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往事:难以割舍的情缘,黄土高原上有他永远的牵挂

 倦鸟依林 2021-11-04

人生已多风雨,往事原本不可再提,可曾经的爱与恨已深深藏在心里,抹也抹不去……这句话是北京知青王成柱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段话,他说那个泛黄的日记本记录着他在陕北插队落户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他在陕北插队落户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王成柱插队落户的地方在延安东北方向一个叫后李家沟的村子,那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当地乡亲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吃糠咽菜也是常有的事情。王成柱他们十三名北京知青是1969年3月中旬到达后李家沟大队的,他们七名男知青和六名女知青被分在了后李家沟二队插队落户,二队队长叫陈春明。

王成柱他们七名男知青暂时借住在社员李东山家一孔闲置的土窑里,那孔土窑是李东山家大小子以前居住的土窑,他家大小子结婚后分家单过,在村口新打了两孔土窑,家里这孔土窑就闲置下来。窑里的土炕很宽敞,还是前后炕,正好能睡下七名男知青。唯一的缺点就是窑里的锅灶小,不能满足七名男知青做饭吃的需求。三名女知青借住在陈队长家,和陈队长家的两个女子挤在一铺土炕上。另三名女知青在小队会计家借住,和小队会计家的大女子同睡一铺土炕。

第一顿晚餐是在陈队长家吃的,晚饭很简单,半盆炖酸菜,半盆炖洋芋(土豆片),还有一碗咸菜和半碗辣酱,主食是金灿灿的小米干饭,这样的伙食虽然不算很好,可在当时的后李家沟大队,那可是上好的生活,除非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才能吃上一顿小米干饭,平常的日子,谁家也舍不得吃小米饭。

大家吃饭的时候,陈队长的婆姨就站在旁边看着,看谁碗里没饭了,她就帮着盛上一碗,还热情地说:多吃,多吃一些。

吃罢晚饭,陈队长苦笑着说:“你们都是北京来的知青,是毛主席身边的人,哦(我)们这条件不好,让你们受苦了。现在天气还有些冷,哦(我)暂时安排大家轮流到社员家吃派饭,等过些时日天气暖和了,哦就派人把队部里那两孔仓窑(队里存放粮食农具的窑洞)拾掇一下,搭上土炕和灶台,你们就都去那里居住,到时就不用吃派饭了。”

第二天早晨刚起床,王成柱他们正在洗漱,忽然听到土窑门外有人喊:“北京知青,你们都起来了吗?哦在外等你们去哦家吃饭哩。”王成柱赶紧拿毛巾擦了一把脸,用手指梳理一下头发,打开了房门,只见一位大伯站在院子里,头上扎着一块半新不旧的羊肚毛巾,冲着王成柱在微笑。

站在院子里的那位大伯是陈队长的大哥,王成柱他们的第一顿派饭就是在他家吃的。饭菜虽不算好,可陈大伯一家人都很淳朴热情,王成柱他们心里很温暖。吃完早饭,陈大伯把王成柱他们送到院门外,笑着说:“等晌午做好了午饭,哦(我)就去叫你们。”

中午十二点多一点,王成柱他们在外面转了一圈刚回到李东山家的院子里,就有一位妙龄女子来喊他们吃饭了。那位年轻女子自我介绍说,她是陈大伯家的二女子,叫陈二玲(她大姐叫大玲),十六岁,在马家塬小学(邻村的学校)读过两年书,她就一个姐姐,没有哥也没有弟弟。

陈二玲虽然个头不高,可她长得很机灵,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模样算不上俊秀,倒也不难看。王成柱他们进到窑里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跟着陈二玲去她家吃午饭。一路上,陈二玲不住嘴地问这问那,还问王成柱见过毛主席吗?问王成柱是不是崴脚了(王成柱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了轻微的后遗症,走路稍微有点跛脚,但不影响正常生活)?陈二玲的天真活泼给王成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喜欢淳朴可爱的陈二玲。

大家跟着陈二玲来到陈大伯家的院子里,陈二玲赶忙到窑里端出来一盆水,让大家洗手。王成柱最后一个洗完手,他顺手把盆里的水泼到了院子里,陈二玲把一块手巾递给王成柱,笑着说:“哦(我)们这水金贵得很,洗过脸的水还要给生灵喝,可不敢糟蹋哩。”

那天吃过午饭,王成柱他们主动要求去给陈大伯家挑水,陈二玲借了邻居家两副水桶,她挑起自家的水桶,领着知青们去挑水。因为春季干旱,后李家沟大队的那眼水井水位很低,一次只能打上半桶浑浊的水。马家塬大队的水井深,水质好,陈二玲领着知青们去了离后李家沟大队二里半路远的马家塬大队。

来回用了一个小时,七名男知青轮换着挑回了两担水,等到了家,他们挑回的水桶里只剩下了半桶水。看看陈二玲挑回的满满两桶水,王成柱他们都挺不好意思的。

当天吃晚饭时,陈队长就来找他哥,生气地说:“人家北京知青刚来,你咋就让人家去挑水?”陈二玲看她二爸生气了,就笑着说:“二爸,他们是来插队的,咋能白吃饭不劳动?哦一个女子都能挑水,他们咋就不能?”听了陈二玲和她二爸的对话,王成柱他们感动又惭愧,感动的是陈队长的关爱,惭愧的是他们堂堂的北京知青,竟然不如一个弱女子有力气。

