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的见证——写在移植后一周年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文/学乃身之宝

“时间碾碎万物”—亚里士多德。

因为时间,我们降生;因为时间,我们衰老;因为时间,我们死亡。时间,主宰着我们。

但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又存在的东西,还是个好东西。因为无论怎样,它都在帮我们记录着,见证着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2018年4月12日,当姐姐的造血干细胞输入我的体内时,那一刻即是我的重生之时,那一天亦是我的重生日。

2019年4月12日的今天,我已经重生一年,这一天,值得纪念。

时间与痛苦

走过这一年,经历些痛苦,但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的。因为我还活着,且生活得很好。

移植手术前后,我住院59天,经历过严重口腔溃疡、发烧、拉肚子、呕吐,以及急性排异反应,如皮疹和膀胱炎等,算是过五关斩六将。表姐在我移植前放疗时,看到我发烧抖个不停,心疼到落泪;姐姐看到我因口腔溃疡吃不消时,也潸然泪下,好在,这一切随时间已成过去。

之后,我因病毒感染和肺部真菌感染住院,这两次住院也是命悬一线。因为病毒感染(EB病毒值3049550,巨细胞病毒值55800)导致我血小板一直在个位数上不去,肺部感染使得我氧饱和度非常低,只有80几,离不开氧气。幸运的是,这些也成为过去,只留下时间的印记。

期间,我还短暂住院两次,急诊也输过两次液,门诊更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周都去,医院俨然成为我第二个家,只是每一次“回家”看看都很奢侈,好在花费再大都是输入我的血管,也没浪费多少。

现在,我还有一些慢性排异反应,如眼睛干、嘴巴干,以及皮疹等。特别是皮疹使我在蜕变,希望能“化茧成蝶”,以前的我五官端正(偷笑),借此机会改善一下卖相也好,也算意外收获。这些同样需要时间,才能慢慢恢复。

但是,痛苦把时间拉长,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在特别难熬的时候,除了希望病好外,我最希望的就是时间过得快些,“像头野驴才好”。

9点变成10点,早晨变成下午,5月1日变成5月2日,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这样我就很快熬过移植后三个月的急性排异期,然后是移植后半年,再之后就是一年。因为这样不仅代表着我依然活着,还意味着痛苦已经远去,谁还会记得一年前的痛苦呢?只会在心里记得痛过,而身体早已遗忘。

就像马特在《活下去的理由》中说的:“我对时间的着迷就像有些人对金钱的着迷一样。它是我唯一的武器。别人积攒英镑和便士,我积攒小时和分钟。”

因为积攒时间,就是希望。

这里,我想和还在“一线抗战”的病友说,“坚持一下,慢慢来,时间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馈”。(和我抱怨膀胱炎真不是人过的日子的任阿姨,想想自己还要看着女儿结婚生子,这些痛苦算什么呢;和我说着因为药物副作用导致脚发麻的徐阿姨,想想自己还要陪着大孙子慢慢长大,这些难受就不是事儿了;经历转血型时各种难受的宋阿姨,想想自己还要看着孙女考大学,陪朱叔叔安享晚年,那个苦也是值得的;还有刚刚出仓不久,嘴巴里严重溃疡,现在又膀胱炎排异的马阿姨,想想自己还要和老公周游世界呢,这些罪不会白遭的;还有现在在仓里的年轻妈妈们,海玲和育芳,你们的孩子和家人在等你们凯旋归来,加油!)

时间与朋友

生病这五年半时间,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可能是我走得慢了,跟不上他们;亦或是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路上,到了岔路口就各自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了,希望路上风景优美。但不管怎样,曾经同路过,也是缘分使然。

幸运的是,这几年除了一直陪伴和爱我的家人外,我还有那么多真心希望我好的老朋友,以及因病结识的新朋友,这些朋友我会一直感念。

我的导师郑忆石和爱人,这几年一直跟着我们提心吊胆,希望这次的移植让他们彻底放心,更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从2004年至今,特别是最近的五、六年,我一直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很辛苦。我的专业是哲学,可我也不想30多岁就去见“马克思”啊!我和他不熟。感谢郑老师给我们力量,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做我们的主心骨。

因网络结缘的赵昂老师,在移植前后这一年多时间,给了我和阿廉太多支持和鼓励。真心感谢他和他的团队对我们的帮助。每次微信告诉他我的近况很好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为我高兴的心情。

阿廉的领导于总,这些年对我们的照顾,更是我们能够走到现在的保障。这样的情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会铭记在心。

像萍姐、珏、青目姐姐、龙、小红、涵颖、雷、常、晖、研、玲、于老师、欣欣、雷子、溪、高阿姨和叔叔等等关心我的老朋友们,你们依然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我会加油好好活着。

我的主治医生杨主任,感谢您这一年的陪伴。每次去门诊都是我很期待的事情,因为我又可以见到您这位老朋友了,聊聊天,开开玩笑,甚好。

其实,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要感谢的人很多,像那些不曾见过面,或没时间见面,再或是见面不知说什么的朋友,特别是那些老同学们,我感谢你们心里有我,像前段时间的几个中学同学(红、伟、坤、茯等等),也想告诉你们,我很好。

毛毛,谢谢你和你的手链。年前的那次通话,我感受到电话那头你的激动和高兴,我知道那是惦念和爱。

秋霞,我的老朋友,我们因病结识。前几天和姐姐一起来看我,一句“我们是自家人”让我和阿廉倍感温暖。她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和阿廉都记在心里。

时间,帮我见证着朋友,也让我有机会感谢你们在我的生命里出现。

时间与生命

当我们把时间当作朋友时,怎样对待朋友,就应该怎样善待时间。

对待朋友,我们要珍惜,对待时间亦然。

我要活好自己的余生,以不负家人和朋友,更不负自己,这也是我生命的意义所在。

就像富兰克林说的“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活着不单单是有命在,活着还需要有尊严,有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该考虑的问题。

像我们这种癌症病人,也不是只要有命在就行,如果没有生活质量,那更多时候就是生不如死。因此,活着需要尊严和价值。无论是为了多陪陪家人而活,还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想而活,只要找到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且尽力为之付出,那就是不负此生。

生命,在我们可支配的时间里。

虽然永生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死亡还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因为死亡把我们这一生所建构的“我们”的关系统统瓦解了。也就是说,世上再没有与“我们”相关的事情存在。

有人说,人有两次死亡。

一次是肉体死亡,那时我们没有呼吸,身体新陈代谢停止。也就是医学上宣布的死亡时刻。另一次死亡,是被人遗忘,那时没有人知道我们存在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久告别。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活着的时间里,我们要做些不容易被人遗忘的事情,以让自己活得更久些。

其实,想想人生这件事,谁都会遇到些挫折和困难,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我来说,可能严重点儿,但不管这样,痛苦也好,挫折也罢,只有去直面才能真正摆脱。

既然痛苦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那就让我们做些事情配得上这份苦难—过好余生吧。

现在的我在修养身体的同时,每天读读书,写一些文章,不仅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亦是用我的文字来影响他人,这也是我一部分生命意义所在。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描述人生旅途时说的,“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