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下)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四、断吐蕃之右臂——南结南诏

唐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战略的第二个伙伴,是云南的南诏国。在战略安排中,南诏被放在回纥之后的第二环,论其原因,可能是南诏的国力比回纥要弱一些,和唐的关系也稍微没那么复杂。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南诏还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和唐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况且与唐直接毗邻,直接关系到唐的南部安全问题,所以在李泌的战略安排中,南诏放在比大食更重要的位置。

云南向来是唐与吐蕃的必争之地。当时的云南,遍布着各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在唐初武德年间,唐朝就建立了对云南各部的羁縻管理。然而到了高宗时期,吐蕃崛起,除了向北扩张以外,也把手伸进了云南,一部分云南部族归附了吐蕃。到了玄宗开元年间,云南形成了唐与吐蕃对峙的局面。其时云南有六个较为强大的部落,这些部落属于藏缅语族,他们的语言称部落或者国家为“诏”,所以称为“六诏”。这六个大部落分布在洱海周边,一部分归附唐,一部分归附吐蕃,唐蕃势力范围大致以洱海为界,洱海以北属吐蕃,以南属唐。而在这“六诏”中,最强大的是属唐的蒙舍诏,因为它在最南边,在今天云南大理的巍山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诏”。

高宗年间,南诏首领细奴逻遣使入朝,从此归附唐朝,唐廷任命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对南诏实行羁縻管理。到了开元末年,南诏首领已经传了数代,此时的首领是细奴逻的后人皮逻阁。作为六诏之中最强的部落,皮逻阁有统一六诏的野心,这与正中唐廷下怀,通过附属它的南诏统一云南各部,从而把吐蕃势力逐出云南。于是在唐朝廷和剑南节度使王昱的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吐蕃势力退到剑川。皮逻阁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建立国家,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是为南诏建国之始。

南诏古画《南诏图传》中描绘始祖细奴逻的故事场景

南诏建国后,其扩张的野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此时唐王朝也欲加强对云南的控制,所以双方冲突的因子开始在暗地里产生,到了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双方矛盾终于公开化。在两年前,皮逻阁去世,儿子阁罗凤继位,承袭云南王的爵位。刚即位的阁罗凤,也像其父一样向唐表忠心,数次遣使入贡。然而到了两年之后的天宝九载,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阁罗凤带着家属参见唐的姚州(今云南姚安)都督张虔陀,按照唐朝的制度,姚州都督统辖其治下的各羁縻州,当然也包括了阁罗凤任刺史的巍州,所以张虔陀是阁罗凤的上司,阁需要到姚州向他的上司述职。然而张虔陀是个贪婪又好色的人,他与阁罗凤的家人私通,还向阁索要双倍的赋税和军粮。面对张虔陀的侮辱和勒索,阁罗凤选择不回应,结果张变本加厉,派人辱骂阁罗凤,还向朝廷奏报阁心怀不轨。阁罗凤忍无可忍,率军攻打姚州,杀死张虔陀,攻取姚州及其下辖的三十二个羁縻州。

但阁罗凤不愿与唐扩大矛盾,于是遣使谢罪。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并不领情,囚禁南诏使者,于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亲率大军南征云南。可由于唐军众多士兵不适应云南多瘴疠的环境,加上阁罗凤向吐蕃求援,唐军惨败,六万战士战死洱海之畔,鲜于仲通几乎仅以身免。此战过后,阁罗凤表示不再臣服唐朝,从而倒向吐蕃,一年之后,他接受了吐蕃“赞普钟”的封号及金印,自称“东帝”,并改国号为“大蒙”,以示与唐分庭抗礼。之后,阁罗凤与吐蕃联合,再次攻打姚州,唐廷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派李宓再度南征云南。结果这次出征比上一次的更惨,李宓被杀,手下的军队也几乎全军覆没。不久之后,唐内部发生安史之乱,对于西南边陲的云南也无可奈何了。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的阁罗凤雕像

