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春

 青年读书说 2021-11-01

    春,是万物苏醒的季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希望的季节,是勤劳朴实人们一年奋进的开端,是人们规划新一年的目标和计划的起航,是大自然反馈人们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而春于我而言却是一种思念,一种牵挂,一种对故乡的怀念。这份思念厚重且牵挂着我, 总有点点思绪涌上心头,难舍离,剪不断,理不清,别是一番滋味。

     第一篇 七年别离,未曾忘记你的模样

我的故乡,位于陕西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秦岭山下的一个小村庄,七年前故乡还在秦岭的半山腰上,绵延八百里秦川,我的家乡就在这其中八百里的万分之一,从小喝着秦岭山间的流出的冰清山水,吃着黄土地种出的各种杂粮庄稼长大,还有那被现在人们称为无公害且非常喜爱的山间野菜,玩耍着山里孩子独有的游戏,儿时随着长辈在山野里窜来窜去,有些山里的野水果、可食蔬菜等,对于我而言可谓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信手拈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也渐渐退却我的生活里,但是它从未在我的记忆消去,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生活的经历。

     2013年我从这个秦岭山腰的小山村走出去,这一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我而言是改变生活轨迹的一年,对于爸妈而言这是最开心的的一年,是欣喜的一年,就像这个季节庄稼人收割小麦,丰收了一样。因为,这一年高考结束,我顺利考上了大学,最终选择去江西师范大学读大学,由北到南,由农村到城市,由中学到大学,也开始了在外地求学求生活生计的日子。当同学朋友问起,你家在在哪里?我都会用初中课文文章的一句话:在山的那边。在外面思念的大学时光,不知不觉总会是快要放假的时候,异常的兴奋和期待,甚至无心上课,期盼早日放假,那时会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抢车票,为了一张靠窗的位置,会很早起床守在电脑旁边等待开始放票,当放的早的时候,抢到车票会把没有在靠窗的位置退票或者改签。当然,首先是要查好那些位置是靠窗的。从这一年开始,我就开始不知故乡的春,只知夏与冬的日子。一直到2017年开始参加工作至今,整整七年,都未曾好好看过故乡的春,但是每当在外地这个时候都会时不时想起故乡春的模样,凭借着那仅有的模糊记忆,回想着,回忆着,怀念着.....。

     今年也是不幸中一种小确幸,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导致假期延长,能够在家里一直到故乡春的到来。看着家门前月季花发芽,长出新枝,我想距离开花的日子也不会太远。3月12日正好是植树节,这一天和父亲去老家给去年去世的母亲上坟,看着眼前荒凉的大片山坡,冬天树儿落叶,略显苍凉,但是荒凉的山坡上已经有了春的气息,粉红的也桃花开了,未荒凉的山坡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几丝诗意,更增添了些许生计。山下村子里果园里的桃树也开花了,还有那樱桃花,李子花也都渐渐绽放花朵。那红的,粉红的,白的,争相斗艳。沿着山路一路骑车,可以看到山里人的些许黄色的油菜花;正在茁壮成长绿油油的小麦;自家地里白色的粉红色的樱桃花;远处山野间的桃花;山间的几处人家和忙碌的庄稼人;零星散点的羊儿在低头吃草;山间水泥路驰骋着上庙拜神小车穿梭在山间,时而出现时而被弯曲的山坡阻挡,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山里人看家护院的小黄狗叫上几声,打破了山间的静谧,喊叫着春的到来,这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山野生活图画,静谧和谐,恬静自然,和谐美好,走进去让人少了些许烦思。那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故乡的春的气息。故乡的春在午后很静谧,记得儿时吃过午饭,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你会听见小蜜蜂嗡嗡叫声,这是在我记忆力儿时故乡春的一种声音,那是庄稼人忙碌了一上午农活回家吃过午饭,坐在门前晒太阳里休息的时间,当太阳浓烈时,会斜着四十五度闭着一只眼睛看着远方是一幅生动的“老陕”模样。

     正值植树节,也打算这几天去上班,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告诉自己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和临去上班时一定要去给母亲坟,和父亲一起在母亲坟边栽了四棵柏树,寓意万年长青,在母亲长眠的这片土地,是自家的核桃树园,就在旁边就有那儿时的樱桃树。

     第二篇 那颗樱桃树,你老了我也长大了

    老家地里的那颗樱桃树,那是儿时春的回忆,我家的樱桃树貌似和别人家的有点不一样,因为它开的花儿是粉红色,而且是比较深色一点,见过村里其他家的基本都是白色的,而且熟了的时候比较大,很红,晶莹剔透,软软的果肉,在嘴里融化,甜甜的,吃起来是真的特别好吃,七年了,从未在吃过他的果实,就像七年里除了寒暑假回来从未在吃过母亲做的饭一样。记得母亲去世那几天在家里,有一天早上吃饭,我吃着馍,问父亲,这是不是我妈蒸的馍,父亲说:“是的”。一个人站在厨房的案板前,眼泪不听话的自然就留下来了,因为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再吃母亲亲手蒸的馍,从此以后的余生再也吃不到,不停地把馍往嘴里塞,直到嘴巴塞不下了,我多想再能多吃几口,多留几个作为以后的一个念想,就像那颗樱桃树一样,她老了,我也长大了,余生的路我还是要带着对她的思念好好走下去。

