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肉

 文锦书屋susped 2021-11-03

        很久没有吃东坡肉了,日前,我同小孙子一道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先生漫画集《世上如侬有几人》,这本书里一幅有关东坡肉的漫话,拉开了吃东坡肉的话题。

       丰子恺的漫画自成一派,用笔精简,善于留白,并且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童趣”,可以说是大繁至简。小孙子很认真一页一页地看,如果我翻页太快,他会说“爷爷,你慢点,不要那么快。”他这么一说,我只能听他的,因此只能是慢慢地翻页。丰子恺在漫画,水墨画,文学,翻译,美学,音乐等各个领域俱有所长,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的漫画了。丰子恺的漫画是通俗的艺术品,亲切,淡雅,只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孩子们是其漫画中的主角,怪不得小孙子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丰子恺他生活的时代并不太平,屡遭战乱与内乱,但他却用画笔画出了一个纷乱时代的宁静和美好,画出了他内心的悲悯与仁爱。

       菜因人传。丰子恺的漫画画得好,很传神。小孙子喜欢看,当看到其中有一幅漫画吃东坡肉,小孙子问我“爷爷,什么是东坡肉?”我解释说“东坡肉是以苏东坡这个人的名字命名的菜肴。”“哪为什么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呢?”“苏东坡是美食家,是大厨师,也是文化人。这道菜是他发明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小孙子太小,才六岁,不能用太深奥的语言同他解释,只能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他。

       小孙子又发问“东坡肉好不好吃?”我说好吃。“那你下次带我去吃。”“好!下次爷爷带你去吃。”我嘴上是这样说,可心里面有点悬,因我所在的城市还没有听说过哪里有东坡肉吃?要是我不能兑现我的承诺,那可麻烦了,最起码我在小孙子心目中良好的形象会打折扣,小孙子会说,爷爷,你忽悠人,你说话不算数。东坡肉许多地方都有,要吃正宗的东坡肉或许只能去杭州和海南儋州。我在这两个地方吃过,其他地方的东坡肉是不是正宗的东坡肉,我不知道。我的老家湖南湘菜中也有东坡肉,那是湘式东坡肉。如果小孙子提起这件事,执意要吃正宗的东坡肉,那我只好带着他去杭州或者是海南儋州了。实在急着要吃的话,在中山找一家有东坡肉的湘菜馆实现他的心愿。

       人们到杭州自然会想到苏东坡,他与杭州,与西湖,与楼外楼的不解之缘,穿越了历史的洪流,跨过了时光的鸿沟。那年,我与几个朋友去杭州,在西湖游览了一圈,时值正午,肚子开始“闹饥荒”,只得找餐厅解决。一友人提议说“到了杭州,到了西湖,应去楼外楼吃吃东坡肉。”众人听后,连称道好。于是,我们便来到了楼外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醋鱼东坡肉,莼鲈之思楼外楼”。这是一家名闻中外、有160年历史的名餐馆。它坐落在美丽西湖的孤山脚下,与西湖风景中的一些很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 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俞楼、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等为邻。我们一落座,即有服务员过来帮我们点菜。刘大哥做东,他是第三次来这间餐厅就餐了,不等服务员介绍也知道这里哪些菜好吃。于是,他一口气点了八菜一汤。有:西湖醋鱼王、鲍鱼扣鸭、叫化童鸡、龙井虾仁、八宝满口香、宋嫂鱼羹、怪味脆皮鱼、东坡焖肉、西湖莼菜汤等。不大一会儿,服务员便开始帮我们上菜。

       前几道菜,我感觉味道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诱人的地方。第五道菜,也是店里最受欢迎的东坡肉上来了,是按食客人数的份菜,一个人一碗东坡肉,码得整整齐齐的巴掌般大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我用筷子一夹就夹开了,感觉如同我们老家湘菜中的红烧肉。所不同的是东坡肉略带甜味。

