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介中医学的五运六气2

 成德明 2021-11-05

第二部分1840年---1900年历年历月(历日)有关历史事件的五运六气分析

一·历法简介

历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年、日依据天象的称阳历;月、日依据天象的称阴历;年、月、日都依据天象的称为阴阳历。

1·公历:即格里历,它的基础是回归年,故又称阳历。格里历的平年为365天;闰年在2月未加一天,为366天。在格里历中,当某年的纪元年数不能被4整除时为平年,如1981年;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时为闰年,如1984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时为平年,如1900年;能被400整除时为闰年,如2000年。格里历全年天数为365.2425日,每年只比回归年的365.2422日多0.0003日,经过3300年才多出一日。

格里历按月分配天数:月大31天、月小30天;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月大、2月小,3月大、4月小,5月大、6月小,7月大、8月大,9月小、10大,11月小、12月大。

2·中国农历:中国汉族的传统历法,又称夏历、汉历、阴历。我国古代(辛亥革命前)除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外,其余都属于阴阳历。其特征是既注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周期即取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又兼顾寒暑节气即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年、月长度皆依据天象;历月和历年的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周期。以从朔到下次朔或从望到下次望的时间间隔长度,平均为29.530588天。朔: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和回归年(回归年: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秋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太阳年。回归年是历法年的特点是:回归年的时间是天文学家根据太阳系运行规律提前算出来的,而且回归年的时间釆用的是地球表面真太阳时体系。而恒星年采用的是钟表时体系。真太阳时体系与钟表时体系累计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每个回归年的时间并不相等,平均约为365.24220天。恒星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比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短)。

农历:大月30日,小月29日;每年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相同,由计算而定;平年12个月,全年354或355日;由于平年天数与太阳年相差11天,设置闰月使这几年的年平均日数尽量接近回归年365.2422天;由于1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368/1000=46/125,即125个回归年余出46个朔望月,那么在125个回归年中应设46个闰年;经计算,7/19接近0.368,故,19年设置7个闰年,闰年13个月,全年383或384天。

中国农历最大的缺点:平年和闰年的日数相差太大,且历年历月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

3·中国农历的辅助部分

(1)·二十四节气:节气与地球在绕太阳运动时的轨道位置有关,与月球无关,是完全的太阳历。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360度划成24分,即太阳从黄经(黄经:在黄道坐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值、共分成360度、在这个系统中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成南北两半球,太阳移动到黄经0度为春分、移动到黄经90度为夏至、移动到180度为秋分、移动到270度冬至。朔日:月球移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的那一天,叫朔日)零度起,沿黄经每运动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气”,共24气,每月2气。每月第一个“气”,称为“节气”:正月立春、二月惊蛰、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种、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每月第二个“气”,称为“中气”:正月雨水、二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小满、五月夏至、六月大暑、七月处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是6日、21日,下半年是8日、23日,前后相差不到1―2日。

命理学中八字排列所用的年月划分是严格以节气为标准的,而不是以通常农历或公历的年月划分,这是起八字的基本原则,使得八字的排列不受历法变更的影响而保持其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以回归年为纪年标志,符合四季寒暑变化的节律,遵循天道轮回的因果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干支纪法:(略)。

以年干寻月干法,五虎遁dùn)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寅,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注:年干为甲或己之年,其正月天干为丙,即正月为丙寅;余类推。如2014年甲午,2019年己亥,正月干支均为丙寅。

以日干寻时干法,五鼠遁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土,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注:日干为甲或己之日,其子时(子时:公历前日之23点始,至今日凌晨01点止,为今日之子时。日与日的分界点是夜11点,而不是夜12点)的天干为甲,即子时的干支为甲子;余类推。如:公历2021年11月4日(农历九月三十日)的日干支为丙辰,子时的干支即是戊子。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1911年的年、月、日干支,可查询《中国古代万年历》(林道心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或手机万年历可查得。

4·中西历的比较:中国农历选取月日阴阳二体为时间参照,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日(回归年),并辅以节气、干支纪年,其内容相对复杂丰富,可以说是人类最科学的历法之一。但是,由于单个公历年(365或366日)比中国农历年(平年354或355日,闰年383或384日)更接近于回归年(365.2422日),所以从具体日期反映季节的角度来看,公历比农历准确。

命理学中以节气为标准划分年月,排列年柱、月柱,解决了八字排列准确性的问题。但,传统命理学中推算开始行大运的时间、行运过程中大运的交换时间,一直使用农历,由于农历的不准确(农历历年长短不一,平年中置闰年,平年和闰年日数相差很大;历月大小不同,很不规则;节气和中气在农历中的分布日期也不稳定,而且变动很大),导致开始行大运的时间、大运的交接时间的不准确。

所以:大运的推算,以公历为标准是准确的,克服了农历历年历月长短不一的弊端;然后再对应相应的干支。因为农历的平均历年和公历历年与回归年基本一致,以干支纪年不受农历、公历的影响。

(参考百科《中国农历历法》)

二·特此说明

1·公历以阿拉伯数字(1、2、3、4、5、6、7、8、9、10)书写,农历以阿拉伯数字的中文简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书写。

2·五运六气的制化中,年月划分严格以节气为标准,即以立春为每年之始,每月的时间是从交该月节令﹝节令(月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之时起,至交下月的节令止。

3·《清史稿》为摘抄《清实录》,其所载时间为上谕时间,与突发历史事件具体发生的时间多有不符之处,两时间之间通常有一段间隔。《清实录》是清代进士们写的圣旨,其史实、时间均比较客观准确;作为一种公文文体,其严谨性、条理性在文言文中是少有的;所以,清史以《清实录》为准。《清史稿·本纪》、《中国历史纪事年鉴查询》只作为每年历史事件的索引。

待续:1840年历年历月(历日)有关历史事件的五运六气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