在安史之乱期间,阁罗凤趁唐廷无暇南顾,不断蚕食唐的西南领土和侵扰西南边镇,占领了云南东部以及四川西南的一些地方。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阁罗凤死,孙子异牟寻继位。异牟寻刚即位,就派遣二十万大军联合吐蕃大举侵唐,兵分三路入侵剑南(今四川),兵锋从四川北部与甘肃交界处的扶州、文州,到四川西南的黎州(今四川汉源),剑南的整条西部边境沿线告急。异牟寻还命令其部下“为我取蜀为东府工伎悉送逻娑城(即拉萨)”,可见他的野心是要占领整个蜀地,同时也要兼顾他的盟友吐蕃的利益。这场大规模的入侵引起了新即位的唐德宗的重视,他派遣皇家禁卫军以及幽州节度使的军队前去抵抗,这两支可谓是当时唐朝最精锐的部队。一时踌躇满志的异牟寻,遇见了唐的王牌部队,结果被打了个大败,南诏吐蕃联军被斩杀六千,在仓皇撤退时又有十万士兵坠崖而死,还有大量士兵被俘。

一开始趾高气扬的异牟寻此时变得惊恐万分,他被吓得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附近),还修筑了十五里的防护墙。可他的盟友吐蕃却把这次战败的责任完全怪罪于他,把他的封号降为“日东王”。这还不止,吐蕃名为南诏盟友,实则是主子,它不断加大对南诏的赋税,年年向南诏索要兵力助其扩张,还在南诏的险要之地驻扎军队。南诏的统治阶层对吐蕃的盘剥和侵逼日趋不满。当时南诏有一名清平官(相当于汉地的宰相),名叫郑回,本来是唐官,被南诏俘虏,得到了先王阁罗凤的重用。此时郑回劝说异牟寻:“中国有礼义,少求责,非若吐蕃惏刻无极也。今弃之复归唐,无远戍劳,利莫大此。”意思是说,唐讲礼义,不似吐蕃这般索求无度,与其继续臣服吐蕃,不如重新归附唐,这能免去我们的很多负担。郑回说中了异牟寻的心里话,于是异牟寻采取他的建议,开始尝试与唐恢复邦交,但他还不敢公开背叛吐蕃,只能私下与唐剑南节度使韦皋通信。

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的异牟寻雕像

南诏试图与唐交好的意愿,让李泌看到拉拢南诏共抗吐蕃的时机已到,所以把南诏纳入他的国际包围战略构思中的一环。李泌意识到南诏对于唐蕃两国的重要性,南诏国力还是比较强的,它的军队骁勇善战,且与唐蕃两国相邻,占据西南的险要之地。它若是倒向某一方,就会成为那一方的左膀右臂,这一方将会如虎添翼,而另一方则会面临犄角夹攻之势,陷入被动。南诏臣服吐蕃的时候,就使唐陷入了非常不利的境地,唐同时面临着来自西方和西南两个方向的进攻,十分被动。而如今,南诏欲摆脱吐蕃,若此时把南诏拉入到唐的阵营,那陷入被动的就是吐蕃了,唐不仅能解除来自西南的威胁,还牵制住了吐蕃,使其无力东扩,从而又解除来自西方的威胁。

李泌的战略构思被唐廷付诸实施后,韦皋进一步加大与南诏交涉的努力。贞元四年(公元788年),韦皋派间谍故意把他给异牟寻的信误送到吐蕃,果然这让吐蕃对异牟寻起了疑心,于是责令异派遣大臣的儿子到吐蕃当人质,此事进一步激发了异牟寻对吐蕃的不满。但此时异仍不敢与吐蕃公开叫板,而是在静静等待时机。五年之后,即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异牟寻终于派遣使者前去成都,公开与韦皋交往,并向韦皋呈递了痛斥吐蕃的信。在信中,异牟寻还表示愿归附唐天子,还为唐出谋划策,建议加大与吐蕃沿边的防守,再联合上回鹘等国,分散吐蕃的注意力。这与李泌的战略构思不谋而合。