春耕春播生产劳动开始后,因为王成柱有轻微的小儿麻痹后遗症,陈队长对他格外照顾,让他和女社员们一起干轻一些的农活,还嘱咐女社员们多照顾一下王成柱。王成柱和女社员们一起劳动,陈二玲和他也就多了接触的机会。

1972年春天,县里要在后李家沟大队插队的北京知青中招聘一名文职干部,考虑到王成柱腿有残疾,大队书记和陈队长都极力推荐王成柱,可县里嫌他腿有残疾,不同意招聘他。因为那次招聘失利,王成柱难受了好几天。看王成柱情绪低落,陈二玲就找他拉谈,给他送好吃的,还宽慰他说:“当干部不如当农民自由自在,当干部也有当干部的难处哩。”

两年后,县煤矿招工,王成柱又是因为身体原因没能通过体检。紧接着县里又有招工名额,王成柱还是没能通过体检。看看一同来插队的同学们当干部的当干部,当工人的当工人,自己却一次次失去机会,王成柱心里很难受,情绪也很低落,在没人的地方,他捶打着自己那条不争气的腿哭了好几次。好在有陈二玲的关爱和宽慰,王成柱心里好受了很多。

1975年夏天,上级批准了后李家沟大队成立小学校的申请,大队书记找到王成柱说:“成柱,你的腿有毛病,就到学校来当个民办教师吧,毕竟教学要比出山劳动轻松一些。”就这样,王成柱成了后李家沟小学的首任老师。

那年秋后,大队书记来给王成柱当媒人,他给王成柱介绍的对象就是陈二玲。王成柱犹豫了一下,红着脸说:“我是个残疾,配不上人家。”“配上配不上你说了不算,你就说同意还是不同意,人家还等着我回话哩。”大队书记笑着说。

半个月后,王成柱收到了他父母的来信,他父母说既然没有机会离开那里,就在那里结婚成家吧,爸妈没能耐,也帮不上你,只要你能生活快乐,我们也就放心了。

第二年初夏,王成柱和陈二玲领取了结婚证,陈二玲成了王成柱的婆姨。结婚后,王成柱没有去大队为他准备的窑洞居住,他住在了陈二玲家。王成柱非常诚恳地对陈二玲的爸妈说:”爸、妈,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了。”那一刻,陈二玲的爸妈都流泪了。

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甜蜜,什么脏活累活陈二玲都抢着干,有点好吃的她都省给自己的男人吃,陈二玲常对王成柱说:“哦(我)一个农村女子,嫁给了一个有文化又好看的北京知青,哦(我)可捡了个大便宜。”每当听到这句话,王成柱就笑得合不拢嘴,他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

1977年夏天,怀孕九个多月的陈二玲就要临盆了,那天半夜,一场大暴雨不期而至,王成柱他夫妻居住的那孔土窑突然坍塌,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等乡亲们把他俩从废墟里扒出来,陈二玲已经没了生命体征,王成柱也奄奄一息了。十几个人轮换着把王成柱和陈二玲抬到了公社卫生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王成柱醒了过来,可怜的陈二玲再也没睁开眼睛。

沉痛的打击让王成柱彻底崩溃了,他在炕上躺了一个多月才爬起来,要不是他岳父母的细心照顾和开导,王成柱有可能也随陈二玲去了。

之后的日子里,王成柱虽然还是继续教书,可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再也没看到他脸上有过笑容。每月领到教师补贴金,他都如数交给岳母,自己一分钱都不花。为了不让岳父去挑水,王成柱总是天不亮就去挑水,水瓮里挑满了,还要再挑回一担水来放在窑门口。

当年的冬季,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了后李家沟大队,还留在后李家沟的知青们都捧起了课本,大家都在为参加高考做准备。在大家的劝说下,王成柱也拿起了课本,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开始温习功课,他也准备参加高考。当年的高考王成柱没去参加,他说没有心情。

1978年夏天,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王成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师范学院。离开后李家沟那天,王成柱跪在了岳父母面前,哽咽着说:“爸,妈,我还会回来的。”“你要是孝顺,就不要回来了,哦们看到你心里更难受。”他岳父拉起王成柱,泣不成声。

大学毕业后,王成柱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所中学当了一名老师,两年后和一位丧偶的机关女干部结为了夫妻。

自从参加工作后,每逢过年过节,王成柱都会给陈大玲寄一些钱和物品,让她转交给岳父母。2001年初冬,王成柱的岳父去世,王成柱和他爱人一起去了陕北,两人都穿了重孝,为陈二玲的父亲守灵尽孝。两年后他岳母去世,也是王成柱为她料理的后事。

王成柱退休后,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去一趟陕北给他岳父母上坟烧纸,给陈二玲献花,在他的心里,陈二玲永远都是他的婆姨,陈二玲已深深藏在他心里,抹也抹不去。他说这份情缘难割难舍,黄土高原上永远有他的牵挂。

讲到这里,王成柱流泪了,他说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坎坷曲折,可他很欣慰,因为他一辈子遇到了两个好女人,一个是陈二玲,一个是他的爱人。陈二玲勤劳善良,他的爱人通情达理,善良有爱心,他从心感激他的爱人。

柱在老年大学做辅导老师,他的爱人在社区做志愿者,两个人都在做义工做公益,他俩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