国,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封地。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可是他这个小舅子至死也没到这块封地上一步。



     若论在汉武大帝统治时期,李广利掌握一国军权的时间也达十数年。李大将军还三征匈奴,史实凿凿,至此建海西公园,立将军阁,无可厚非。

  不过细读历史,我便惊出一身冷汗。李广利的确数年征战匈奴,屡战屡败。胜败对将军而言,兵无常数,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其最后兵败投降,遭除功灭族,还能在一座小城中心获立祠立像,这是否值得商榷呢?史载此人打仗无谋,为官却阴狠奸诈,为人结党营私。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曾陷害太子,忌贤妒能。即便在打仗时,还排斥异己。如此一个平庸无能的将军,又能为国思虑多少?在战场上,不仅不联手对付敌人,居然见危不救,当全军覆没之时,堂堂一国大将军竟然立即投降。

  这段史实,已盖棺定论了,海西已与李广利无关了,多年以后居然立祠建阁,是史盲还是三观不正?

  史载脚下这块地,在汉以前,多半在海水里。汉武帝用“海西”这一封号,大概此地海水才退去不久,李广利这个海西侯不仅没到过这里,也许在他的人生里,就一个封号而已。若谈论历史,在海西公园里,最应立的雕像是汉武大帝,提到“海西”,岂不是更能让人联想历史,回望历史?

  确实,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是需要历史长河里的各类名人与典故来滋养。再说海西缺名人吗?真不缺——《三国志·徐宣传》记载的社稷之臣徐宣,更受曹魏三辈所敬,能是平庸之辈?还有《魏书》记载能打仗且忠心为国的徐孟玉。如果公园塑汉武帝大帝和这些人,会有多少人景仰?清官吴朝栋为什么不能在公园里有半身像?嵇孝堂老先生拒作汉奸,难道不如李广利降敌?朱聚伍、汤锐、孙存楼、惠浴宇……为什么不在公园里立塑像?这里随便列一人,都不比李广利差。然而,诺大的公园里仅李广利一人,难道海西是李广利的海西?实际上李广利算不算海西的一粒沙石,都值得商榷。

  在这座小城里,待上几天,还会发现一个现象,即多处与《西游记》扯上关系。推古镇老街,用美猴王像代言,建二郎神庙作景点,诸如此类,多处可见。可要说起《西游记》的故事真实性,或许国人都知道它内容的真实性还不如那堆“烂石头”呢。

  数年前,在白头关旧址,出土了一文物。有一块墓志铭让这座曾经是元代著名盐场的小城多了些文化脉络。这块墓志铭文的手笔出自《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证实了吴承恩的祖居地就在这座小城的白头关。

  新安镇古称“悦来集”,自盐场兴起,茶商便远道而来。徽州新安江一带的程鹏等众茶商来此经营,日久便扎根于此。由于思乡之故,改悦来集为“新安”。因此,在海西的发展史上,我们确实该给新安镇创始人程鹏用浓墨写下一笔。

  在灌河、盐河、李集河及南北六塘河的交汇处,俗称“五龙口”,有一二郎神庙。《西游记》记二郎神与孙大圣大战就在灌江口,而此处正是灌江口。在此立庙立祠,似乎也说得过去,给海西添了一处算是有故事的景点。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目的,一定是他对时事有看法,但是他的故事皆神化了。如今用神话故事,推古镇旅游,谁又觉得小城“古”呢?

  地方经济的发展,推文化旅游是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选择。海西公园立汉武大帝,悦来集古街口立茶商程鹏,在白头关立小说家吴承恩……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更能让游客感受有这个地方的深厚文化底蕴。汤曙红、孙存楼等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张旗鼓宣传我们这个城市的英雄?

      云天之下,一条盐河水穿城而过。我立在人民桥上,极目远眺一会,又低头沉思了一会,因为这盐河水该有多少历史啊?吴承恩迁居河下古镇,一定就是溯盐河而上,惠美琬兄弟也许是顺盐河而下去东海求学……历史上还有多少海西走出去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儿女们,如今的海西人还记得他们吗?其实,有他们的海西才是有文化底蕴的海西。

  海水浇灌过的土地,必然有海的粗犷与大气。粗犷不能粗鲁地用李广利代替汉武帝,大气不能大意地用孙大圣代替程鹏。街道上,贩夫走卒往来不绝,我们每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不能平庸到忘记了这座小城真正的灵魂。

  转瞬夕阳已西下,这座小城不久又将觥筹交错。然后广场上、歌厅里……一片歌舞升平。我顺着桥头步梯,顺阶而下。

  此时,耳边不时地传来摊贩们的吆喝声。


作者简介:王培柳,是一个爱好文学的生意人,喜欢用笔在闲暇之余写点文字,去描写生意场之外的人和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