韦皋护送南诏的使臣到长安,德宗对南诏的重新归附表示嘉奖,同时命韦皋派遣使者以回访为名到南诏以探虚实。韦皋派他的幕僚崔佐时前往羊苴咩城,当时吐蕃使者也在,所以异牟寻在夜晚偷偷迎接崔佐时,异还没有完全消除对吐蕃的畏惧,但为了表明归附唐的诚意,他派他的儿子与清平官和崔佐时在点苍山结盟,还把盟约抄了四个副本,“一藏神祠石室,一沈西洱水,一置祖庙,一以进天子”,以示与唐结盟的神圣性。接着异牟寻攻杀吐蕃使者,公开与吐蕃站到对立面。此时吐蕃或许还未收到南诏杀使者、与唐结盟的消息,它还像往常一样向南诏征调军队,异牟寻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结果这五千人到了吐蕃的战略要地神川,反而对吐蕃军队发起进攻,断掉了金沙江上连接云南与吐蕃本土的铁桥,歼灭吐蕃军上万人,还俘虏了吐蕃五个小王。这一战,异牟寻取得了大捷,获取到了唐的信任。德宗对南诏大加赏赐,不仅恢复了南诏的国号,还在第二年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

《南诏图传》中的南诏君臣

之后,异牟寻又对吐蕃占领的四川西南部发起进攻,攻取了昆明城(今四川盐源),又征服了臣服于吐蕃的施蛮、顺蛮磨些蛮(今云南四川交界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等部落,大大削弱了吐蕃在云南的势力。接着,异牟寻又进一步扩大南诏自身的势力范围,征服了芒蛮,即今天的傣族,把地盘扩张到了今天德宏、西双版纳以及缅甸掸邦一带,南诏国力大增,成为威胁吐蕃的一股新力量。南诏的壮大让吐蕃感到恐慌,遂在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决定攻打南诏,在这一年的十月,攻打位于通往南诏要道的唐朝边镇巂州(今四川西昌),韦皋派兵五万镇守巂州,同时约南诏一起出兵。唐诏两军攻破吐蕃,吐蕃不仅未能打下巂州,还丢掉了几座城池,国师和赞普的养子都投降唐军,吐蕃只好撤退。

但吐蕃不甘心此次战败,明年再度出兵入寇,结果又被南诏与韦皋部将杜毗罗狙击。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年初,唐诏联军攻破了吐蕃在泸水(今金沙江)的大营,斩首五百。吐蕃退守鹿危山,又中了杜毗罗的埋伏,吐蕃溃败,两万人被俘虏。唐军又与南诏的部落酋长鬼主在泸水以西再度击破吐蕃。唐与南诏的犄角夹攻果然效果显著,这令吐蕃十分恐慌,吐蕃为了切断唐与南诏的联系,不惜倾一国之力,以发动下一轮战争。当时,赞普赤松德赞刚死,吐蕃又遇上了饥荒,可吐蕃决策层弃之于不顾,在全国大规模征兵,要求每三户人家出一名士兵。吐蕃倾一国之兵,再次进攻巂州,以图断唐与南诏之通道。面对此次吐蕃的大规模入侵,唐采取了四面夹击的战术,韦皋的军队联合南诏军,在南边抵御吐蕃,再发动北方太原、邠宁、泾原的军队,联合回鹘,从北部进攻吐蕃。而剑南东川山南(今四川一带)则从东边进攻吐蕃。各路大军中,以南面的韦皋南诏联军为主力,他们不仅击退了吐蕃的入寇,还深入敌境,攻克了七座城,焚毁了吐蕃一百五十座堡垒,歼灭敌军一万,缴获铠甲兵器十五万,可谓是大获全胜。尤其是南诏,在此战中获利最多。战后,吐蕃只能在剩下的几个据点被动防守。