       其实,东坡肉,还真是一道红烧肉。又名红烧肉、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浙菜、川菜、湘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但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湘菜等菜系中的红烧肉,我不会多吃。其理由:一方面是常吃,吃惯了,没有什么新鲜感。另一方面又因其比较油腻,吃多了怕“三脂”高。而这首次在杭州楼外楼吃东坡肉,好像没有什么顾忌,巴掌大块的半瘦半肥之肉却被我吃了过精光。我看看其他友人的碗里,竟然也同我一样,吃得干干净净。更让我难以想象的是,我们当中的一位女士,平时最怕吃肥猪肉,但面对东坡肉的色香味,她也没能抵挡其诱惑,如同男士,一扫而光。

       自古文人墨客,皆不乏饕餮之辈。苏东坡(苏轼)是四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豪,他不仅对诗词、书法、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苏东坡的官运不佳,甚至可以说是倒霉的。在官场上屡屡受挫,不是在贬官之地,就是在去发配的路上。但是,在满目疮痍的日子里,他依然是个乐观主义者,能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无论多么艰难,总是能让自己快乐。林语堂说: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苏东坡他自己会烹制菜肴,且十分擅长烧肉。将美食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的许多名诗中,有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 》、《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

      “东坡肉”是苏东坡先生发明的一道美食。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十分落寞,甚是贫穷,他自己开荒种地,并称此地号称“东坡居士”。他喜欢吃羊肉,但囊中羞涩,根本买不起羊肉。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吃猪肉,可是当时的猪肉并不好吃,身为一个地道的吃货,他煞费苦心,开创了新的做法,为猪肉注入了灵魂。他所做的猪肉菜被称之为“东坡肉”。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苏东坡虽然是被贬之落魄的官员,但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仍然未变。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绝对不能废的。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面对成堆猪肉,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

       文学史上最有趣的灵魂,当属苏东坡。尽管他很倒霉,可仍然乐观。他说过,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找到快乐。漫画家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丰子恺先生的话,正合苏轼的脾性。心大了,所有大事都小了,这成了苏轼的人生哲学。苏东坡初到海南,条件异常艰苦,有时候没有米、没有肉、没有药,甚至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等。他自己说过,他在那里曾经有六个无。不过他还是乐观。在海南儋州地区,如果有猪肉,他仍如法复制,同样味美。常做此菜,有额待客,无额自食。从此,在海南儋州地区,也盛行吃“东坡肉”。当地民众逢年过节,家里只要来客人,东坡肉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还没有一种荤菜能像东坡肉这样长期受不同地方民众的喜爱。其色、香、味俱佳。从宋代至今,东坡肉不仅名声越传越广,而且做法上也是越做越精。东坡肉广泛地被百姓所接受,时至今日,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有东坡肉。比较知名的有:黄州东坡肉、杭州东坡肉、眉州东坡肉、徐州东坡肉、苏州东坡肉、湖南东坡肉、河南开封东坡肉,以及海南儋州东坡肉等。就连港、澳、台地区也有制售东坡肉的餐厅了。

       悠悠中华,传统名馔多多,除了“东坡肉”外,还有许多美食是以古人名字命名的。比如说太白鸭、宫保鸡丁、万三蹄膀、麻婆豆腐,包括在海外流行最广的左宗棠鸡等等。这些美食历史悠久,又极具中国特色。让后世的食客,一边享用着美食中的生理快感,一边又品味着美食中的文化花蕾,感受美食背后的历史底蕴。给人们以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双重受用。

       诗情画意入美食,唇齿留香情难忘。丰子恺的漫画和随笔让我愉快,品尝东坡肉同样也让我快活。盛而不衰的“东坡肉”,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那是舌尖上的享受。在我看来,比东坡肉本身更可贵的是苏东坡先生的灵魂,他即便穷困,也依然持有旷达的人生态度,活出真趣与潇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