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文/学乃身之宝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倘若一个人能够卓有成效地爱,他也会爱自己;倘若他仅能爱其他人,他便根本不会爱。

这说明,我们自己和他一样,都是“我”爱的对象。

只是很多人,一旦走近恋情,容易忘我去爱,而爱得太满,则伤得最深。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只爱别人的人,是怎样让双方都受伤的,以及该如何去爱。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1.爱得太满,其实是想构建共生关系

爱得太满,容易变成自我牺牲式的爱,而这样的爱,其实是想和对方构建共生关系—“我”主动地和“你”融为一体,这是在渴望对方和自己一样。

但这样的共生,是病态共生。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曾说,只有在婴儿6个月前,与重要抚育者(主要是母亲)构建的共生关系才是正常共生,此后都是病态共生。

正常共生时,共生是婴儿的需求,因为婴儿太脆弱了,不共生就很难存活下去;而病态共生中,两个大人共生在一起,就会让关系粘稠,没有边界,因为爱需要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态共生共享一个“我们”,不管谁离开谁,关系的破裂都意味着“我们”的“死亡”,这时活在共生关系中的两个人很可能产生死亡焦虑。

就像那些为爱甘愿牺牲生命的人,一旦对方有离开的意愿,或已经离开,他们就很容易丧失活下去的动力,而这就是病态共生带来的伤害。

可见,爱得太满,看似爱得很深,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2.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爱得太满,可以理解为“我的生命里只有你”,这种病态共生,会给双方都带来伤害。

其一,对于付出那一方来说,内心会有渴望。

他们渴望对方像自己对待ta那样,对待自己,而且还不需要自己说,ta也要主动为自己付出,但这份渴望终究会落空,因为ta极有可能做不到。

就像很多女生明明心里渴望男友的关心,但就是不说出来,她们内心的逻辑是这样的——“我为你付出那么多,我那么爱你,你怎么就不懂我呢?我需要什么你为什么就不知道呢?你做不到,就是不爱我了”。

所以,付出那一方内心会有委屈,甚至是愤怒,同时也会产生过度依赖。

其二,对于接受那一方,同样会心生不满。

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对方有话不直说,要玩这种“猜”的游戏,而且当付出那一方这样做时,很可能让他们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你就是我的手和脚,任由我使用和指挥”,一旦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就会心生不满。

更重要的是,这种过度牺牲式的爱,会把两个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婚姻家庭里,两个人都无法体验到婚姻之外的轻松和自在。

可见,婚恋中,如果有一方爱得太满,就会伤害到彼此。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3.从共生到独立,才能拥有真爱

前面说了,爱得太满,会让彼此受伤,那么我们该怎么去爱呢?

弗洛姆说:“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

可见,真正的爱,一定是发生在两个有独立自我的人身上——从共生到独立。

首先,付出一方尊重自己的主体性。

也就是说,爱得太满那一方,要意识到自己不能过度牺牲,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学会尊重伴侣的主体性。

其实,就是先学会爱自己。

那些甘愿牺牲自己一切去爱的人,就是在忽视自己,失去自己。

他们只有先找回自己,才能好好去爱。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其次,接受一方要敢于拒绝,学会设限。

当接受一方被爱得太满时,容易感到窒息,很可能去逃离,但逃避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敢于拒绝,学会设限,让付出一方懂得“亲密有间”,这样才有可能终止病态共生,也为实现彼此的独立创造了可能。

再次,两个人各自独立,一起成长。

真正理想且持久的恋情,应该是双方各自独立,共同得到滋养,两颗心灵一起实现成长。

当两个人因爱得太满而受到伤害后,如果能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就是在成长了。

比如,付出那一方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要爱得那么满,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或是在担心什么;接受那一方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要逃避,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自己是不是在控制对方,把对方的爱当作工具,等等,这些反思就会让两个人有所成长,并很可能摆脱目前受到的限制。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写在最后:

其实,婚恋中的两个人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个人丧失了经营这段感情的信心。

只要他们愿意去成长,问题就会得以解决,而爱也会持续长久。

记住,爱,不要太满,先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只爱别人的人,其实根本没有爱的能力。

心理学:爱得太满,伤得最深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