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书】0617.《 爱和自由 》

 长沙7喜 2020-03-14

0617.《 爱和自由 》 来自东方极致 21:34

《 爱和自由 》|良舟解读

关于作者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她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代表作有《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等。
关于本书
《爱和自由》是一本家庭教育的经典图书。在这本书中,孙瑞雪全面讲述了“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作者多篇演讲稿的精华集结。
核心内容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的,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会鼓励孩子的独立,舍得孩子的离开,并且在孩子独立或者离开之后依然爱他。因为孩子也是生命的个体,生命需要尊重。我们应该顺应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父母给予孩子爱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不要管理孩子,让孩子能够自我成长。

一、孩子认知世界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在蒙氏教育法中认为,孩子生来就是一个精神胚胎,也就是说,孩子是带着思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精神胚胎经过不断地活动和操作产生感受,进一步产生智力来认识整个世界。整个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都是根据他内在的程序自我发展完成的。比如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阶段,并不是在听大人说什么,而是更专注于看大人做什么。虽然很少听,但是这却不妨碍他们可以在生命的头3年里就学成自己的母语,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那孩子的智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有很多有趣的反应,比如他会喜欢盯着有动静或者有声音的地方看,这其实就是他在认识和感觉这个世界。当感觉发展起来,孩子就会有了感知力,就会重复地去操作,进而产生一定的经验,最终发展成智力。
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依靠感觉和内在秩序慢慢建立的,在蒙氏教育法中,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是自己内在的思考和感受,而不是外界的刺激和强硬施加。过多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孩子思维的混乱,动手能力欠缺。作为担任教育者的父母,了解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孩子正确的帮助。

二、我们如何给予孩子良好的爱的环境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并且认为自己的爱是最无私的。其实不然,真正的 “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澄清了“爱”的真谛。
父母对孩子的爱,分为正确和不正确。而不正确的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父母本身就是个不会付出爱的个体,自己就是个孩子,并没有长大,他们没有耐心去关爱孩子。另一种爱是情绪化的,表现为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很好,不开心的时候就爱搭不理,甚至把孩子当成出气筒。这两种爱都是不健康的。
那么怎样给孩子正确的爱呢?首先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他感知到你的爱。其次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回归理性。第三,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并给他足够的耐心。

三、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后,孩子的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这里主要讲三个孩子的品质,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意志力,还有一个是守纪律。
先说创造力,创造力其实是可以和个性划等号的。不过当我们描述一个孩子真有个性的时候,大家总会觉得这并不完全是褒义的评价,因为在我们的概念里,个性是和调皮捣蛋、行为奇怪划等号的。但是在这里我们说的个性,就是孩子在认识世界这个阶段中独特的感受和认知
其次是关于意志力的培养。意志力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品质。我们经常会夸赞一个人说,他做事很有意志力,所以他才可以成功。这个时候意志力其实体现的就是专注。那么孩子的意志力如何培养呢?那就是,在0-6岁之间,尽可能地让孩子去根据自己内在的程序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他愿意用很多的时间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很专注,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孩子的意志力就在慢慢地养成。
最后来说守纪律这件事。中国人讲究规矩,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很多人会担心,说我给了孩子自由,那孩子会不会从小就随心所欲惯了,不守规矩呢?答案是,会。但是不用担心,这是短暂的。其实,6岁以下的孩子都是很守规矩,很愿意听话的。当孩子们自己做游戏时,他们会自己建立规则,并且自己遵守。当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在而发展,在实践中建立秩序性,那么随着他的成长,遵守约定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反而压抑太久过后就会表现出极端的破坏性。

金句

1. 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会鼓励孩子的独立,舍得孩子的离开。
2. 孩子生来就是一个精神胚胎,也就是说,孩子是带着思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3. 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都是根据他内在的程序自我发展完成的。
4. 内在程序就是指孩子通过外部事物的有序认知,然后建立的内在秩序。
5. 在儿童阶段,创造力其实是可以和个性划等号的。
6. 培养意志力就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情.

撰稿:良舟

脑图:刘艳

转述:成亚

100.《光荣与梦想6》


内容提要

妈妈们常上的网站(如摇篮网)和一些大网站(如新浪)的育儿频道上,孙瑞雪的教育理念被奉为“育儿圣经”。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孙瑞雪是全国幼教领域唯一的大会发言人。仅在2003年期间,她应IBM公司北京总部、中国工商银行、《广州日报》和北京、昆明、西安、郑州、石家庄、武汉、兰州等地机构的邀请,作了数十场育儿讲座。在千万个家长心中,孙瑞雪是“育儿百宝箱”。

亲爱的读者,如果这本书能使您更爱您的孩子,就请您把爱送给每个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他们肯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人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是家庭大事中的大事.因此,当家长人发现有这样一本书能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孩子、给孩子带来幸福时,他们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这就是《爱和自由》广泛流传的秘密。


作者简介

孙瑞雪,女,蒙台梭利教育专家 生于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宁夏 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她是国内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从1998年起为《银川晚报》“蒙台梭利科学教育方法讲座”栏目撰文,写有文章100余篇约100万字。从1995年起应邀到全国许多城市进行 蒙台梭利教育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

评价,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蒙台梭利教师,相继在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做过多次专题报导。2000年出版了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长丛书》——《和孩子终生分享数学逻辑的快乐》上下册;《观察与创造》《想象与创造》《心灵与创造》。

孙瑞雪女士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1995年同一群知识分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会及全国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从此,这个团队把传播科学的教育作为她们的理想和目标。

1996年~1998年孙瑞雪女士在银川电台《家教指南》直播栏目做嘉宾2年,每场近1小时,讲解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

1998年~2000年为银川晚报《科学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专栏》撰文,连载2年。自1996年至今,应邀赴北京、陕西、河南、云南、广东、吉林、海南、甘肃、青海、内蒙古、山西、南昌、济南等地讲学、指导教学、接受电视专访、做大型演讲,均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近年多次被新浪网、摇篮网邀请在专家访谈进行长达几小时的教育专访。2003年在北京IBM总公司、北京工商银行等知名企业为员工做教育专场讲座,得到强烈反响。

2003年4月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六大媒体主办,教育部协办的《全国首届教育创新论坛》,并为全国唯一的学前和小学教育界的代表。

2000年7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18万字),2003年再版,2004年5月又有新蕾出版社重出第三版。此书通过观察、举例、分析、实践等方法,不仅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同时也帮助成人了解自己的童年,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2001年孙瑞雪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教材《心智成长丛书》五本,同年出版了《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自由中的儿童》正在出版中。

20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专题专人采访。

20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少儿读书”栏目专访。

2009年中国教育发展峰会上,被评为“中国教育创新杰出人物”。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智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智力的真正内涵

第八章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坡度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

第十五章 掌握知识与发展心智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应用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吃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