     山里的孩子有水果吃是不容易的事情,家里那颗樱桃树在春天开花时,站在老家门前的坡边上就可以看到樱桃花,我从未去折过她的花,看她花开的越茂密越高兴,这就意味着今年的樱桃一定会硕果累累,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樱桃。只是记忆中有一年倒春寒,将开的很美很好看的樱桃花在寒冷中冻死了,这一年确实吃得樱桃很少。而且老家的樱桃花开的时候很红,很艳,一棵大而壮的樱桃树,她的惊艳完全超过了旁边的杏树花,果实也比杏树更丰富。每当看到它花开就是春天来了,而且不是初春,是仲春,花落时,时而被微风吹散,花香很是沁人心脾;时而被大风吹散在空中,空中多了几分艳丽的色彩,点缀着天空,也点缀着我的童年。

     那时我小时候,山里的孩子从小对于爬山爬树就是一种必备的技能,也是一项娱乐游戏。尤其是爬树摘果子吃,摘过杏,桃,樱桃等等。尤其是摘樱桃,那个时候如果家里能够买水果吃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更别说樱桃按照时令性水果卖,还是价格不菲。所以自己家里有,不求人来也不花钱,对于我而言就吃得非常放纵而放肆,每当樱桃成熟时,放双休家回到家里,我就在家里拿着一个小竹筐,拴上绳子,爬到树上,先吃饱再说,一抓一大把往嘴里塞,让樱桃的果实和核在嘴里分离,小小的樱桃核就顺嘴落到树下面,或是趴着吃,或是坐着吃,或是靠在树上吃,怎么舒服怎么来。吃饱了的时候就往小竹筐里面摘,一边摘看到红的大的还是会不禁往自己嘴里面吃,总而言之就是好的我先享受了再说。摘满竹筐后,为了保证安全,顺着绳子就把它从树上放下去,然后在安全的下树,提着篮子,走一段小坡路就到家里,把樱桃放进筛子里面敞开,以防腐烂了。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接着吃,拿一个碗,放满樱桃,打开电视机靠在炕边上,边看电视边吃樱桃。那叫一个惬意,就会觉得很满足,很舒服。有时上午摘两三次,就会忘记吃中午饭,那个时候母亲就会在山坡边上喊着:“王辉,回来吃饭”。我要是回答:“哦,好”。要么是:“等一下,我把这框摘满”。拿回家,也不用洗,因为从开花到结果都没有打过农药,我就会让母亲吃,然后给干活的父亲留点,到晚上父亲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在灯光下拿着一碗樱桃边吃边看电视,你一把我一把,记得那满地的樱桃核散落在地上,那是一个小家温暖而幸福的印记。还会给不远处的奶奶家,让奶奶也吃些,尝尝鲜。有时候当樱桃全部都熟了的时候,也就是几天的光景,有的时候正好巧在去学校,所以就会用袋子装起来,拿到学校给同学一起吃;小时候的人都是会调皮的,樱桃树的日子都会记得,自己家里有还不算,还会去那些已经不在山上住的人家,偷别人家的樱桃吃,所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看护自己的的樱桃树。

    每当樱桃成熟时候,记得我在家的时候就会时不时站在老家门前的坡边上看一看,写会作业或者看会电视电视广告都会去,因为山下面和去山上进香以及来农村游玩的人看见樱桃就会偷,所以就会看,还被抓过好几次,站在山坡上喊一句:“谁在偷樱桃,干啥呢”?就会把他们吓走,小而调皮的我,觉得抓到偷樱桃得人是一件很快乐而好玩的事。遇到调皮的,站在上面说不听得就得亲自下去到树那里去。叫上母亲或者父亲,有大人撑腰,会把那些偷我家樱桃得人吓走。每当去上学的时候,临走的时候我都会叮嘱母亲,一定要把樱桃看好,等我回来摘着吃,有时也会因为母亲没有看好而责怪母亲。但是大多时候她还是会给我看好,甚至会在等我放假那天已经摘好了给我放着。如今,儿已成人,应该是为您撑腰,为您摘好水果的时候,可是您已经不在儿身边。昨天突然看到这棵老樱桃树,突然想到这是我小时候爬过最多的一棵树,也承载着我童年的一部分,都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让这棵樱桃树寄托着对您的思念和怀念,替儿陪着您,守护您,承载着我们母子的回忆。

     一颗樱桃树,承载一家三口成长变迁的一段岁月。如今,树还在,人确换了模样,换了人间。从前,我们一家三口,三餐和四季,一辈子。现在您不在了,我和父亲成了,一家两口,三餐和四季,您没陪伴完我们,尤其是父亲的余生,让我们来陪伴以后每个都有您的日子,我会替您好好陪伴完父亲的余生。

     第三篇 树犹在,换了人间,唯情不换

     生命在于传承,情感在于传递。在给母亲上坟植树,发现老樱桃树下长出了新的小树,把下树移植栽在了新家门前,于我而言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思念和期望,能把故乡的春依然留在家的氛围中,能把对母亲的思念寄托于小樱桃树上,能把情感继续书写在樱桃树上。期待着着它慢慢长大,也就如我一样慢慢成长,就像母亲一直还在,就这样代代相传下去。

     待到长大花开时,又是一年春到来,换了人间,但是温暖长存,春常在,人常在,情常在。

                             2020年3月13日18:33

                                   雷电(笔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