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餐饮“四大巨头”之一, 沙县小吃可以说是: 国内最最家喻户晓的小吃连锁店了, 无论是写字楼还是小区, 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因为物美价廉而遍布大街小巷。 重点是沙县小吃的店面不仅布满全国各地, 还开到了大洋彼岸。 足迹远至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 奥地利、葡萄牙、日本等国家。 美国纽约更是开业当天,仅3个小时就被迫关店, 店家准备的食材全部售罄。 平时即使不是用餐高峰期, 这个店里也人山人海, 没有一个空位, 据说, 这家店的镇店之王“柳叶眉”蒸饺, 售价约42元人民币, 一天就能卖出1500个! 但最近, 如此接地气的沙县小吃门店, 却摇身一变成了洋气样子, 摇身一变成了网红ins风店, 黑白门头,极简现代的装修, 是让收入低一点的人都不敢踏进去的昂贵模样了! 而且, 沙县小吃最经典的吃豆人logo也消失不见了, 成了白底黑字的纤体简约风格。 有网友评价: “一看还是左边(旧版)的更好吃!” “沙县小吃门店整这么高级,自己以后可能都吃不起了。” “沙县小吃是不是要开始涨价了?” “全国各地沙县小吃千千万,正宗的到底是哪个?” ...... 其实, 当你来到沙县你便会发现, 沙县的小吃其实和沙县小吃是有区别的, 我们平时吃过的那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真正沙县的传统小吃有多达260多种, 常见的也有60多种... 那最正宗、最平和、 最带有热气腾腾诗意的那一口, 永远停留在它的老家——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 三明, 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三明,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世界级的丹霞地貌地质公园; 在三明, 有能够媲美越南的网红佛手桥; 在三明, 有清幽、宁静的“福建第一大湖”闽湖; 在三明, 还有现实版世外桃源的古村落, 和古韵雅致的古城; 到了三明, 那就是站在沙县小吃的宇宙中心, 让人眼花缭乱的小吃, 瞬间开启一场美食盛宴。 加之不少勤劳的沙县人民沿袭了沙县当地的作息, 会将小吃店经营到深夜, 甚至是通宵, 对于夜间辛苦劳作的人们来说, 沙县小吃才是中国本土的深夜食堂~ 不深入到沙县, 你是吃不到最朴实最正宗的沙县小吃的。 那正宗的沙县小吃,到底有什么呢?馄饨在沙县小吃叫扁肉, 经过快餐式的蓬勃发展, 便使用人人都熟知的馄饨名字。 沙县扁肉皮薄肉滑, 最正宗的扁肉, 一般选用猪后腿上最为紧致的那一部分。 正宗的沙县肉馅是是使用棒槌敲打。 包制扁肉的面皮薄如蝉翼, 吃起来面皮嫩滑,满口生香, 肉馅吃起来又嫩又脆。 油炸的扁肉也很不错, 香香脆脆,蘸上醋味道很奇妙。 花生酱是每个沙县小吃的灵魂, 很多老店会坚持自制花生酱, 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 点上一碗拌面, 淋上独特的花生酱,搅拌均匀, 撒上刚切好的葱花, 那味道一定使你难忘~ 沙县拌面所使用的面条是当地的一种碱面, 面条入水时间不宜太久, 最多一分钟, 因为要确保面条的劲道, 加了天然的碱, 所以有特别的香味。 一般的沙县小吃店都有蒸饺这一招牌, 但到了沙县却看不到它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便是芋饺, 沙县盛产芋子, 芋饺自然也很有名, 而且它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每年农历七月新芋上市, 沙县人就开始做芋饺, 煮熟的芋子捣烂,和着木薯粉, 揉成半透明的皮坯, 包入猪肉丁、香菇、笋干等, 它就像汤圆的改良版,但有自己的味道。 沙县烧麦与北京烧麦的肉馅不同, 同时和江南烧麦单纯的糯米馅也有所差异。 沙县烧麦的糯米馅有着古老的风味, 代替糯米的则是肉末, 馅里面会用粉丝、肉丁、竹笋丁、蘑菇丁包裹, 形状也略有差异, 算是沙县特色中的一道经典之作了。 重点在于吃的时候沾豆豉油! 豆豉油有一股香味, 而且味道极淡, 淡到可以端起来咕嘟咕嘟喝, 但是却是提鲜调料必备佳品, 鲜香爽滑,味道鲜美。 