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瑞喜校长谈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感恩教育应是起点目标

 建安视觉 2021-11-05

  



老人古语——斗米养恩,石(担)米养仇。农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白居易——洛阳米贵,居也,弗易。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逐步强起来,可有些子孙们却“弱”起来了。内外祖、父两辈六个大人供养起了一个“小祖宗”,颐指气使,心高气傲,牛气哄哄,唯我独尊,伺候不倒了。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自己的任务与困难都转嫁于师长了。有少爹少娘包办了这且不说,可家常便饭不吃,大锅饭不吃,外卖物流等各种珍馐奇食舶来品代替了萝卜白菜,粗茶淡饭被祖国的花朵们不屑一顾了。

  



这吃的饭换了,我们还可以理解——社会富裕了科技进步了;尽量满足子孙口欲之需,爸妈口袋里的钱唯恐孩子比不上人,尽量满足他们的攀比之欲,内外祖父祖母辈们也彰显“大爱”,再补一张让孙甥辈们阔气的百元票儿,硬塞进小祖宗们的兜里去;爸妈送、爷奶辈们接——公交车、校车都觉得不放心。小孩儿、小闺女儿们都太金贵了(不论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宠着一一)。

  



这样的宠爱有加,子辈们照单接受,这所有“营养”养育了怎样的后代?有的懒散软弱、孤傲娇嫩。温室养育,襁褓之中;捧在手心恨不得含在嘴里;经不得风雨,见不得世面;批评不得,更不敢惩戒;经受不住挫折与考验。学习好的更娇,差的破摔;艰难无斗志,困苦受不了……。从不体贴父母老师,只是挑三拣四,找师长毛病一串串,从不反思自己,更无修炼身心提升境界之自觉;不知感恩,只是一味索取。虽然说祖国花朵们在当代信息社会接受新的知识,新潮世界,追星时髦,比老辈们时尚得多,可成长中实质问题也不少。若以无所谓之状态,“长大了就好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真的吗?真的无患无忧吗?

  



从小看大,七岁看老;小树不修不砍不成材,小时不教不育不成人。从幼教到青少年成长,还是从感恩教育抓起吧。知恩图报,就会去做去学去干。感恩教育应是起点目标。

接受 “斗米”时就让孩子们心存感激,体验父母操家立业之苦之难,懂得世事艰难,人生莫测。感恩教育,要让孩子介入到父母的社会生活中去,身临其境体验,由感触再升成感悟,渐渐的上升为人生智慧。师长们就有可能避免“石(担)米养仇”之患了。引领一路同行少说多做,让孩子多看多参与,比空洞说教管用多了。

  



创设情景,领孩子们去参与,看父母工作纪律、时间观念、目标任务、人际关系、社会之繁烦一一理解父母“白发搔更短”,不再抱怨;父母在商海中沉浮,在打工场上拼搏,酷暑严寒脏累汗臭艰难危险,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让孩子不当家也知柴米贵呀。

  



白居易求取功名,京城拜师,老师一句话仅几个字,让他明白“居也弗易”的人生哲理而后“居也,易矣”。当今,很多进城父母打拼,业有小成,让子女住了套房或别墅,“居也,易矣”。你还得让无忧子女有忧患意识,不能父母领进城,子女无奈又退回乡下“居也,易矣”。富不过三代的悲剧就上演了。

  



有饭送给饥人,有话送给知人。学会感恩,信心希望目标计划措施、成长动力,一应俱全,还愁孩子们不成长吗?(河南省安阳县彰德实验中学  王瑞喜  2021年11月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