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教学|教学随笔•李王辉|课堂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点细节

 青年读书说 2021-11-01



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恰恰是教学上面的一点启发,跟岗实习毕业生李老师第一次上课,新教材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早上听完这一课从她身上给自己的启发还是非常多的。不管是最基本的教学还是讲台台风,都很受启发。
如:1.讲台台风要正,严肃认真而不失幽默;2.声音要大,表现出自信之状态,就算紧张也要努力克服;3.制作课件要简明扼要,直戳要点;4.抓住历史三大线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5.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内容理解学习内容,服务于重难点克服;6.进行史料展示时可以读出来,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强化学生的认知;7.尽量减少口头禅,每一页课件之间要有过渡语。

【图来源 网络】
具体到知识点落实:1.“朕”字在秦朝统一后只属于皇帝专用,统一前普通老百姓均可以用;2.秦始皇统一措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更主要是为了便于政令传达,交通便利,物资交流方便,便于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果实,但是另一面也破坏了文化多样性;3.迁徙六国豪强地主是为了削弱其经济实力,便于监督,防止其造反,巩固统一;4.从秦朝统一历史潮流是人民的需求到秦朝灭亡是未能满足人民需求,体现出古代国家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民本”思想,也体现出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5.在第二次听她讲解时突然想到两个探究讨论题目:秦朝灭亡是否亡于政治制度?为什么?秦统一完成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转型?如何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6.对于今天课堂互动“秦朝是否亡于政治制度?”后来学生回答到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稍加引导便可以得出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不能适应统治需求,从而也体现出唯物史观: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2020.9.17





【赞赏郑重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