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映评分6.8,网友直呼被低估,我们该给《投名状》翻案了

 尘飞扬说经典 2021-11-06

《投名状》是陈可辛最容易被误解的影片之一。

该影片赔惨的传闻,一直是八卦号撰写文章的灵感来源。

网上一度传闻,《投名状》的成本3亿+,李连杰一人就拿到1亿片酬。

如果这个传闻属实,《投名状》想要收回成本,至少要拿到9亿票房。

事实上,《投名状》的全球票房只拿到4000多万美元。这让很多人都在惋惜,《投名状》让制片方赔得底裤都不剩。

《投名状》是不是赔钱货,要看它的真实成本。

陈可辛接受新浪娱乐采访说过,《投名状》票房过1.5亿,就能收回成本(新浪娱乐:独家对话陈可辛:我的电影顿悟录)。

当年,《投名状》在内陆拿到2.01亿票房,高于《色,戒》的内陆票房,仅次于冯小刚的《集结号》。

这说明,《投名状》赚到钱了。

更让我惋惜的是,《投名状》公映后,豆瓣口碑只有6.8分。14年后,它的评分才逐渐上升到7.4分。

很显然,《投名状》被低估很多年。

有网友不满,为此专门在知乎上发问,它的豆瓣评分为何这么低?

《投名状》并不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电影。

要看懂《投名状》,不能错过这段台词。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从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杀!”


这是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兄弟的结拜誓词。

三兄弟从出生入死到自相残杀,其实是三人之间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投名状》的好,就是拍出了三人不同的价值观。

庞青云是老大。他是职业军人,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对他来说,当地方大员比如做两江总督,就不枉此生。

赵二虎的人生理想相对低一些。他重视同族血脉,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成为全村的希望。对他来说,成功人生就是他能衣锦还乡,让乡亲们吃饱肚子。

而姜午阳的格局最低,人生理想最小,相信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让他们兄弟分崩离析,他就会砍了谁。

三兄弟的价值观不同,人生理想不一样,自然而然会发生冲突。

如果不了解三人的价值观,就很难与他们产生共情。有豆瓣网友吐槽赵二虎和姜午阳脑子有问题,恕我很难认同。

与其说他们脑子有问题,不如说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赵二虎姜午阳都是苦出身,乱世之中,当土匪混口饭吃。在庞青云正式成为两人大哥前,他们就敢于为了吃的,成为抢军粮的亡命之徒。

先说姜午阳。

我认为姜午阳是个只认兄弟情的混蛋。

影片开头,陈可辛就用一双军靴展示姜午阳的混蛋本色。

庞青云成为乞食为生的盲流,姜午阳一眼就看中他的军靴。他赶紧跳下马,走到庞青云面前,发现尺码大小合适,二话不说就拿刀杀人。

真真是心狠手辣。

他想要庞青云的军靴,哪怕是仗着人多势众,说一句给爷脱下来,持强凌弱,也比二话不说杀人灭口抢靴子的行为光明磊落。

在姜午阳心中,暴力手段比语言交流靠谱。

后来,姜午阳和庞青云一同打天下。

有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奸淫民女,庞青云要树立军威,奸淫民女者就要杀掉。赵二虎坚决反对。

大哥要杀人,二哥要保人,姜午阳不能忍受大哥二哥因此反目成仇,直接砍掉肇事者的脑袋。

后来,姜午阳发现大哥二哥心生嫌隙,以为这是为了二嫂的缘故,他果断杀掉了二嫂。

姜午阳不断杀人,自始至终都是在维护三人的兄弟情分。

用投名状里面的话说,“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姜午阳高估了二嫂对大哥二哥兄弟情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他自己高估了三人的兄弟情义。

他可以玩命维护的兄弟情义,不是庞青云的价值观。在庞青云心中,兄弟情义敌不过政治利益。他愿意接受投名状,因为他要利用兄弟情义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手段。

如果三兄弟要分亲疏,姜午阳和赵二虎是同一类人,庞青云是一类人。

庞青云和赵二虎姜午阳三兄弟水火不容,本质上是两种价值观的必然碰撞,政客和土匪的不可调和。

再说赵二虎。

赵二虎和姜午阳不一样,他重视兄弟情,也维护老乡情。

庞青云下令杀掉苏州城的降兵,这个决定击溃了赵二虎的道德观念。他不赞同杀降兵,因为其中有自己的老乡。

他给老乡保留了足够的善意。

当然,赵二虎绝对不是仁义善良的化身。他和很多老乡一样,是抢钱抢粮抢娘们儿行动的支持者,因为他们攻克的地方没有自己的老乡。

赵二虎没有庞青云的格局。所以,他不同意庞青云的看法:只要是敌人,老乡也是敌人,只要是民众,投降的民众也不能奸淫或者杀害。

从本质上讲,赵二虎和姜午阳都是认知半径不高的土匪。

他们的杀人逻辑看亲疏关系,而非是否正义。

最后说一下庞青云。


《投名状》是以姜午阳的叙事视角展开的叙事,他不能理解庞青云的价值观,认为庞青云和他们的投名状是一种欺骗。

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姜午阳,很容易拿到观众的同情心。

在很多人眼中,庞青云是个杀害兄弟,与兄弟妻偷情的腹黑男。而这只是庞青云的一方面。

赵二虎和姜午阳都是只会打打杀杀的文盲,他们抢军粮时甚至不懂“擒贼先擒王”的战斗技巧。

如果不是庞青云的协助,抢军粮事件极可能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庞青云懂得军靴对姜午阳的吸引力,他会在抢完军粮后,主动把军靴送给姜午阳。

赵二虎的村庄被魁字营洗劫,庞青云顺水推舟,提出想要避免被魁字营欺负,就要变得比魁字营更强更大。

庞青云是赵二虎和姜午阳命运的操盘手。

而朝廷是庞青云的操盘手。

《投名状》结尾有个很棒的设定,姜午阳捅死了庞青云,仰天长啸“刺庞者,姜午阳是也”。

这一声呐喊,是姜午阳悲壮又骄傲的心声。

他用庞青云的死祭奠了三人的兄弟情。因为他也是杀害兄弟的凶手,所以,他也难逃一死。

姜午阳自始至终都在维护投名状的誓言——“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现实远远比姜午阳以为的残酷,即便他不刺杀庞青云,朝廷也不会放过庞青云。

在姜午阳刺杀庞青云时,朝廷已经派人暗杀庞青云。

我反复看这段戏,惊叹陈可辛的细腻,因为凶手放冷枪,庞青云才无力招架姜午阳的刀,最终被刺死。

如果姜午阳也觉察到冷枪杀死了庞青云,那么他高呼“刺庞者,姜午阳是也”就是对这一事实的反抗。

姜午阳、赵二虎和庞青云,前者守护兄弟情义,后者追求政治利益,我们更容易对姜午阳赵二虎有共情,《投名状》也用大量细节来展示庞青云在官场上的身不由己。


赵二虎为了让兄弟们享受到胜利果实,私发军饷,这样做违背圣意。

庞青云杀掉赵二虎,是寻求政治利益,权衡利弊的理(leng)性(ku)选择。

对庞青云的理解,是《投名状》对兄弟情义的冒犯,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它在告诉我们,好人坏人不足以概括一个人,我们只能见到不同价值观,不同立场的复杂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