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5M | 第一次生病

 书鱼知小 2021-11-03
变化
8个月体检时,孩子高74cm,体重8.8,kg,基本都正常。
最近又冒出了一颗牙,出牙那几天睡眠严重倒退。
会像尺蠖一般爬行,但还不会手足并用,往前一步累得呼哧呼哧的,所以严格说来还不算会爬。
有喜欢的玩具,如果把所有玩具都放在盒子中,会把其余的翻出来扔掉只留下喜欢的那个。
丧失了见陌生人就笑的技能。
有几天喜欢弹舌,即使哄睡迷迷糊糊时也要弹几下。
和他一起看绘本时,会专注地看看图画,偶尔抬抬头看我夸张的嘴型。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抓着纸啃。

睡觉时要拉着我的衣角。

骑到脖子上到处看很开心。

开始害怕理发,理发推子嗡嗡响就会吓哭,以至于现在的发型理了一半就放着了。
有一个八面体玩具,按某个键时会放音乐,一放音乐我会拍手摇摆,可以理解我让他按键的指令。
因为整天待在家里,没接触过同龄的其他小孩,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是怎样的,自我感觉他不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小孩。(但我还不想给他贴上这样的标签)
经常教他“再见”“拍手”,还没有学会这项技能。
疫情又加重了,小孩的抵抗力弱,为了安全,每周我只带他出去1-2次买菜。出门又要扫码测体温了,此时北京的境况让我想到年初。而去年此时,我还挺着大肚子去军事博物馆,对未来这一年要发生什么毫无知觉。
生病
孩子总要生第一次病的,这是必然的。早在孕期,我就仔细阅读了《美国育儿学会育儿百科》里关于各种疾病的应对方式,而且我也知道生病是形成免疫力的方式之一,所以等孩子真的生病时,没那么惊慌。
但依旧度过了身心俱惫的几天。
最初2天,孩子体温在37.5左右,观察吃睡都正常,精神状态也不错,除了摸着额头温热,其它的看不出来生病的迹象。但是为了防止晚上高烧,我试图在网上买美林,没想到整个过程非常复杂。


美林分为混悬液和混悬滴剂,前者适合一岁以上,后者适合一岁以下。但是退热药是非处方药,需要处方,网上买药不给8岁以下儿童开处方,没办法我用自己的信息让医生开了药。好不容易开好了,下订单时提示属于管控药品需要登记,而登记的后果我并不清楚,担心被查到发热强行要去医院做核酸检测。所以一番折腾还是没有买成滴剂。
还好我换了好几家店,发现有一家店的美林混悬液和其它药品打包可以不用处方和登记就能购买,最后就买了这种一岁以上才能用的药。
怎么给1岁以下的孩子喂1岁以上的孩子才能用的药呢?
我又在网上搜到滴剂的布洛芬密度和8月龄孩子的用量,最后计算15毫升液体含有0.6克的布洛芬,一次吃1.25毫升。我买的是100毫升液体,含有2g的布洛芬,应该一次吃2.5毫升。


这里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像我这样自行用药,应该遵医嘱,应该什么年龄喂什么药,不要像我这样冒险。我是在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并且查了很多资料,而且去医院实在很苦难的前提下才能出此下策的。
总之,买到药后,虽然当时还没高烧,但我已经安下心了。
次日白天体温正常,到了下午飙升到38.8,抱在怀里能感觉到像是一团火,精神也不太好,就喂了一次。出汗出到秋衣湿透,但也退热了。第二天晚上又烧到39,又喂了一次药。之后体温逐渐正常,之后孩子脸上起了一些点点,至今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幼儿急疹。
断断续续历时4、5天,这期间我做的事有:常开窗通风、适当脱衣服降温、增加喂水喂奶频次、生理盐水喷鼻防止鼻塞,以及时刻观察精神状态,期间一共喂了2次美林。
我的原则是不用中成药,不盲目喂药,保持冷静。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喂药其实是缓解家长焦虑的一种方式,什么都不做很难,这意味着对自己的判断要非常坚定。
好在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关于发烧的记忆
孩子发烧晚上睡不好,再加上鼻塞,醒得很频繁,有时候晚上半小时醒一次,我不得不同步醒来安抚他,那几晚上没有睡过踏实觉。还好挺到了周末,把孩子交给老程,我终于得空补了觉,却因为白天睡足了2小时引起了头疼,不得不吃了布洛芬。
那几天,只要摸到孩子的头热,我的心就一沉,感觉生活瞬间就陷入了灰色中,心脏就像一张被揉皱的纸。
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关于发热的记忆。每次生病感觉天旋地转,妈妈都会给我烧苹果吃,烧熟的苹果去掉黑漆漆的皮,谈不上多好吃,那种味道却至今记得。每个人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生病时的食物,我的食物就是烧苹果。如今想来,似乎并不太记得生病时的痛苦,唯独对病时妈妈比平日更温和的爱和烧苹果印象深刻。
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我记得半夜他发烧时,我端着热水站在一旁看着妈妈给他喂药,穿着秋衣秋裤冻得发抖自己却浑然不知,整个家都被淹没在那种沉默的氛围中。
还想起了以前工作时的领导,当时她的孩子刚一岁多,工作的时候听到她给家里老人打电话,问多少度怎么吃药,终于理解了当时她的焦虑,在孩子病时不能陪在一旁,应该很难过吧。
在此之前,这对这些若隐若现的记忆我来说,只是看到的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已,直到自己也经受了孩子生病这件事,才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愿孩子一生无病无灾,这是所有家长最朴素的愿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