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50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醒来 wake up 2021-11-01

推荐指数:三颗星

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载的此书,看完《人生护城河》之后顺手就打开了这一本类似的书,有一些作者的新思路,但更多的都是一些如今知识管理方面老生常谈的内容。

其实这本书的序我真的很喜欢,作者谈自己很早就开始接触知识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但是更加困惑了,当时就想到为什么没有一种课程是教授“怎么学习知识”的呢?于是作者经过几年的反思和学习,并坚信“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的拯救这个世界”写了这本书。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自序的结尾,提纲挈领的写了自己组织这本书的思路。一般西方作者都会在自序中提纲挈领自己的写作思路,但是中国的很多作者都不会,我自己就非常喜欢能够提纲挈领的作者,可以帮读者省下很多时间来了解本书以及找到读者最想要阅读的地方,所以就这一点来看,作者给我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

说到“怎么学习知识”的知识,这一点我还是非常赞同作者的。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是三年前阅读李笑来的时候,他的公众号名称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意思是先学会了如何学习之后再去学习,这个观念深刻的改变了那个刚刚高三毕业的自己,明白了原来很多人真的不会学习,学习这件事真的是需要专门学的。其实知道现在,自己还会把当时买的李笑来的书重读,还会有新的感悟。也因此自己看本书的感触就没有那么深了,但依旧是有新的收获的。

作者认为,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因此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如今大家对于知识管理大概存在三个维度:一是数据管理的维度,我们谈的更多是数据方面的技巧,比如如何找到合适的书单;二是信息管理的维度,关注的更多是如何消化和应用某个知识点,如怎么精读和泛读,怎么做读书笔记;最后一个层面就是底层规律的维度,不仅关心具体的维度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作者就用了一本书来回答如何掌握底层知识并应用,本书的写作前提自己是认同的,但是书中大量内容都是如今市面上大同小异的内容,所以对我来讲可读性不高,也并不推荐阅读,但其中有一个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就是复盘反思追溯回自己的假设并反思校正自己的假设。

提到复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最早这个词是来自于下棋,每每下完一盘棋都会复盘反思,后来逐渐流行于商业,但是很多人对于复盘反思不理解的。反思并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做出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说到这里,我反思的习惯往往是追溯事件的过程,但是作者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矫正。做事的顺序是:作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我反思的顺序是:观察结果——回溯过程,一直以来都少了一步那就是研究原先假设→反思矫正假设。这就意味着我一直以来的反思复盘只是停留在了执行层,并没有涉及到一开始的决策层和思维层,也就很难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误区,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深入突破以及预测。工作中的一幕幕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读完这本书和《人生护城河》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元认知的重要性,两个作者都多次提到了芒格曾经在书中提到的理论,让我不禁怀疑自己两年前白看了芒格的书,决定过段时间要拿出来重读一下,大概是两年前的自己真的不足以理解作者的深度吧,那就常读常新吧。两个作者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记录的重要性,给了我一些小小的启发,让我更加明白掌握底层规律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有一个契机和动力重新学完曾经听了一半感觉有点难的博弈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