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故事(一)

 胡家田 2021-11-02

小城故事

(一)

路,

一条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路,从南到北穿过了这个村落。

路的北端,与大车频繁来往的公路相连;而南端的尽头,是各种粮铺商店堆扎的集市。集市是村落与更为发达的外界交流的“窗口”,各种奇巧物件和各类粮油流入这个窗口,再流入村落的每家每户。

沿着这条路走,便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房屋,或平顶水泥房,或檐角弯弯的瓦顶泥房,亦有格外气派的独栋小洋楼。家家的门前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空地,用于停放车辆,堆积谷物,在遇到红白事的时候,也可以在空地上摆上几桌酒席。

不同的房屋之间,总有弯弯曲曲的小泥路,蜿蜒至房屋背后,在房屋背后那片广阔的原野上如叶脉般扩散开,再相互交织。朴实而勤劳的农民便是日复一日的扛着锄头,走在这条泥路上,去开始一天的耕作。

那片广袤的原野上,静卧着上千亩良田。那些洒落过无数农民汗水的田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原野上,其间镶嵌着几处碧玉般的池塘。至于作为命脉的水渠,则如蛛网般密集地分布在田地间,默默地为千倾良田提供来自河流或池塘的水源。

路的中段卧着一座石桥,石桥下面是一条水浅且混的河流,而石桥的两边则修有方形石道,用于农耕是作为水渠。幼时的我和小伙伴们对这条石道分外好奇,一同结伴爬入这条黑暗且落满灰尘的石道,一阵小心且漫长的摸索之后,循着光源从石道的另一头爬了出来,这才知道充满未知的石道入口,原来是通往石道的另一个出口。在石道通水的那些时日,我和小伙伴们便用渔网堵在石道的出口,希望能拦下一些被湍流裹挟而来的鱼虾,有时等了半天也没有收获,扭头一看,竟然是有另一批人在前面的入口设下了“埋伏”!

桥头不知谁种了一颗枣树,在河边肥沃的土壤里肆意生长,出落得枝繁叶茂,结出的枣色青却脆而甜。枣树没有为谁霸占,只是为路过的人提供一份解渴的甘甜。我常常和玩伴们拖着小枝条去打枣,一阵“群魔乱舞”后便落得一地青枣,拾起来用袖子擦一擦便吃。最底下一层的枣打完了,便站在石道上打高处的枣,往下望是颇有高度的河流,却全然不怕,这便是农村孩子独有的一种野性。

路是农村人一步一步踏出来的,房屋也是农村人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起初路只是泥路,房也是泥房,后来条件好了些,新建的房子便用上了附近砖厂新烧制出来的红砖。而路仍是那条泥路,只不过被越踏越宽。村民们不是没动过修路的念头,可一来这么浩大的工程在那时不好找到施工团队,二来村里也没有这么多资金以供修路。村民们只好日复一日的踏着这条泥路去赶集,或是送孩子上学,只是一旦下了雨,就不得不在泥泞中跋涉,还要提防着不要陷入某处泥泽。

乡村建设,永不止步

后来为了响应城乡建设规划,上一级拨了资金来修路。大路终于得修,在震天响的机器轰鸣声中,一条牢固结实的水泥路就此诞生。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后赶集会在路上溅得一身泥水,也不必担忧车子落进哪个泥坑里出不来了。

在进城读书后的某次返乡,我和姐姐坐在一辆电动三轮车的后面,去小姑家吃饭。电动三路车沿着水泥路不急不慢地行驶,周围一片漆黑,只能看见路旁掠过的白桦树和高悬天空的一轮明月,偶有几声犬吠,便又很快重归于寂静。迎面吹来凉爽的夜风,我的心宁静而舒畅,抬头望向前方的路,车灯照亮的路不过方寸,更远处的路隐没于夜色之中,充满着未知的神秘,让我忍不住遐想,路的尽头是什么?

也许,这就是路的魅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