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与全球变暖

 零壹贰012 2021-11-05

图片


目前,除去工业、汽车排放等人类活动,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约有30%来源于农业。

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会导致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灾害频发。甲烷是位于二氧化碳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20%,其中稻田排放的甲烷约占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11%。另外,稻田还是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氧化亚氮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6%~8%。这些数据表明,水稻或多或少与气候变暖有关,但是以水稻产生的温室气体分量来看,又未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发表于《环境研究通讯》上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水稻的种植北界在30年的时间内向北方的高纬度地区迁移了近25千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现在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人类活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负主要责任,同时,种植水稻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水稻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高于小麦和玉米,这也符合中国有超过一半人口主要吃大米的饮食习惯。不过,水稻种植北界向北迁移显然不应由水稻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人类的工业生产、汽车排放和其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大。

但是,水稻种植北移涉及粮食安全,是福还是祸,在短时间内难以判断,但至少应当引起关注。此前,由于气候变化,其他农作物也出现了种植区域向北方高寒地区迁移的情况。不过,这些研究有的是采用气象模拟条件作为参数,有的是采用水稻分布情况分析水稻种植可能向北迁移,但都难以得出现实中的水稻种植区域向北迁移的真实情况。
 
此次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采用了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研究方法。研究团队使用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反演的长时间序列水稻时空分布数据集,利用核密度估计算法提取并定量分析了水稻种植北界的分布及演变规律,得出了中国水稻种植实际向北迁移的结论。具体情况为,在过去30年间,中国水稻种植北界向高纬度地区平均迁移了24.93千米,最大迁移距离为88.01千米;向高海拔地区平均迁移了39.15米,最大迁移距离为117.08米。
 

图片


水稻种植北界向北扩展有多种原因,如收益、农业政策、灌溉条件、旱育稀植技术等,但对水稻种植北界区域水稻扩张起主要作用的是气温增高,平均温度每升高1%,水稻种植北界区域的水稻种植面积将增加2.24%。
 
从表面上看,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是一件好事,因为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的产量也会增加,能为更多的人提供食粮,因此对于粮食安全有益。气候变化不只影响中国,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水稻种植,如果这种情况在全球都一样,也会增加全球的水稻种植面积。这对于全球以大米为主食的35亿人也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气温升高,也有可能造成水稻减产和水稻品质降低,这一涨一消之间,可能会抵消水稻种植面积向北扩增带来的收益。
 
即便水稻排出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只有少量的作用,也不应当忽视。在水稻产量越来越高并能较好解决人们吃饭问题时,下一个要考虑的目标就是减少水稻的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益处,也能对粮食安全做出进一步贡献。
 
解决之道仍在于科学,方法之一是种植节水水稻。2019年,上海市农科院生态研究团队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针对安徽省亳州、蚌埠、滁州、淮南、合肥、安庆、铜陵7个地区种植的节水抗旱稻进行了两年的碳减排效益评估。结果表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改为节水抗旱稻旱管种植模式后,稻田主要温室气体成分甲烷的排放量降低97%。
 
虽然水稻的淹灌式种植改为旱管种植模式后,另一种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排放略有增加,但综合温室气体(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减排达92%。实验证明,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前提下,该模式是目前已知稻田甲烷减排效果最好的方法。
 
解决方法之二是改良水稻种子。把其他作物的基因转移到水稻中,可能既减少水稻的碳排放,又能提高水稻产量并增加稻米的营养。中国研究人员发现,把大麦的基因SUSIBA2转移到水稻中,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将SUSIBA2基因转移至水稻后,这一基因在水稻中的表型明显,不仅实现了稻粒淀粉含量升高,颗粒饱满,还大幅度降低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这是第一种既高产又能降低甲烷排放的大米,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依靠科学,可以既解决全球人口的吃饭问题,也可以减少种植水稻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熊掌和鱼也可兼得。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10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