贞元十七年的这场大战,基本上解除了吐蕃在西南方的威胁,唐联合南诏的战略可谓是成效卓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和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两国同盟的主导者唐德宗和异牟寻相继去世,加之两国的共同威胁已经消除,而南诏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与唐的矛盾冲突逐渐浮出水面,两国同盟关系走向破裂。元和以后,进入了唐诏战争频繁的时代,甚至这些战争对唐朝的灭亡起到间接性的作用,当然这是后话了。

五、远跨重洋的联盟——西联大食

唐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战略的第三个伙伴,是黑衣大食。大食在三国之中,应该是国力最强的一个,但它被李泌放在战略伙伴的第三位,原因可能是大食距离唐太远,也没有直接毗邻,对唐构不成利益攸关的关系;再则唐与大食的关系向来友好,不似与回鹘南诏般复杂,与大食联合是非常简单的事,所以大食才会被放在最次要的位置。

作者在上一篇文章专门谈了唐与黑衣大食的关系,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的怛逻斯之战只是一次偶然的冲突,未对两国关系造成很大影响。自天宝年以来,黑衣大食一直与唐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即使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本土与大食相隔遥远,大食还是每隔几年来朝贡一次。正是因为唐与大食关系友好,联合大食相对容易得多,所以在国际包围战略提出的贞元三年以前,联结大食就已经付诸行动了,这个行动就是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杨良瑶出使大食。

杨良瑶这次出使没有见诸于史册当中,所以唐联合大食的具体行动一向不为人知。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方墓碑在陕西泾阳被发现,在本世纪初,碑文内容又被公之于众,这段被隐匿的历史才重见天日。这方墓碑的主人是杨良瑶是个宦官,在代宗年间曾经出使过安南(今越南北部),抚慰当地的土著部落。建中四年(公元784年)泾原兵变爆发,德宗乞师吐蕃,派去出使吐蕃的使者就是杨良瑶。可见杨具有很好的外交才能,才会被朝廷多次委以出使重任。贞元元年,朝廷又派遣杨良瑶出使更为遥远的黑衣大食。由于当时的河西、陇右被吐蕃占领,唐中央无法在陆上与大食取得联系,所以出使大食的行动改由走海路。杨良瑶从广州坐船出发,碑文载“届乎南海,舍陆登舟.......挂帆凌汗漫之空,举棹乘颢淼之气........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文中的南海指的是南海郡,也就是广州,至于杨是走哪条线路去大食的,经过的“万国”有哪些,最终到达的目的地是大食的什么地方,碑文并没有记载。

但这并非没有线索,《新唐书》的“地理志”,记载了一段从广州出发到大食的海上航线,这段记载出自唐朝宰相,同时也是个地理学家贾耽的地理著作《皇华四达记》。贾耽是德宗朝的宰相,杨良瑶出使大食也是在德宗年间,所以学者认为这段详细的域外地理记载很可能是来自杨良瑶的报告,也就是说,杨良瑶就是乘坐这条航线前去大食。根据这段记载,船从广州出发,出珠江口,然后沿广东海岸西行,到达海南岛,再从海南岛横渡南海,到今天越南中部的环王国,然后沿着越南海岸,往南到马六甲海峡,再向西穿过海峡,经过安达曼群岛,横渡孟加拉湾,到达狮子国,即斯里兰卡。再往西北沿印度西海岸、今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海岸航行,进入波斯湾,最后在弗利剌河(幼发拉底河)河口登陆,再溯幼发拉底河而上,陆行千里,到达缚达城,即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达。也就是说,杨良瑶是最终目的地是大食哈里发所在的巴格达城。

杨良瑶出使大食线路图(自制)

