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全国所有重点大学给北京中小学生家长的忠告

 快乐者生存 2021-11-01

这两年,学生被全国各大学特别是被重点大学录取后,都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北京在校中小学生的教育发起了新挑战——全国所有重点大学已经给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发出了意味鲜明的四方面重点“忠告”!

图片

第一项:大学“变质”,只有中小学重视,一切才会易如反掌

教改后,北京的高考除发生文理不分科、“3 3”、强基计划和赋分制、平行志愿专业组录取等全新的重大改革外,全国几乎所有重点大学在录取北京学生的时候还普遍采用了“大类”招生模式。也就是说,重点大学在录取开始前,会把各个具体的专业混编到一个专业大类中,录取的时候学生是被录取到这个专业大类中而不是具体的专业,要想进入确定的专业就读,就必须凭借大学第一年或一年半的学习成绩(一般称作“绩点”),按照绩点分数的高低来挑选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专业。举个例子说吧,你家孩子想学某重点大学的王牌计算机专业,他在被录取的时候是被机械、物理、数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计算机等几大专业混合在一起的“理科类”实验班录取,而不能直接就读他最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要想进入这个热门专业,就要凭借你家孩子大学一年级后的学习成绩的绩点来挑选具体的专业。这种招生模式,增加了大类培养的通识性、广阔性等益处但也带来了专业不确定性,如果你家孩子的绩点不够高是不可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王牌、热门专业的,还极有可能被就业极不理想的冷门专业录取。这就决定了,你家孩子要想挑选并进入理想的专业,在高考录取后上了大学还要抓紧玩儿命学习,也就是学习还要保持初三、高三参加中考、高考的超高强度。

原来考上大学万事大吉、熬夜打游戏、随便逃课等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

要让孩子长达十几年保持学习热情是很考验中小学和家长的事情。在当前中小学双减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契机——中小学教育要从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某几个时刻的短跑变成超长时间的长跑,至少别让你家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再因为学习的巨大压力而讨厌上学习,一旦那样的话,孩子进入大学后劲不足就会很普遍,最后在大学冲刺的时候终将会落败下来,那就太可惜了!

第二项:大数据骗不了人:一定在中小学打好数学和英语基础,至关重要

关于语文的重要性,闻风这几年反复强调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数学的基础性?——现在受内卷的大范围影响,考上大学尤其是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选择在大学本科毕业保送或考研究生已经极其普遍。大数据表明,仅就考研究生来讲,只要哪个专业不考数学,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就巨多,竞争压力也就越大,考上的概率就明显偏低,更别说考上更好大学的研究生了,反之则是坦途一片。

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学好英语?同样,英语也是研究生考试中最拉分的学科,又可以干倒一大片人。还有就是,你家孩子要是就读于全国任意一所重点大学,就面临保研问题,要想进入重点大学保研大名单,英语是绝对的“硬通货”,大部分重点大学实际上在保研中都有英语过六级或明或暗的硬性规定。

现在社会上就高考科目再调整的传言很多,大家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凡是上游的教育没有改变的东西,不管下游改还是不改,一切以上游的标准看待才是硬道理!

当然了,让各位家长特别留意孩子中小学的数学、英语学习,不是焦虑、紧张地给孩子学习盲目加码,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成长轨迹有差异,因人施策、因材施教与学校紧密配合才好,完全没必要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的。

第三项:现在大学生怎么老“出事”?!——在中小学有最好的解决之道

现在大家通过媒体、网络、论坛等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因为感情、抑郁、师生失和、同学反目等极端情况的发生,有的学生甚至为此失去了生命,给社会增添伤痛特别是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

闻风在这里暂不分析这其中的社会原因,就北京中小学家长而言,其实在孩子就读中学、小学时有长达12年最好的解决办法。

各位家长相当熟悉的一个操作就是,每学年至少要参加两三次学校的家长会。参加家长会除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外,其实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办好了,家长和孩子都终身受益,家长育子之路也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家长要做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呢?

平时孩子放学回家后,在与孩子的闲聊中,要在不经意中问孩子更喜欢学校哪几位任课老师、问孩子平常和哪几位同学更要好、更谈得来。了解清楚后,一旦到了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家长最值得做的事情是主动找到这些老师、学生家长或学生,与他们建立QQ、微信、电话等的有效联系。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你家孩子如果情绪上出现了波动、有不愿与你说的话甚至有什么想不开,你作为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几个甚至一群能立刻帮到你的好帮手;你家孩子在最信任、最敬重、最喜欢的人“嬉笑怒骂”和开导下,心中原本的隐晦和阴霾很快会变得和风丽日,从心理学上讲,这种作用是与孩子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根本无法有效做到的。

现在孩子上大学后压力明显变大,十分考验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作为家长何不利用好义务教育9年、基础教育12年在中小学阶段最为宝贵的特殊“人脉”积累呢?!——事半功倍、功德无量!

第四项:一定让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动”起来

先说第一个“动”,现在搞了双减,在孩子的学习负担相对下降后,一定要让孩子多运动并养成喜欢体育运动的习惯。北京中考增加体育考试分数已经越来越有苗头;目前大学学习又变得那么紧张了,没有好的身体支撑肯定是吃不消的,从中小学打好体育基础、身体基础,到了大学,高强度学习伴随在运动的习惯之下,你家孩子的天地会越来越广阔,也省去了作为家长更多的担心。

第二个“动”是,在中小学阶段要让孩子多动手,最好掌握一两项文艺、科技等的技能,全国各地大学生的素质,往往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给人最直观的就是文艺、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技能和水平。

从闻风10多年的连续调查看,大学生才艺丰富、水平较高,在大学更有影响力、更容易交到朋友,他们都是各大社团的主力,能力锻炼和培养的机会更多,大学生活也越充实,毕业应聘简历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全国所有重点大学通过现实,用无比生动的事实向北京中小学家长发出了最中肯的“忠告”!

闻风
2021年11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