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欢乐还给孩子

 三驾马车1966 2021-11-01

欢乐还给孩子

刘向军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调皮好动,活泼欢笑,这是孩童的天性。他们也因此而真实,因此而可爱,因此而成为成人的导师。

我们无法想象学校教育能够把小孩子训练成整齐划一的机器人,纪律严明的军人,暮气沉沉的小老头。可是,根本用不着想象,生活中这种违反儿童天性的教育比比皆是。我们因为有了最可赞扬而又最可诅咒的高考制度的存在,就想当然把我们儿童的天性理所当然地扼杀了。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泯灭了儿童天性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孩子吗?能够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吗?能够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吗?能够培养出幸福的孩子吗?甚至,真的能够培养出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吗?

我一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习给出的答案是:不能!

对于少儿教育来说,我的主张是一句话:把欢乐还给孩子!

一说到把欢乐、欢笑、开心还给孩子,立马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在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心里,把欢乐天然地与吃苦对立起来,似乎一说到欢乐就等于允许学生在学校里迟到早退、玩手机、打游戏不专心读书、不专心听课、不认真作业……这实在是对欢乐一词狭隘的理解。

欢乐吃苦不矛盾,相反它们成正比,或者说本质上是一回事。付出了多少劳动,就能收获多少欢乐;吃了多少苦,就能享受多少幸福。长时间地玩沙子,多么辛苦,可是孩子多么快乐。长时间地玩泥巴,又脏又苦,可是孩子们多么欢乐。长时间踢球,多么劳累,可是孩子们多么开心。甚至,长时间阅读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多么辛苦,可是孩子们多么陶醉;长时间做数学题,多么辛,可是孩子们多么幸福。

又有老师和家长担心:总不能让孩子一直玩泥巴吧,总不能让孩子一直玩沙子吧,总不能一直让孩子踢球吧?这话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根本不必为此过于焦虑。想想看,有哪个孩子到了小学三年级以后还沉迷于玩沙子、玩泥巴呢?还有哪个孩子进入初中、高中以后还沉迷于玩沙子、玩泥巴呢?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孩子玩沙子、玩泥巴浪费学习时间,就让他一直去读童话故事一直去做数学题吧?如果学校教育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让孩子除了学习只有学习,除了语数英只有语数英,没有了休息,没有了娱乐,没有了欢笑,没有了活动,该是多么恐怖!而且,我们能够肯定,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原本在童话阅读中、在数学解题中体验到的那些思维的欢乐也会消失。

把欢乐的权利还给孩子,有两个简单、朴素而又至高的原则:校园内外,课堂内外,要经常听得见孩子们的笑声与歌声。

教育者要有这样的自觉、方法和能力把欢乐的权利还给孩子,把欢乐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把欢乐的方法和提升欢乐层次的能力指导给孩子。

2021.1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