关于杨良瑶出使大食的目的,碑文说是“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当然这些只是套话。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显然,出使大食是出于军事战略目的,即联合大食共抗吐蕃。甚至有学者提出,此番联结大食也是出自李泌的谋略。李泌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家,在三年后他给德宗详述其计划时说到“大食在西域为最强,自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其时的大食阿拔斯王朝,东到帕米尔高原,西到北非,几乎是占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一半,可见李泌对大食的情况了解不少,他还知道大食“代与吐蕃为仇”。当时大食向东扩张,而吐蕃也向西扩张,双方在中亚起了冲突,安史之乱以后,唐的势力退出中亚,中亚就成了大食和吐蕃的角逐场。若让大食这个强大的盟友配合唐,在西边对吐蕃发动进攻,吐蕃面对这一强大对手即使不是全力以赴,也会倾半国之力,这不仅分散吐蕃的精力,使其无法全力攻唐,还会削弱吐蕃的实力,为唐的反攻创造机会。而杨良瑶,就是到大食的首都巴格达,面见哈里发,代表唐朝廷与哈里发建立同盟关系。

鼎盛时期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疆域

杨良瑶此行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是很快凑效。史书记载,在杨良瑶出使大食的第二年,也就是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果然不出所料,吐蕃调去了一半的兵力到西边与大食作战,对唐的威胁大大减轻。但中国史书对吐蕃大食战争的记载也仅此而已。在阿拉伯史书里,记载了一些大食与吐蕃战争的情况。当时的吐蕃占领了帕米尔地区的勃律(今巴基斯坦属克什米尔地区)和护密(今阿富汗瓦罕地区),并进一步向中亚西部扩张,使喀布尔地区的王国臣服于它,还介入到河中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一带)的叛乱,试图从大食手上控制此地。阿文史书记载,在回历193年(公元808809年),河中地区的撒马尔罕爆发起义,在其中干涉的外国军队里面就有吐蕃部队,可见吐蕃的野心已经到河中地区。当时新即位的哈里发麦蒙描述其时的中亚情况:“在呼罗珊(即大食统治的中亚地区),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都离心离德,欲摆脱控制;葛逻禄叶护不再效忠;可汗,吐蕃主背我而去;喀布尔国王(当时臣属吐蕃)袭击与其临近的呼罗珊领土。”吐蕃已然成为大食在中亚的一支对抗性力量,甚至要从大食手上争夺其业已占领的地区。

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军队

因此,麦蒙要巩固他在中亚的统治,对进入中亚的吐蕃和葛逻禄发动进攻。大概在回历194年(公元809810年),大食和吐蕃进入战争状态。回历197199年(公元812815年),喀布尔国王投降大食,改宗伊斯兰教,向麦蒙进献了一尊金银佛像。阿拉伯史书记载;“吐蕃诸王中的某一位皈依了伊斯兰教,他崇拜一个人形金像。”喀布尔国王被称为“吐蕃诸王”,可知当时的喀布尔附属于吐蕃。征服喀布尔后,大食乘胜向东进军,在吐蕃控制的瓦罕和勃律又大获全胜,还把俘虏的吐蕃将领和骑兵送到巴格达。但根据10世纪的波斯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的记载来看,大食似乎并未永久占领这两个地方,之后又向西撤退,大食和吐蕃的边界维持在今天阿富汗东部的帕米尔山区。吐蕃大食战争的结果可以说是不分胜负,双方扩张的脚步都被彼此限制了,但这些战争消耗了吐蕃的大量兵力,削弱了吐蕃的国力,也使得吐蕃无法全力东扩,确实帮了唐朝很大的忙。

