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时代 该如何培养孩子?

 书鱼知小 2021-11-03
90后一代陆续开始承担父母的角色,这一代人本身就面临着互联网的巨变,见证着人工智能从萌芽开始逐步抽枝生叶。无论是不是高精尖行业,似乎身边的每个职场中的朋友多多少少都面临一些被机器抢走工作的危机,如媒体行业已经有了写稿机器人,会计从业者担心机器处理数据更精确,仅仅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程序员很没安全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更不用说服务业一些重复性的劳动本身门槛比较低更容易被替代。
我们这一代人本身已经面临着这样的担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我们的孩子们面临的挑战更大,应该如何做才能为孩子打好根基,让他们以后更有底气地应对呢?这是我读《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这本书前的疑问,希望能够从作者那里得到一些指引。

两位作者都是博士,科学素养比较高,所以比起市面上的育儿书,权威性相对比较可靠。书的序言讲这这本书是为养育未来时代的孩子提供了可落实的养育方案,读完全书后,我觉得这些育儿理念其实不局限于“未来”,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通用的,因为创造力、思考能力这些技能,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年龄段都需要。
和国内的育儿书相比,这本书集合了国内外的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实验和结论,不贩卖焦虑,不是仅仅给出父母可执行的指南,而是从理论出发,以实践落地,从why到how有理有据,是真正的“科学育儿”。和国外的育儿书相比,我读过为数不多的一些育儿书都是单拎出一个观点,大量举例论证,因此写得很详细,以至于有点啰嗦。这本书的特点是范围很广,全是干货作者将教养的关键细分为五种能力,面铺的很开,但是其实每一部分都可以展开成单独的一本书,因此一些理念都是点到为止,作者列出一二三,需要读者自己去反复消化。
作者将五种能力分为大脑力、学习力、科学力、思考力、软实力。每一种能力下又细分了很多,因为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无法一一做笔记。我把读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两处整理出来:
一、第一章激活大脑力中,作者写道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的方式不同,分别是小数据和大数据学习、联想和逻辑学习、习惯化和重复学习、试错和优化学习,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直观感受上机器学习更为方便快捷,但是经过作者解释,你会发现人类学习的缺点——以偏概全、走神、厌倦、出错、依赖情感、叛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倒是人类的优点。
尤其是人类相比机器最独特的学习方式来自于依恋关系。对机器来说,有两种学习模式,输入已有知识或在学习中摸索,所以信息源的权重都是一样的。之前,所有机器都有出场设定,之后程序员对其进行版本升级。但以后,人工智能出了实验室后,为满足用户需求仍要不断学习。这意味着既要学习新事物,又不能违背程序员对其的最初设置。
对这个问题,儿童的学习方式是贝叶斯算法:先验概率,后检验。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占据较高权重,而且形成了初始化的信念模式,之后再在叛逆中不断修整这个信念。于是他既能满足程序员的初始设置(即与父母的教育根基),又能在成长过程中“叛逆”地学习。相比之下,机器无法叛逆,所以无法觉醒。
这个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是我读这本书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二、第三章培养科学力这部分,作者的几处观点,是我跨专业考研读基础心理学才真正觉悟到的,这其实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但是无论是常见的育儿理念中,还是中小学教育中,都很少提到的。
如科学的界定,只有可以利用实验和逻辑推翻的问题才是科学的,如精神分析流派中弗洛伊德的一部分理论,为何在现代心理咨询中很少被提起?因为无法用实验证实。
作者提到要区分事实和观点。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带有主观色彩,当你遇到对方提出一个问题想要反驳时,基于事实的反驳是容易的,因为可以验证,当他说出的是自己的观点时,则要分情况而定。所以有的问题不存在争论的意义,因为它是个人观点,比如豆腐脑该是甜的还是咸的,一个人应不应该结婚生子。
定量思维让人可以客观地理解世界。无法定量思维,只凭感觉做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而且不分文理科教育背景。从定类定序定距到定比,这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的思维一定是定量思维。
拥有科学思维的父母,更不容易在育儿过程中焦虑,因为他知道一个结论要成立,需要设计实验、随机分组、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等等。当看到公众号上类似“父母这样做,孩子的智商会提高”这样的标题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它的实验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信,而不是直接被唤起焦虑。
以上只是我摘出的比较受启发的两个点,全书中这样的信息非常密集,相信有新的父母会从中受到更多的启发。
书中一些章节很有实践意义,比如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幼升小问题、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如何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这正是人与机器比最大的优势),作者都给父母提出了实用的操作步骤。
读完全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在育儿问题上,父母要学习的不是how,那个可以在养育过程中逐渐摸索。父母更需要学习的是why,也就是核心理念。掌握了养育的核心问题后,在自己这个育儿价值观的引导下,无论怎么做,都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父母不必急于去学习how,那样会陷入细枝末节中,徒增焦虑,把握重点就行。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好像也属于量化思维呢。

摘录

  • 心智带宽是指我们大脑工作的内存和容量,包括我们处理事情、思考问题用到的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脑力资源。穆来纳森在书中指出,心智带宽是非常有限的。长期的贫穷或者忙碌状态,都会给心智带宽带来负担,造成脑力资源的稀缺和不足,让人们无法清醒思考,做出明智的决定和行动。
  • 科学革命的含义不是某一项特定的科学突破或者技术发明,而是一整套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利用观察形成理论,在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和修正理论,再利用理论积极地预测和改变世界。 
  • “其实,父母与其说是培养创造力,不如说是保护住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创造力都是天生的,父母只要保护住它们,不要让它们磨灭或被扼杀。” 
  • 重视学习对大脑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尽量提供丰富的大脑资源,大脑的营养不是来自食物,而是来自信息。每一次新的信息、新的经历、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机会,都会增加大脑细胞突触的连接,从而让孩子变得更会思考。 
  • 关于创造力的“投资”理论表明,创造力与智商的关系很小,而与认知风格关系紧密。所谓认知风格,就是是否敢于冒险,是否愿意把时间投入创造性活动,是否能投入全心热爱的有兴趣的领域。认知风格与从小父母师长的支持性环境相关性很大。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性的任务,让他们自主选择方法,自己试错,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成年人只是给他们工具和方法,但不束缚他们的方向选择。这种创造性项目制学习,是家庭与学校都可以应用的教学方法。
  • 人类的学习,重要的是对符号系统的基础理解。对符号系统基础的理解,是指对文字和数学符号的抽象认知。人类对语言(指口语)和物理世界的感知是出于本能,经过千百万年的物种进化,人类大脑中都有相应的感知模块。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所说,所有人都有感知语言和物理世界的本能,但是没有阅读和数学运算的本能。对文字和数学的认知只是最近几千年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大脑的结构进化并没有跟得上,一直到最近几十年才通过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因此所有(正常)人都会说话和运动,但如果不经过学习和训练,人就不会阅读和进行数学运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