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结

 地震和火山探秘 2021-11-05

      地震波的形成机理是,在岩浆流涡旋的作用下,浸没在软流圈中的下潜板块发生断裂,一分为二,板块前端岩体演化为震源体。震源体脱落,引发母体板块发生弹性运动。弹性运动的能量向上传导至地壳岩石层,引发岩石层产生振动,这时,就会发射出一系列地震波:P波、S波、瑞利波和勒夫波。

       母体板块的弹性运动产生了三种作用效应,分别形成了三组弹性振动波:PO-SO-RO波,P1-S1-R1波,P2-S2-Q波,以P0波和P1波为中心,形成了A、B两个震中。在A震中区,地震波组合为:P0-S1-S2-R0-Q,在B震中区,地震波组合为:P1-S0-S2-R1-Q。

       每种地震波的形态和传播方向都是不同的,P波是柱形波,P0波和P1波分别穿过A、B两个震中,以一定陡倾角射出地面,P2波则在岩石层内沿着水平方向传播。S波是一种平面波,波面与P波方向相垂直。在两个震中区,由于S0、S1、S2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各不相同,表现为水平偏振波和垂直偏振波。瑞利波和勒夫波属于复合波,由P波和S波组成,沿着地表面传播。瑞利波是一种环形波,振动方向垂直于地表面。勒夫波是一种平面剪切波,振动方向平行于地表面。这就是地震波的基本性质和传播规律。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的形成与岩浆流的作用效应有关。在岩浆流涡旋作用下,软流圈中的舌岩体对地壳岩石层产生扭旋作用,在扭旋状态下,岩石层会发射出一种弹性振动波——扭波。扭波是一种与断层相伴生的地震波,极具破坏性,分为震前扭波和震后扭波;其中,震前扭波产生的地震征兆和异常现象,为地震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