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中秋节的前一天,一个洛杉矶寓所的房东发现,她有位女租客死在了房间里。 这个女租客就是小说家张爱玲。 从那一天开始,1995年的9月8日,被定为张爱玲的忌日。 张爱玲的一生,是被原生家庭操纵的一生。 名门之后,父亲是纨绔子弟,母亲受西洋教育。父母关系不和谐,离婚后,父亲给她找了个后妈。 17岁那年,张爱玲想要和母亲住在一起,却引起父亲的不满,将她囚禁起来。 那段时光,她就像《半生缘》中被祝鸿才囚禁的曼桢。 如果死在房间里,拉出去,埋了,就不再经受人生的磨难。 后来,张爱玲终于逃了出来,和母亲住在一起。 然而,她并没有感受到母爱。 她去港大读书拿到的奖学金,被母亲竟然当赌资,输得一干二净。 这些惨淡的经历,成为了她创作的素材。 在她的小说中,大多数人物都有一颗被原生家庭折磨的灵魂。 《倾城之恋》的白流苏,财产被家人败光,没有人关心她的下半生。 《金锁记》里,曹七巧不满儿子结婚,吐槽儿媳:
张爱玲对原生家庭批判力度最强的,恐怕还是《半生缘》。 小说主要讲的是顾家的故事。 顾姓,强调了顾曼桢顾曼璐与家庭的关系,凸显她们是顾家的女儿。 因为这两个女子是顾家的,所以她们的命运始终被顾家影响,成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梦魇。 为了展现家庭对曼桢的影响,张爱玲用一顿饭就写得明明白白。 这段饭就是她和世钧第一次见面。 书中这样交代。
在这里,叔惠世钧初见曼桢,而饭铺明显是个小脏馆。
乍一看,这些细节像古天乐的脸,平平无奇。 仔细一看,疯狂点赞。 许鞍华就是深得其中三昧的导演。 于是在她的电影中,还原了这个场景。 大年初四,正是曼桢他们春节后第一天上班。 世钧叔惠常去的馆子没开门,只好去一家半营业状态的小脏馆吃午餐。 在这家小脏馆中,曼桢世钧第一次见面。 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第一次在餐馆碰头,可以看出他们平时很少有交集,常去的餐馆也不相同。 初四那天他们比曼桢晚去小脏馆,可以推测曼桢是小脏馆的熟客。 而脏馆证明廉价。 都是小白领,叔惠世钧和曼桢的餐饮标准却不相同。 前者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所以选择的餐馆是相对高档干净的。 这也是叔惠吐槽小脏馆的直接原因。 而曼桢也知道脏,但是她依旧是小脏馆的常客,因为顾家还有需要她养活的家人。 上有母亲祖母,下有四个弟妹。 曼桢曼璐打工挣钱就是为了养活这六个人。 然而,曼桢曼璐从相亲相爱一家人,却反目成仇变成撕逼姐妹花。 曼璐是猪油蒙了心,也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主谋还是曼桢曼璐的亲妈。 原著有描述 。 曼璐嫁给祝鸿才后,婚姻不幸福,回娘家消气。 她妈认为,夫妻不和谐,是曼璐不能给祝鸿才生娃,借腹生子可以让两人恩爱。
对于这个建议,曼璐的评价是,
她有个危险的想法,妹妹曼桢可以帮自己。 然而,这个想法变成行动还需要顾妈的助力。 顾妈开始拿张豫瑾说事儿了。 告诉曼璐,为张豫瑾曼桢CP打call。
曼璐对这样的话很生气。
杀人诛心啊。 张豫瑾是曼璐一辈子的爱,为了养家,她放弃了这段爱情。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曼桢大学毕业,成为赚钱养家的小白领。对于这个家庭,曼璐是孝顺女儿,也是好姐姐。 但是,曼桢有体面的工作,有同事追求,还要动曼璐最爱的人,要她撮合,这样就太欺负人了。 顾妈始终没有考虑曼璐的感受。 她不是为家庭付出无怨无悔的动物,她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贪嗔痴,爱恨欲。 就在张豫瑾结婚前一天,顾妈还请求曼璐将自己的紫色绒旗袍借给曼桢穿,参加张豫瑾的婚礼。 顾妈不明白,紫色绒旗袍代表着曼璐生命中最甜美的时光,有个张豫瑾弟弟称呼她“紫衣姐姐”的美好岁月。 连她最爱的衣服,也要被曼桢夺去。 曼璐如果不黑化,都对不起她的人性。 就在那一夜,曼璐策划了祝鸿才玷污曼桢的悲惨事件。 曼桢被曼璐拉下水,表面是一出匪夷所思的狗血事件。 毕竟相亲相爱姐妹花变成仇人,这种转变太突兀了。 但是张爱玲不断用细节铺陈,来证明这件事的合理性。 原生家庭不仅祸害了曼桢的一生,对世钧也是如此。 在两人谈婚论嫁之时,是沈家猜到了曼桢是舞女曼璐的妹妹。 对此,世钧是软弱的,羞于承认曼桢与曼璐的姐妹关系。 这次争吵加大了曼桢与世钧的距离。说到底,两人的爱情悲剧,也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半生缘》的最后,世钧和富家女翠芝结婚了。他们家养了狗,在结婚前,翠芝就曾经说过,世钧最讨厌狗了。 记得的,明知故犯。对方喜欢的,无论如何也记不清。 世钧最喜欢吃火腿 ,而翠芝始终记不得。 两人结婚最大的理由不是因为爱情。翠芝的母亲觉得世钧靠得住,家境不错 ,就把女儿嫁给她了。 而世钧曾经说过,
世钧那时候正在和曼桢谈情说爱,他想不到和翠芝经历可悲命运的是他。 被原生家庭操纵的一生啊,是曼桢曼璐 ,是世钧翠芝,也是张爱玲,或许是你也是我。 他们的故事会完结。 像他们的人生,却永远不会结束,完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