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内观-02

 书鱼知小 2021-11-03
前段时间工作终于有了起色,职位刚调整后后一段时间里忙得焦头烂额,好在一个月之后团队基本上进入一种高质高效的状态。这得益于我不断琢磨改进的管理方式,做了好几件提起来比较自豪的事:
  • 以2周为单位做任务分解,细化到负责人和时间节点,每个人为自己的事件负责。这样我就不用一一地去监控工作进度,只用在任务无法按照规划时间推进时,提供援助或者和负责人沟通是否有改进办法,不仅我自己省了很大力气,也给了每个人很大的自由度和成长空间。

  • 常规工作流程化。我会把流程梳理得非常清楚,每个环节谁和谁配合、耗时多少小时、成品的标准化模板等可以文字化的东西都做出规范文档。这样每个人要做的事情非常清晰,而且有新人加入时,也能马上进入这种工作节奏。

  • 为非常规工作预留一定的弹性。为了快速推进工作,一个人负责一个项目中的小版块。同时,我设置了备岗制度,当一个人请假,或者忙不过来时,团队不会陷入混乱,而且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 及时总结反馈。每2周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总结,每人总结团队或个人的2个工作亮点和可以改进的点。根据大家的反馈情况,我在做未来2周的任务分解时,会根据大家的意见优化工作。不过这一块工作目前有点浮于表面,正在想办法改善。

  • 组织不定时分享。这一项也是刚开始试行,没来得及完善。这种分享可以是命题式的,每个人总结一下竞品的优劣点用于改善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设想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形式,可以分享自己的爱好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团队中有二次元爱好者,有篮球迷,有专业的美食分享者,还有擅长学习语言的人,这种交流容易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公司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三观契合的同事们,和他们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不过最近也有新招来不能胜任岗位的人,不得不在试用期没过时辞退她,对我来说这是一件比较难开口的事。有次下班路上,她还给我看她一岁多孩子的照片,当时有点难过。在工作之外和她去聊生活的事,这让我在公事公办时很有点负罪感。不过这种难过没有使我心软,在我内心认定她不适合岗位时,无比坚定她必须要走,心软并不会让我有丝毫改变主意的想法,这种冷漠也是一种成熟吧。
在《不破不立》中提到,之前曾列出了一些工作中最讨厌的事情:
  • 讨论自以为是、不够真诚的领导。很厌恶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而且他的周围都是顺着他说话的人,我不愿意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更是讨厌和所有不够真诚的人一起共事——说的比做的多。

  • 讨论给别人开会。因为觉得会议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我知道下属同样讨论开会的,因此更不想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所以遇到不得不开的会,我会和下属一起随意地讨论。遇到老板在旁听的会议时,才会认认真真地走形式。

  • 工作没有成果,也没有意义。毕业之后做过的工作可能意义都不大,但是以前起码有观众,现在没有成果,没有用户,在做的可能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产品。

  • 忙碌。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工作之外的时间也无法安下心来去做喜欢的事。工作像是盘旋在头顶的鹰,时刻在监视着自己的生活。

  • 工作已经给身体也造成了直观的伤害。睡眠时间严重减少,上周持续性心跳速度过快,偶尔还伴随恶心。明显地能感到身体的异样。

现在提了离职之后,再仔细思考上面这几点,也有一些新的感悟:
  • 如同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完美一样,没有完全受欢迎的领导。但其实可以换个视角去看领导和自己的立场。我们从来都不是对立的,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是为公司营收做贡献。因此理想情况下,和领导意见不统一时,如果自己能提出更好的方案,对方是可以被说服的。

    如果对方不能被说服,原因或者是过于固执,自我感觉良好(从概率上讲,大多领导都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意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他人观点。或者是下属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够好,不能使他信服。

    前者共事是不可能愉快的,因为你无法改变对方。后者则是可控的。在职场环境不可变的前提下,努力去做到后者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 当开会这件事流于形式时,既浪费时间又会引起下属消极的情绪。如果不得不开会,除了像现在在做不断在流程上优化,提前把议题列出,提出问题,留给大家1天的思考时间,会议前通知大家预估的开会时长,会议中把握节奏,会议结束后及时总结。除此之外,最关键的是还要让每一次会议都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或者是项目以更快的速度执行下去并有成效,或者是每个人提的建议真正得到采纳。

    另外,可以在会议形式上有一些创意,比如我参与过最活跃的一次会议是以开脑洞的方式开场的,迅速调动会议气氛,之后就不会死气沉沉了。

    确实是,一群年轻人一起聊天,怎么着都不会沉闷。关于开会这件事,以前也写过一些:《职场内观》。

  • 一个产品能否成功,作为底层员工有时候看不出来,即使洞察商业规律,也无法拨开迷雾看到结果。

    创业公司的项目,有时候是九死一生的,作为管理者,自己要相信这事能行,然后把这种信心传达给下属,这样对于追求意义感的员工来说,在工资之外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但是有时候管理者自己都对产品信心不足,这时候无法说服自己,更无法鼓动下属。

    这是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最为痛苦的事,至今也无解。我在做的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产品,而又不得不做下去。为什么我笃定它会失败呢?因为成功的产品要能够吸引到用户,工作人员本身就不认可产品,那更不能吸引用户了。

  • 在我提出每个人的工作量都过于饱和,需要扩大队伍时,老板说,互联网公司996是常态,这个问题不需要解决。至此,我已经不想辩论了。

总之,在职场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一群三观契合的同事,有个没那么傻x的领导,再拿一份差不多的工资,这已经是人生幸事了。
我见到过很多足够努力的人,他就职的公司和职位配不上他的努力,但我相信,他的努力早晚会带他离开这个环境。
点击查看历史内容:《职场内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