沙县人吃烧麦还爱配一碗烫嘴豆腐, 其实就是沙县版的豆腐汤, 沙县豆腐是典型的南方豆腐, 它嫩滑可口, 但沙县人喜欢把嫩豆腐煮得老一点, 里面尝起来非常嫩,外表有韧劲。 烫嘴豆腐的主要材料是: 新鲜豆腐、干黄花菜、花蛤干, 配料是各种用来提鲜的海货, 每家店都有所不同, 把所有食材都放进一锅里后小火慢炖, 充分吸收了鲜味的豆腐, 吃起来爽滑鲜嫩。 米冻皮类似于北方的凉皮, 沙县人喜欢称之为米冻, 米香味浓郁, 口感和形状有点类似广东肠粉, 鲜咸中透着丝丝甜味, 特别适合夏天。 把早稻米浸泡一晚, 再加入冷米饭一起磨成米浆, 用米浆放入容器在开水表面烫熟, 最后在等待冷却成形后就可以捞出使用, 蒸熟后用豆豉油提味, 吃起来非常滑嫩还不粘牙, 米香味也很浓郁。 豆腐丸可以说是沙县小吃的点单王了, 沙县豆腐丸口感软而粉, 白嫩的豆腐做皮,可以包入肉馅, 猪肉做成馅儿,然后挤成丸状, 制成包心豆腐丸。 最后, 搭配红菇汤底, 撒上一点葱花, 一份豆腐丸就能上桌了, 豆腐的细嫩与馅料的鲜美交相融合, 口口都能感受到食物本身带来的“鲜”。 板鸭在过去叫“沙县腊鸭”, 早在《周礼》中已有这种做法的记载: 把桂(香料)和姜切碎撒在肉上, 用盐腌渍,最后风干。 沙县本地的鸭肉厚实不柴, 烤干后越嚼越香。 沙县的板鸭使用当地养殖的鸭来做, 成品咸淡刚好, 味道不仅鲜而且层次感分明, 几乎沙县所有的农家女都能制作板鸭, 作为一种传统手艺传承了下来, 已经几百上千年的历史。 沙县人真的对豆制品情有独钟, 烤豆干也是沙县人时常吃的一种小馋嘴, 它色泽金黄,方正小巧, 犄角旮旯的小巷子里, 总能找到烤豆干的踪迹。 沙县豆干有两种, 黄色的是放入栀子果实卤水里煮出来的, 褐色是放入传统卤水里卤出来的, 之后放在炭火上烤, 捏扁再蘸上豆豉油, 吃起来非常鲜嫩。 金包银也是一种豆制品, 同样是沙县小吃里比较的特别的, 尤其是它的馅儿,种类非常多, 包括有猪肉、白菜、虾皮、笋丁等等。 外层豆干先炸后蒸卤, 里面包裹着厚实的肉馅, 基本上每家店都有, 然后吃的时候, 还可以搭配不同的蘸汁, 鲜味入魂,而且还便宜。 沙县的夹饼名声在外, 其实大名鼎鼎的夹饼, 就是粘了匀匀密密的白芝麻的光饼, 因为夹饼中间是空心的, 把夹饼从侧面剖开, 可以往里夹任何你喜欢的东西。 在沙县最常见的馅是粉蒸肉、 酒糟炒鲜笋, 粉蒸肉肉香嫩有嚼劲, 酒糟炒鲜笋则脆嫩带着酒香味, 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泥鳅粉干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小吃, 属于闽菜系, 顾名思义就是以泥鳅为浇头的粉干, 味道鲜美,质地软嫩。 泥鳅先经过家酿酒糟和调味料灌醉, 再加上了虾油, 使得其风味更为独特, 汤里用红酒糟煮的, 带着特别的酒香甜味儿, 配合爽口的粉干,好吃得停不下来。 沙县小吃的鱼丸, 外表酷似超市冰柜里冷冻的火锅鱼丸, 实则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一旦你吃过正宗的鱼丸, 一秒就会高下立判。 沙县鱼丸采用新鲜的鱼茸、 淀粉以及鸡蛋清搅拌均匀而成, 为了口感清脆, 有时候还会加一些新鲜的猪肉泥, 混合着肉香, 吃起来绝对是一种享受。 顺着香味向前寻找, 你会看见小巷里有三家卖烧饼的, 但直到看见一块写着“罗兰烧饼” 四个大字的蓝底红字招牌,这才对了! 将煮熟的猪肉馅包在面团上再用面团回包, 用面团棍做成饼状,然后烘烤, 看似简单, 但如果没有熟练的手艺, 也是做不出酥而香脆的口感的。 冬酒最初出自夏茂镇, 《沙县志.物产》有载: 夏茂酿造的酒有“长水、短水”之分。 长短亦即是酿酒的时长,入口微甘, 其色泽清澈,酒味微甜,香醇绵长。 在夏茂,立冬过后,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酿一些冬酒存储过冬, 等待来年开坛畅饮, 沙县人都喜欢围坐在一块, 喝上几口冬酒,谈天说地。 除了以上这些, 沙县小吃还有: 鸭汤粉、烙粑、豆香糍粑、 碧玉卷、沙县大肠糕、芋头饼、 锅贴、勾芡酸辣汤... 每一种都值得好好品尝! ![]() 沙县必游景点: 名胜古迹:文昌阁、城隍庙、大洲古渡、宝严寺、邓茂七山寨、兴国寺 自然风光:淘金山、七仙洞、松柏岩、十里平流 、七峰叠翠、吕峰山 沙县动车距离厦门仅2h, 距离福州仅2.5h, 却是一座美食不输它们的饕餮之城, 那是商业化浪潮之外, 最传统温情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