阿富汗喀布尔地区出土的佛像

六、尾声

总而言之,李泌部署的国际包围战略计划被唐廷付诸实施,成功联动了吐蕃周边的强邻,取得了预想中的成效。然而,在这个战略的实施中,也体现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唐与回纥结盟,实际上是相互利用。唐欲利用回纥从北边牵制吐蕃,分散吐蕃的兵力。而回纥对唐的利用则更为叵测,它一方面以与唐维持盟友的名义进行绢马贸易,向唐索取了大量财物,主要是丝织品,这些财物不仅满足回纥贵族的享用,更多的是通过境内的粟特商人转贩到西方,再把西方的商品转贩到唐,从中赚取差价。因此,回纥借这种中介贸易获取了大量暴利。其次,回纥借助唐收复安西北庭的名义,伺机控制天山南北,把其占为己有,尤其是杀害杨袭古的事件,暴露了回纥的真实居心。所以,唐与回纥结盟,虽然起到了牵制和削弱吐蕃的效果,但唐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财政支出大量流向回纥,造成了很大的财政负担,还丢掉了大量领土,而皇帝也遭受了亲子背离的痛苦,以及丧失了中央大国和“天可汗”的尊严。回纥却借此获得了大量好处,不仅用唐的绢帛进行中介贸易,还控制了天山南北的交通要道,从而控制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从中获取大量利润,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新兴帝国。

回纥的粟特人,回纥的丝绸之路贸易主要就是通过他们进行

而南诏,则是唐与吐蕃博弈的筹码。它倒向谁,谁就会如虎添翼,而另一方则会陷入被动。南诏比较务实,不管是与吐蕃结盟还是与唐结盟,都是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主要是保证本国利益不受侵犯。当唐驻云南的官员侵犯它的利益时,它就倒向吐蕃;当吐蕃征求无度,侵犯它的利益时,它则倒向唐。可这种关系,比起唐鹘关系,则单纯得多,至少南诏没有向唐索要太多。唐诏联盟的效果也非常理想,吐蕃在西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自此西南与吐蕃的战事极少。

唐与大食的关系是最简单的,双方的目标很一致,就是对付吐蕃而已。当然,大食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趁此从吐蕃手上获取地盘,然而对唐则没有索要什么。大食与吐蕃的战争,一方面使吐蕃调取一半兵力到西部作战,减少了对唐的压力;另一方面,吐蕃则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穆斯林向东扩张的步伐,对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地区的佛教文明客观上起到保护作用。

然而不可否定的是,国际包围战略取得的成效不是短时性的,而是长时性的。毕竟吐蕃是个大帝国,使其国力耗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加上唐与各国建立同盟关系也需要时间。因此,在短期内,吐蕃的威胁不能立刻解除。从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6年)以后,到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14820年)的三十余年,吐蕃仍时不时侵扰边境。但长时性的效果终究起作用,到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吐蕃终于感觉到精力耗散,向唐请求和谈。唐廷以大理寺卿刘元鼎为代表,与吐蕃使臣在长安西郊举行会盟仪式,吐蕃使臣转达了赞普“二国无相寇雠”的誓言。次年,刘元鼎随吐蕃使臣前去吐蕃,面见赞普,又在吐蕃举行会盟仪式,是为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盟约规定“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表示双方不再敌对,不再有战争。盟约还刻在了石碑上,一直保存到现在。

保存在拉萨大昭寺的长庆会盟碑

长庆会盟后,吐蕃果真基本停止了对唐的侵犯,“不能抗中国,边候晏然”,唐的国际包围战略取得了最终的结果。直到二十年后,即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赞普达磨(藏文史书称朗达玛)灭佛,被僧人刺杀而死。达磨一死,吐蕃就陷入了分裂动荡之中,唐廷趁此机会出兵收复陇右各州,唐蕃之间的战火重启,而这次,双方的角色完全不同了,唐是主动进攻,吐蕃是被动防守。随着吐蕃王朝的奔溃,唐蕃两大帝国的对抗史也由此落下帷幕。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唐会要》

《世界境域志》

王贞平《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白桂思《吐蕃在中亚:中古早期吐蕃、大食、突厥、唐朝争夺史》

森安孝夫《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付马《回鹘时代的丝绸之路天山南道诸城》

作者 芝兰学社【中国组副组长】大唐资王李谦

相关文章

千年前的世界性大战略——唐朝对吐蕃的国际包围政策(上)

双雄争锋——怛逻斯之战前后的中亚局势及其影响 (上)

双雄争锋——怛逻斯之战前后的中亚局势及其影响 (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